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山豆根野生变家种研究
作者:覃文流, 凌征柱, 吴庆华, 蓝祖栽, 蒋妮

《时珍国医国药》 2006年 第9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关键词】  山豆根;,,引种;,,繁殖;,,栽培
       摘要:目的探讨山豆根野生变家种是否可行,为实现规模化生产奠定基础。方法用播种、扦插和组织培养三种方法进行繁殖、栽培;对所产药材进行有效成分苦参碱(Matrime)和氧化苦参碱(Oxymatrine)的分析,并与野生药材对比。结果栽培所产药材的有效成分没有改变。结论山豆根野生变家种可行。
  
  关键词:山豆根;  引种;  繁殖;  栽培
       Study of the Cultivation of Wild  Sophora tonkinsis Gapnep.
       QIN Wenliu, LING Zhengzhu , WU Qinghua, LAN Zuzai, JIANG Ni
 
  (Guangxi University, Nanning 530005, China; Guangxi Branch Institute of Medicinal Plant Development, Chines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Nanning  530023,China; Guangxi Botanical Garden of Medicinal Plants, Nanning 530023,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study the feasibility of the cultivation of wild Sophora tonkinsis Gapnep. for large-scale planting.MethodsSowing, cutting and tissue culture were used to reproduce and cultivate Sophora tonkinsis Gapnep. The qualitative analysis of the effective compositions, matrine and oxymatrine in cultivated Sophora tonkinsis Gapnep. was done.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effective composition in the cultivated Sophora tonkinsis Gapnep.and the wild were also done. ResultsThe effective composition in cultivated Sophora tonkinsis Gapnep. did not change. ConclusionWild Sophora tonkinsis Gapnep.can be cultivated.
       Key words:Sophora tonkinsis Gapnep.;  Introduction of a fine variety;  Reproduction;   Cultivation
   
  山豆根为豆科植物越南槐Sophora tonkinsis Gapnep.的干燥根。主产广西,我国中医界公认山豆根以广西产者最优。所以,又称广豆根,是传统中药[1,2]。山豆根以根部入药,具有清热解毒,止痛等功效[2]。从山豆根中离析出多种生物碱,其中的苦参碱(Matrime)、氧化苦参碱(Oxymatrine)等具有抗癌和抗霉菌作用。常用其治疗湿热黄疸,湿热带下,以及钩端螺旋体病,心率失常,膀胱癌,喉癌,恶性葡萄胎等症[2,3]。医药工业用山豆根作为原料,大量研制开发治疗肝炎的针剂(肝炎灵),咽喉肿痛的片剂以及抗肿瘤的中成药。由于山豆根的地域分布较窄,在广西只产于桂西南的几个县,且零星生长于石山区石缝之中。目前,还没见有关人工栽培方面的报道。随着市场需求量的不断增加,野生山豆根资源濒临枯竭。为有效保护山豆根野生资源,我们进行山豆根野生变家种的研究。
        1  材料来源、试验地点和时间
       材料来源:广西那坡县和马山县的野生植株。试验地点:那坡县上劳山、德浮自然保护区(山坡地15 000 m2)以及广西药用植物园(实验地667 m2)试验时间:200104~200412。
        2  形态特征
       山豆根为灌木状,直立或近卧,高1~2 m。根通常2~5条,圆柱形,黄褐色。茎圆柱形,中空。单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片11~17片,多为椭圆形。总状花序顶生,长12~15 cm,蝶形花冠黄白色;荚果紫黑色,串珠状,花期4~5月,果期8~10月。
         3  生长环境
       山豆根的地理分布主要是在我国广西的西南部至西北部以及贵州和云南的东南部,横跨北纬22°21"~26°6",东经103°20"~108°45"的地区[4]。多分布在石灰岩山区,一般海拔高度500~800 m的地方,通常生长在阳光充足的山顶或山坡。
         4  栽培技术
       4.1  选地和整地 山豆根是多年生药用植物,入药部位又是根部。所以,应选择土层深厚、质地疏松、排水良好、光照充足的砂质壤土地块。翻耕、打碎、耙平,起畦宽70 cm,高15~20 cm,畦长视地形而定。每亩施基肥(厩肥、草皮灰、人蓄粪混合)3 000 kg,将肥料均匀地撒于畦面上,用锄头翻入土层内。
       4.2  繁殖方法
       4.2.1  种子繁殖每年10~11月,当荚果由青绿渐变淡黄时,及时将荚果采回。否则,荚果会自然裂开,种子弹落。采果后,脱出种子晾干,可随采随播或置室内通风干燥处保存至来年春播。种子繁殖可用育苗移栽和直播两种方式。直播  经催芽裂口的种子在整好的畦面上按株行距40 cm,以品字形开穴成两行点播,覆土3 cm。从播种至出苗一般需要15~20 d。育苗移栽  种子在整好的苗床(基质为河沙)上条播,当苗高10 cm以上就可移栽。规格同直播。
       4.2.2  扦插繁殖 选择一年生健壮、无病虫害的茎枝,剪成长25 cm左右,带有2~3个节的插条。分别用奈乙酸(NAA)和吲哚丁酸(IBA)的3种浓度浸泡处理。然后,在整好的沙床上用小铲开15 cm深的沟,将处理好的插条按5 cm的株距斜摆入沟内,插条与沙面呈45°,覆沙。插条入沙深度为其长的2/3,行距为15 cm左右。插后及时淋透水,用遮阳网搭棚遮荫,避免阳光直射。插条发芽生根后陆续揭去遮阳网,插条培育60 d左右可移栽。试验结果表明,生长素以IBA为好,浓度以150 mg/L为佳,详见表1。
       表1  不同激素、浓度处理对山豆根插条生根的影响(略)
       4.2.3  组织培养试管苗在无菌条件下,切取山豆根的顶芽,放入以MS为基本培养基,加入不同浓度的植物激素进行诱导培养。通过多次试验,MS+6苄基嘌呤(6BA)2 mg/L+奈乙酸(NAA)0.2 mg/L诱导丛生芽(苗)为佳。丛生芽继代增殖培养以MS+6BA 1.5 mg/L+NAA 0.2 mg/L为好。诱导丛生芽生根用1/2MS+NAA1.5 mg/L培养基。将生根发育好的试管苗,用清水洗去根部的培养基,栽于有遮荫的营养杯中,待苗高20 cm后就可移栽大田。
       4.3  田间管理
       4.3.1   除草山豆根幼苗期(前6个月)生长比较缓慢,而且种植株距疏,容易生长杂草。有条件的宜在畦面铺上稻草或蕨草,既可防止杂草滋生,又起到保墒作用。种植一年后即可封垅。每年4月份、 7~8月份和11月份各除草1次。为了避免伤害其根部,锄草宜浅。
       4.3.2  排灌经常保持土壤湿润,有利于植株生长和根部的膨大。所以,在遇到天旱时要及时淋(灌)水。但是,如果土壤湿度过大,也容易发生根部病害。因此,在雨季(灌水后)要及时排水,畦沟里不能有积水。
       4.3.3  施肥第一年为幼苗生长期,宜薄施二次氮肥(尿素),每株5 g。从第二年开始改施复合肥,2次/年。第1次在3~4月份除完草后施,第2次在秋季9月份,每株25 g。
       4.4  病虫害防治
       4.4.1   病害 目前山豆根的主要病害为两大真菌性病害:根腐病、白绢病。根腐病 病原菌由根部侵入,造成腐烂,使水分养分输导受阻,地上部分呈萎蔫状。该病全年均有发生,以夏、秋季为严重发生期。在发病初期以百菌清兑水500倍灌根。白绢病 为害茎基部和根部,使受害部纵裂变褐,后期腐烂。该病主要在高温高湿季节发生。发病初期以多菌灵兑水800倍灌根或喷雾。
       4.4.2  虫害山豆根的虫害主要有4种:蛀茎螟、豆荚螟、红蜘蛛、蚧壳虫。蛀茎螟 以幼虫钻蛀山豆根的茎部及枝条,造成内部完全中空,最后地上部分枯死。受害株地面会发现有白色长条形排出物。防治时,抓住该虫的卵期及幼龄期(4~6月)进行防治,以乐斯本兑水800倍喷雾或从蛀口灌入。豆荚螟 山豆根花果期,豆荚螟幼虫在豆荚内取食豆粒,使豆荚萎蔫干扁,无种子可收。所以在山豆根孕蕾开花期注意观察,一经发现,用敌百虫兑水800~1 200倍喷雾。红蜘蛛 该虫害全年均可发生,主要在植株叶片背面刺吸为害,使叶片正面出现不规则褪绿变成白色小斑,严重影响光合作用。发病初期用吡虫啉1 200~1 500倍喷雾。蚧壳虫 此虫全年均可发生,集中在山豆根植株的幼嫩部位刺吸为害,使嫩叶卷缩畸形。可用敌敌畏或吡虫啉兑水1 200~1 500倍喷雾。
         5  采收、加工和贮藏
       山豆根种植3年可采收,但最好是4年以后采收。秋季8、9月, 将根部挖出,用枝剪除去地上部分。把根部的泥沙洗净,晒干或烘干即成商品。置干燥、阴凉、通风处贮藏。
         6  化学成分分析对比
       用薄层层析法对组培苗植株与野生引种植株的化学成分进行对比分析,组培苗与野生引种植株的样品在相同的层析展开位置上,显示相同成分层析斑点[5]。用UV2401PC紫外分光光度计对栽培两年的山豆根的根、茎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栽培山豆根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的含量比野生山豆根稍低。见表2。
       表2  栽培与野生的山豆根不同部位紫外光谱吸收度值(A)及百分含量(略)
         7   小结
       山豆根通过种子繁殖、扦插繁殖和组织培养繁殖,在短期内可获得大批量的种苗,为大面积生产解决了种源问题。栽培山豆根的有效成分含量比野生山豆根稍低,这可能是栽培时间短所致。通过改进栽培方法、延长栽培时间将会提高山豆根有效成分的含量,达到山豆根高产优质。研究表明,山豆根野生变家种完全可行,可进行大面积人工栽培。
         参考文献:
       [1]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Ⅰ部[S].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0.
       [2]  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上册[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181.
       [3]  李希新.广豆根的研究概况[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0:24(3):235.
       [4]  黄燮才.中药广豆根(山豆根)原植物研究[J].植物分类学报,1984,22(6):486.
       [5]  覃文流,凌征柱,许鸿源,等.广豆根组培苗与野生植株成效成分的对比分析[J].中药材,2004,27(8):552.
       基金项目:原国家经贸委中药材生产扶持资金资助项目(No.2002978)
       
       广西科技厅资助项目(桂科攻No.0322024)
       (广西大学,南宁  530005;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广西分所,南宁  530023;广西药用植物园,广西 南宁  530023)

经典中医古籍

中药学教材(附图片)

穴位数据库(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