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莪术油在儿科的应用现状及不良反应防治
作者:孟丽丽 田慧 邓骥 赵珊珊 田荣琳

《时珍国医国药》 2007年 第11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关键词】  莪术油 应用 不良反应
        莪术为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温郁金、蓬莪术或广西莪术的根茎,味辛苦,性温,入肝、脾经,破血祛淤,行气止痛。莪术油是从中提取的挥发油,主要成分为莪术酮、莪术醇。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莪术油具有抗病毒、抗菌、消炎作用,并能增强免疫力,还具有抗血栓及抗肿瘤作用。莪术油常用规格有:莪术油注射液10 ml:0.1 g;莪术油葡萄糖注射液250 ml∶莪术油0.1 g与葡萄糖12.5 g。本文就莪术油在儿科的应用现状及不良反应防治综述如下。
       1  儿科临床应用
       1.1  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毛细支气管炎主要由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所致,也可由副流感病毒3型、腺病毒、流感病毒等引起。莪术油中所含的莪术醇对呼吸道合胞病毒有直接抑制作用,对流感病毒A1和A2型有直接灭活作用,可以减少支气管上皮细胞坏死,减轻支气管周围淋巴细胞浸润及炎性渗出,同时莪术油还能扩张小动脉、小静脉,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肺微循环,降低肺循环阻力,促进毛细支气管炎症的修复和吸收,减轻支气管黏膜水肿,从而使通气功能改善,缺氧症状得以缓解。竺远[1]用莪术油治疗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治疗组予莪术油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滴注;对照组予病毒唑静脉滴注。两组综合性治疗相同。治疗组治愈36例,好转4例,治愈率为90%;对照组治愈27例,好转13例, 治愈率为68%。两组治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
       1.2  支原体肺炎支原体肺炎(MP),病原为肺炎支原体,是一种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微生物。莪术油中的莪术醇对肺炎支原体有抑制作用。方淑彩[2]用莪术油佐治支原体肺炎,治疗组对照组各50例,所有病人均给予红霉素或阿奇霉素。治疗组加用莪术油注射液。两组平均咳嗽消失时间治疗组为6 d,对照组10 d。治疗组有效率为95%,对照组为81.4%。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意义(P <0.05)。
       1.3  秋季腹泻秋季腹泻为轮状病毒感染。病毒侵入肠道后,使细胞发生空泡变性、坏死,受累的肠黏膜上皮细胞脱落,小肠黏膜回收水分和电解质的能力受损而引起腹泻。莪术油有抗病毒、活血化淤、改善肠道微循环的作用,可以加快肠黏膜的修复。魏学琴[3]用莪术油治疗秋季腹泻,治疗组46例,对照组32例。治疗组采用莪术油注射液静脉滴注,对照组以病毒唑静脉滴注。两组均口服思密达、丽珠肠乐。治疗4d后,治疗组44例有效,有效率为95.65%。对照组26例有效,有效率为81.25%。两组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
       1.4  病毒性心肌炎病毒性心肌炎是病毒直接侵袭心肌而发生的病变,也可能是机体感染病毒后,通过自身免疫反应和细胞内活性氧自由基的增多,导致心肌损伤。莪术油有抗菌、抗病毒、增强免疫作用,用于治疗病毒性心肌炎,能有效地缩短疗程,控制症状,促进心肌酶谱及心电图的恢复。丁晓玲等[4]用莪术油葡萄糖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治疗组32例, 对照组29例, 所有病例均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莪术油注射液静脉滴注, 对照组加用利巴韦林。治疗组显效20例,有效11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对照组显效18例,有效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86%。结论: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显效率及总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两组心肌酶学与心功能变化比较也有显著差异(P< 0.01)。
       1.5  病毒性脑炎病毒性脑炎可由各种病毒感染引起,临床上仅约1/4的病例可查出确切的致病病毒。莪术油可抑制多种病毒DNA,RNA在细胞内复制,从而有效控制病毒增殖,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并具有行气破淤、消积止痛、改善微循环、消除血小板积聚、修复小血管损伤、减轻脑水肿、减少组织损害的作用。吴建敏[5]用莪术油治疗病毒性脑炎,治疗组125例,对照组65例。治疗组用莪术油葡萄糖注射液,对照组用病毒唑静脉滴注。两组同时常规予以退热、止惊、降颅压及支持疗法处理。治疗组显效58例,有效63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6.80%;对照组显效19例,有效34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81.54%。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
       1.6  咽-结合膜热咽-结合膜热病原体为腺病毒;是一种以发热、咽炎、结合膜炎为特征的急性传染病。莪术油具有抗病毒、抗菌抗炎作用。席海云[6]用莪术油治疗咽-结合膜热,治疗组52例,对照组47例。治疗组使用莪术油注射液静脉滴注;对照组给予病毒唑,合并细菌感染者,加用青霉素。治疗组退热时间平均为3.17 d,其中48 h内退热者25例(占治疗组总数的48.08%),72 h内退热者19例,5 d内退热者7例。对照组退热时间平均为4.06 d,其中48 h内退热者13例(占对照组总数的27.65%),72 h内退热者18例,5 d内退热者13例,5 d内未退热者3例。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退热时间差异显著(P<0.05);在病程方面,治疗组症状消失快,病程短,与对照组相比,病愈时间差异显著(P<0.01)。
       1.7  小儿手足口病小儿手足口病主要由柯萨奇病毒引起,具有高度传染性,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食欲不振、疼痛性口腔炎。莪术油对柯萨奇病毒有抑制作用。王培养[7]应用莪术油治疗小儿手足口病,治疗组及对照组各250例,所有病例均予退热、补充维生素等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用莪术油注射液静脉滴注,对照组加用利巴韦林颗粒。结果: 治疗组显效156例,有效84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96.0%;对照组显效85例,有效129例,无效36例,总有效率85.6%。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
       1.8  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腮腺炎病毒属核糖核酸病毒中的黏液病毒,可引起非化脓性炎症,临床上除引起发热、腮腺肿痛外,还可引起多种并发症。莪术油能行气破血,散结止痛,缓解腮腺及颌下腺肿痛。对多种病毒有直接抑制作用,对某些病毒有直接灭活作用。诸林俏[8]用莪术油治疗流行性腮腺炎,治疗组49例,对照组47例。治疗组注射莪术油;对照组注射利巴韦林。结果治疗组治愈 40 例,有效 7 例,总有效率 95.9%;对照组治愈 28 例,有效 10 例,总有效率80.9 %。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1.9  疱疹病毒感染疱疹病毒感染属于中医“水痘”“缠腰火丹”“口疮”等范畴,为火毒之邪郁于肌肤、黏膜而生。莪术油具活血、行气、消肿、散积的功效,能改善病变部位的血液循环,促进炎性渗出物的吸收,消除炎性肿胀,加速组织修复。莪术油中的莪术醇,能溶解病毒,对疱疹病毒有较强的抑制作用。高惠玲[9]用莪术油治疗疱疹病毒感染,治疗组66 例,对照组50 例。治疗组给予莪术油注射液;对照组给予病毒唑。两组病例均另予退热剂和抗病毒口服液或局部喷剂或皮肤擦剂治疗。治疗组治愈 56 例,有效 8 例,无效 2 例,总有效率 96.97%;对照组治愈 21 例,有效 20 例,无效 9 例,总有效率 82%。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1.10  麻疹麻疹主要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麻疹病毒与呼吸道合胞病毒均属于副黏液病毒科RNA病毒,其病毒特性相同。莪术油对麻疹病毒亦有抑制作用。赵国荣[10]用莪术油葡萄糖注射液治疗麻疹并支气管肺炎47例,可使麻疹出疹时间、皮疹消退时间及退热时间缩短,疗效明显优于常规治疗(P<0.05)。
       1.11  病毒性风疹莪术油对风疹病毒亦有抑制作用。吴玉华[11]用莪术油治疗病毒性风疹,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5例。两组同样给予补液、抗菌、抗病毒治疗。另外,治疗组输入莪术油,对照组用清开灵。结果:治疗组治愈22 例,好转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 96.0%;对照组治愈 20 例, 好转3 例,无效 2例,总有效率 92%。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1.12  B型病毒流感莪术油对流感病毒A1、A3具直接灭活作用,因此推测其对B型流感病毒也具有抑制作用。史晓霞[12]用莪术油葡萄糖注射液治疗B型病毒流感,治疗组32例, 对照组29例。治疗组予莪术油葡萄糖注射液;对照组予利巴韦林针剂+维生素C,同时予红霉素肠溶微丸胶囊,高热时临时加用布洛芬混悬液退热。治疗组治愈12例,显效9例,有效7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7.50%;对照组治愈5例,显效8例,有效7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68.96%。两组疗效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1.13  小儿难治性肾病本病由于免疫性损伤引起肾小球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微血栓形成,造成基底膜损害,导致微循环障碍,大量血浆白蛋白自尿中丢失。应用莪术油目的其一是去除因服用皮质激素使肾病患儿免疫力低下,反复感染而致复发的诱发因素,其二是利用活血化淤作用改善微循环,阻断肾病微循环障碍。刘世平[13]用莪术油葡萄糖注射液联合雷公藤治疗小儿难治性肾病,治疗组16例,对照组14例。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16例静脉滴注莪术油, 同时口服雷公藤多苷片。结果:观察蛋白尿消失或减至++以下的时间,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t检验,P<0.01。
       1.14  过敏性紫癜过敏性紫癜是小儿常见疾病,是以血管壁损伤、血浆及血液外渗为特征的血管变态反应性出血性疾病。莪术油能提高痛阈,增强止痛作用,并能使血淤模型动物的血液黏滞度明显降低。张贺[14]用莪术油葡萄糖注射液联合川芎嗪辅助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85例,结果皮肤紫癜消退、消化道和关节症状消失的时间明显缩短,并能有效降低病程中肾脏损害的发生率。
       2  不良反应防治
        莪术油虽在临床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但也有不少报道其治疗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过敏反应是莪术油静脉应用时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国家ADR监测中心1988~2004-07收到有关莪术油注射液ADR病例报告221例,其中62.4%为10岁以下儿童。包括过敏样反应64例次,皮疹45例次,呼吸困难17例次,过敏性休克12例次,死亡1例[15]。
        莪术油在临床使用过程中,常由于滴速过快而导致过敏反应,在降低滴速或停药后症状均消失,提示莪术油的过敏反应与静脉滴注速度有关。不良反应者在采取停药措施后,间隔10 min,或间隔一组液体,继续输注未见有不良反应出现,提示莪术油的过敏反应为一过性,与用药次数无关。 莪术油(葡萄糖)注射液,为乳浊液型(O/W型)注射液。过冷、过热、添加反类型乳化剂,电解质等多可能引起“破乳”,脂肪颗粒发生凝聚,使乳液中形成≥1μm的脂肪颗粒,从而引发过敏反应。另一原因可能与其加入的增溶剂吐温80有关。个别厂家为减少注射液的乳化现象,提高药液的澄明度,超量添加吐温80。过量的吐温80在体内除有溶血作用外,还会引起其他的毒副作用如红肿热痛等炎症反应。
        莪术油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 莪术油注射液宜用0.9%氯化钠溶液或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后滴注;莪术油葡萄糖注射液宜单独静脉滴注,忌加入其它药物;(2)使用前详细询问药物过敏史,对过敏体质患儿应慎用; (3)用药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滴速,开始滴速宜慢, 15~20滴/min,并密切观察患儿反应,待平稳后可将滴速调为30~40滴/min,如发现不适应立即停药,并进行脱敏治疗;(4) 莪术本身辛散苦泄,温经通滞,它破淤之功以破气为主,故对于贫血体虚患儿用之可能致鼻出血、皮肤黏膜出血等病症,而对无明显淤血积滞患儿则易致腹痛,因此用于抗病毒治疗时,对于贫血及无明显积滞症患儿应慎用。
       3  结论
        莪术油在治疗中虽然出现了一些过敏等不良反应,但其大多数为轻微一过性反应,停药后可以自行恢复。莪术油与其他抗病毒药物比较疗效较好,副反应相对较小,只要在临床做好预防,该药可以取得很好的临床疗效。莪术油在儿科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竺 远,金凌芳.莪术油葡萄糖注射液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14(11): 1452.
       
       [2]方淑彩,唐瑜琦.莪术油佐治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观察[J].齐齐哈医学院学报, 2004, 25(5): 532.
       
       [3]魏学琴,张善云,刘亚等·莪术油治疗小儿秋季腹泻46例临床观察[J].齐齐哈医学院学报, 2004, 25(5): 532.
       
       [4]丁晓玲,胡玲灿.莪术油注射液佐治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疗效观察[J].时珍国医国药2002, 13(11): 671.
       
       [5]吴建敏.莪术油葡萄糖注射液治疗急性病毒性脑炎疗效观察[J].海峡药学, 2003, 15(1): 49. 
       
       [6]席海云,刘庆龙,尹洪真,等.莪术油注射液治疗咽-结合膜热52例疗效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 2005, 3: 8.
       
       [7]王培养.莪术油注射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观察[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3, 13(7): 437.
       
       [8]诸林俏,黄 晨.莪术油治疗小儿流行性腮腺炎疗效观察[J].儿科药学杂志, 2002, 8(1): 25.
       
       [9]高惠玲,应红霞.莪术油注射液治疗儿科疱疹病毒感染 66 例[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05, 12(4): 70.
       
       [10]赵国荣,林秋荣,卓志强.莪术油葡萄糖注射液治疗儿童麻疹并支气管肺炎疗效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2, 15(7): 815.
       
       [11]吴玉华,方建华.莪术油治疗病毒性风疹[J].中国基层医药,2002, 9(10): 959.
       
       [12]史晓霞,陈明明.莪术油葡萄糖注射液治疗小儿B型流感的疗效观察[J].中国临床药学杂志, 2004, 13(1): 38.
       
       [13]刘世平,马 瑞,成 均.莪术油雷公藤联合治疗小儿难治性肾病临床研究[J].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 20(4): 77.
       
       [14]张 贺,韩子明,白海涛.莪术油联合川芎嗪辅助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85例疗效分析[J].新医学, 2003, 34(8): 485.
       
       [15]李校堃,林华权, 潘建春.莪术油葡萄糖注射液的不良反应及防治[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2005,5:348.

经典中医古籍

中药学教材(附图片)

穴位数据库(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