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归脾汤配合针刺治疗崩漏80例疗效观察
作者:王红峰 张安国 谭华儒

《时珍国医国药》 2007年 第11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关键词】  崩漏 针刺疗法 归脾汤 断红穴
        崩漏相当于现代医学的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简称功血),多发于青春期和更年期,为妇科临床常见疾病。因出血量多,或者淋漓日久不尽,严重危害妇女身心健康。笔者从200403~200610,采用健脾扶正,补益气血,固冲止血法,以归脾汤加减配合针刺断红穴治疗崩漏80例,收到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3]。
       1  临床资料
        本组80例患者均符合中医高等医药院校《中医妇科学》六版教材崩漏的诊断标准,经血非时暴下不止,淋漓不尽,排除全身性疾病及生殖器官性病变引起的出血症(经B超诊断未发现占位性病变)。年龄14~58岁,其中14~20岁6例,21~30岁25例,31~40岁18例,41~50岁27例,51~58岁4例;出血天数最短者10 d,最长者3年,其中10~20 d 21例,13~30 d 38例,31~60 d 13例,61~100 d 6例,100 d以上2例;青春期28例,生育期20例,更年期32例。全部病例均有头晕,头昏,心慌,气短,乏力,失眠,纳差,面色萎黄或者苍白,舌象多为舌质淡,苔薄白或者薄黄,脉沉细。
       2  治疗方法
       2.1  治法本组辨证为脾气不足,不能摄血统血所致,立法健脾扶正,补气摄血,以归脾汤加减配合针刺断红穴治疗。
       2.2  基本方党参、黄芪各30 g、白术、当归、茯苓、远志、龙眼肉各12 g,炒枣仁15 g,益母草15 g,仙鹤草30 g,木香、炙草各6 g,生姜3片,大枣3枚。
        加减:出血偏寒者加艾叶、炮姜(温经汤);阴虚血热者合二地汤加旱莲草、黄芩;崩漏日久盗汗,潮热者加枸杞子、五味子;气虚重者,重用黄芪、党参;肾虚者加枸杞子、杜仲、川断、菟丝子;失眠者加五味子、合欢皮;气滞血淤者合失笑散、香附、乌药、丹参、桃仁;淤血明显者加益母草、桃仁、红花;便秘者加全瓜蒌。
       2.3  针刺断红穴断红穴是经外奇穴,位于手指第2,3掌指关节间前1寸,相当于八邪穴之上都穴,患者取仰卧位或坐位,两手掌面向下,自然半屈状态,常规消毒后,取3.5寸毫针,沿掌骨水平方向刺入皮肤后,缓慢进针1.5~2寸,平补平泻法,使针感向上传导,上升至肩部为好,出现强烈针感后,停止进针,留针20~25 min,1次/d。
       3  治疗结果
       3.1  疗效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妇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拟定。经量、经期、周期恢复正常,自觉症状消失,停经后能维持3个月经周期以上,或者更年期妇人血止绝经者为治愈;经量、经期、周期虽恢复正常,自觉症状好转,停经后不能维持3个月经周期,或者经量减少,或者经期缩短为好转;阴道出血无变化为无效。
       3.2  治疗结果本组80例中治愈60例,占75%;好转16例,占20%;无效4例,占5%;总有效率95%。
       3.3  典型病例例1:女,40岁,已婚,20040602初诊,诉阴道出血50 d未净,既往月经正常。末次月经20040302,停经40 d后于20040412阴道出血近50 d仍未净,量时多时少,持续不断,多时如崩,色鲜红,量少时如漏,色暗红或淡红成丝状。曾在某医院予抗生素及止血药对症治疗无效。现症:阴道出血,血色鲜红,出血量较多,体倦懒言,头昏,失眠多梦,小腹隐痛,二便尚可,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妇科及B超检查未发现明显异常。西医诊断: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中医辨证:脾虚失摄,血不归经。治以健脾摄血,益气养血,归脾汤配合针刺断红穴。处方:黄芪30 g,党参20 g,白术15 g,当归15 g,熟地黄15 g,升麻6 g,益母草30 g,远志10 g,茯神15 g,炙甘草6 g,仙鹤草30 g,山萸10 g,旱莲草30 g。水煎内服配合针刺断红穴,1次/d,治疗7 d后阴道出血渐停。但仍有头昏,心烦,纳差乏力,继予归脾汤基本方7剂,治疗1周,诸症消失,调经3个月经周期,经期、经量均恢复正常,随访2年未复发。
        例2:女,45岁,已婚,20040310入院,诉阴道不规则流血6个月,量不多,色淡质稀,无血块,伴小腹不适,腰酸腿软,头昏乏力,心慌气短,倦怠梦多,面色苍白,纳差便溏,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既往月经正常。病后先后在某医院行注射止血敏、丙酸睾丸酮,并行诊刮2次等治疗,效果欠佳。B超:未发现器质性病变。西医诊断: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中医辨证:脾肾两虚,冲任亏损。治以健脾益气摄血,补肾固冲止血为主。处方:黄芪、党参各30 g,炒白术、当归、山萸肉各10 g,川续断、炒杜仲、鹿角霜各15 g,仙鹤草、乌贼骨各15 g,炒蒲黄12 g,五灵脂10 g,牡蛎24 g。水煎服,1次/d,配合针刺断红穴,1周后阴道出血止。仍有面色萎黄少华,腰腿酸软,头昏乏力,失眠多梦,脉沉细无力,失血日久,精气亏损,予补脾益肾,养血调经,复冲任之损,基本方加枸杞子、菟丝子、川续断、杜仲,10 d后诸症悉除,3月后随访1年,月经周期正常,未再复发。
       4  体会
        崩漏相当于现代医学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主要与肝、脾、肾三脏有关。因精神刺激、使肝郁气滞,郁久化热,热盛迫血妄行;或思虑伤脾,或饮食不节,损伤脾气,脾虚不能统血,营血外溢;肾为先天之本,肾气不足或大病久病伤血,而致肝肾阴虚,冲任不能固摄而出血,是妇科常见病,也是疑难急重病证。功血病半数以上病程稍长者,均伴有气血虚弱之证。
        本病的治疗则应本着“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灵活应用治崩三法,出血期以塞流(止血)、澄源(求因)为主。止血后以复旧为主结合澄源。笔者在临床工作中所治病例以脾虚(气不摄血)、或脾肾两虚型为多见,运用归脾汤加减配合针刺断红穴治疗本病,取得满意的疗效。党参、黄芪、茯苓、白术、甘草均为补气健脾之主药,气为血帅,脾气充盛,则生化血液能力增强,又能加强对血液的统摄,使营血正常循行于脉管之中,而不致溢于脉管之外。当归、龙眼肉、炒枣仁补血养阴,血为气母,血流充足,可以不断为气的功能活动提供物质源泉,加强摄血功能,使经血正常运行。益母草有活血、调经、祛淤、止痛功能,使血止而不留淤。现代研究表明,益母草能显著增强子宫肌肉的收缩,使子宫内膜血管闭合而达到止血作用。仙鹤草含仙鹤草素、仙鹤草酚等,有促凝作用,并有抗菌增加细胞抵抗力作用具有较强的收敛止血作用,广泛用于多种出血证、贫血等。远志有安神益智之效,现代药理研究远志含多种远志皂苷及远志酮,对子宫有兴奋作用,配合枣仁可治出血日久、血不养神、失眠头昏之症,配合益母草可增加子宫肌肉的收缩,而达到止血之效。方中用木香则为行气止痛,健脾消食,使补而不腻。针刺断红穴可使经气相通,针感上行至肩,经气通畅而升提,患者自觉有气直窜至肘,顺经气而回,使经气得回则血止,加强止血之力。本文中针灸断红穴,既疏通了经气,又加速了止血,配合归脾汤健脾益气,养心补血,固冲止血治脾虚崩漏,标本兼顾,疗效稳定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张玉珍.中医妇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202:9.
       
       [2]邢维萱,王金权.基层中医临证必读大系·妇产科分册[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10.
       
       [3]魏睦新,谢立群.中医临床合理用药手册[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7:1.

经典中医古籍

中药学教材(附图片)

穴位数据库(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