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自拟泽泻分消饮保留灌肠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86例
作者:张伯鹏

《时珍国医国药》 2007年 第11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摘要】 
       目的探讨泽泻分消饮灌肠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的效果,寻求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的较好措施。方法将8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给予保肝利尿抗感染及纠正电解质失衡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自拟泽泻分消饮保留灌肠治疗。结果治疗组显效率46%,总有效率86%;对照组显效率30.56%,总有效率58.34%,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提示泽泻分消饮给药途径便捷,疗效肯定。
       【关键词】  顽固性腹水 泽泻分消饮 灌肠治疗 肝硬化失代偿期
        肝硬化顽固性腹水在治疗上比较困难,还没有特效方法。笔者结合现代医学对其病因病机进行研究,运用辨病辨证相结合方法,自拟泽泻分消饮灌肠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疗效理想。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86例均为199808~200601我科收治的住院患者。所有病例均符合1996年国际腹水俱乐部共识会议界定标准:腹水不能缓解或治疗不能控制其早期复发。将8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36例。治疗组50例中,男38例,女12例;年龄25~72岁,平均42.2岁;病程1.5~21年,平均病程(4.8±1.52)年;其中乙肝肝硬化38例,丙肝肝硬化8例,酒精性肝硬化4例。对照组36例中,男28例,女8例;年龄24~71岁,平均41.6岁;病程2~15年,平均病程(4.61±1.48)年;其中乙肝肝硬化30例,丙肝肝硬化4例,酒精性肝硬化2例。两组在年龄性别病程病情方面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保肝利尿抗感染等综合治疗,配合纠正水电解质失衡补充白蛋白等支持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自拟泽泻分消饮进行灌肠治疗,方药组成:茯苓15 g,滑石15 g,泽泻15 g,熟附子10 g(先煎),沉香15 g,枳实15 g,川军9 g(后下)。水煎2次,取汁200 ml,分两次保留灌肠,7 d为1个疗程。
       3  疗效观察
       3.1  观察指标治疗结束时及3个月的症状:乏力、腹胀、食欲;体征:移动性浊音、水肿;B超、肝功能等。
       3.2  疗效判定标准治疗后乏力消失,腹胀明显减轻,食欲增加,腹水消失或存在少量腹水,B超示腹水小于10 mm,维持3个月以上为显效;治疗后乏力好转,腹胀减轻,食欲增加,腹水明显减少,B超示腹水小于20 mm,在服用利尿剂情况下维持2个月以上为有效;不符合以上判定标准的为无效。统计学用χ2检验。
       3.3  结果治疗组50例中显效23例(46%),有效20例(40%),无效7例(14%),总有效率86%;对照组36例中显效11例(30.56%),有效10例(27.78%),无效15例(41.67%),总有效率58.34%.延长治疗至两周时,治疗组总有效率增至92%,而对照组无变化。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治疗后肝功能ALT在治疗组和对照组的复常率分别为80%和75%,SB复常率分别为85%和83.7%,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4  典型病例男性,53岁,主因乏力、纳差两周,腹胀尿少7 d而入院。有肝硬化病史5年,曾多次运用中西药物治疗。诊时皮肤巩膜深度黄染,色泽晦暗,腹部膨隆,青筋显露按之痛,左胁下可触及痞块,质硬无移动,两下肢水肿,按之不易恢复。舌淡苔白,脉沉细。黑便一次,量约800 g,肝功能SB 112 μmol/L,ALT63U/L,血清蛋白:A 22.8 g/L,G 28.9 g/L,A/G 0.79,PTA 41%,PT延长,HBVM:HBsAg阳性,HbeAg阳性,HbcAb阳性,HbcIgM阳性,PreS2Ag阳性,B超检查提示:肝硬化;脾肿大;腹水大量。临床诊断:①肝炎肝硬化(乙型失代偿期活动性);②原发性腹膜炎;③消化道出血;④脾功能亢进。遂投《泽泻分消饮》灌肠配合对症治疗及支持疗法,一剂后燥粪排出,两剂后尿量增加。连用7剂,腹胀减轻,纳差好转,腹水明显消退,下肢水肿消失即停用,改以口服茵陈附子理中汤和五苓散,以温中健脾,化气利水。13剂后腹水全消,肝功能明显改善,食欲大增,二便正常,调治3个月后复查,肝功能恢复正常。
       4  讨论
        腹水形成是肝硬化自然病程中失代偿阶段的标志之一,预示病人预后不良。在中医辨证为肝、脾、肾三脏俱虚,兼有气滞、血淤、湿热、蓄水等症。水湿不得运,湿蕴于三焦,三焦不畅,故而腹水产生。本着《内经》关于“先病而后生中满者治其标”“小大不利治其标”的原则,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自拟泽泻分消饮用以温阳利膀胱,清泻大肠而达到前后分消。水去则精隧通,气血行,诸症即可缓解。方中熟附子、滑石共建温肾利水之功;川军、枳实清泻大肠,从而使前后分消。诸药合用温肾阳,利膀胱,行气逐水,又可泻热毒、荡积滞、行淤血,达到清除腹水的作用。以灌肠方式给药,药物通过肠黏膜淋巴管血管直达病所,不仅途径便捷,起效快,吸收好,还可避免病人因腹胀满痛而不能口服药物的困难,值得临床作进一步推广研究。

经典中医古籍

中药学教材(附图片)

穴位数据库(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