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针刺结合远红外线治疗仪辐射治疗股外侧皮神经炎41例临床观察
作者:张义质, 胥方元, 干锦华, 陈永光

《时珍国医国药》 2005年 第11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关键词】  针刺
       摘要:目的:观察针刺结合远红外线治疗仪(TDP,辐射治疗股外侧皮神经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1例明确诊断的复治性股外侧皮神经炎患者采用“烧山火”针刺手法结合TDP辐射治疗。结果:平均治疗7.8次后,总有效率95.1%,痊愈显效率73.2%,优于曾采用过的其他保守疗法的39.0%(P<0.01)。结论:针刺结合TDP辐射治疗股外侧皮神经炎疗效明显。
       关键词:针刺;远红外线治疗仪;股外侧皮神经炎
       股外侧皮神经炎属临床常见病,对疼痛或麻木顽固而严重的病例,除神经松解术或神经切断术外,尚缺乏令人满意的治疗方法。我们自2002年以来运用“烧山火”针刺手法结合远红外线治疗仪(TDP)辐射治疗本病41例,疗效明显。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经确诊的股外侧皮神经炎患者41例,其中男32例,女9例;年龄(45.6±13.2)岁;病程(6.4±2.1)年;右侧24例,左侧16例,两侧1例。进行本治疗前,均经过肌注VitB1、VitB12、口服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或患区梅花针、拔火罐等治疗,其中18例经过2次以上神经阻滞治疗,19例经过“音频电”和碘离子直流电导入等物理治疗,但疗效不明显或反复发作。
       1.2 诊断依据主要根据股外侧皮神经分布区,即大腿前外侧下2/3区皮肤有主观和客观的大小不等的感觉障碍区域进行诊断。主诉患区局部针刺、烧灼、蚁行感、麻木或疼痛;查体见大腿前下外侧存在一感觉过敏或感觉减退甚至缺失区域;注意是否同时有股神经受累,以别于神经根邻近部位的病变。
       1.3 治疗方法主选穴取髀关、伏兔、风市;配穴:L2、3华佗夹脊、阴市、梁丘、阳陵泉、昆仑、肾俞、足三里。患者侧卧,患侧在上。针刺主穴时采用“烧山火”复式手法,以2寸毫针直刺入腧穴应刺入深度的上1/3(天部),得气后行捻转补法;再将针刺入中1/3(人部),得气后行捻转补法;然后将针刺入下1/3(地部),得气后行捻转补法。即慢慢地将针提到天部,如此反复操作3次后,将针紧按至地部留针,并配合呼吸补泻法中的补法。配穴按“循经选穴”(以足阳明、足少阳经穴为主,即在股外侧皮神经分布区域选穴)、辨证施术的原则,选3~4穴/次,针用捻转、提插补泻手法,运针1次/10 min,留针30 min。TDP选用自贡产TDPL1型,功率250W,于每次针刺后在患区上部辐射治疗,灯距30~40 cm(嘱患者常以手测试皮温,以免烫伤),30 min/次。治疗1次/d,7次为1个疗程。
         2 结果
       41例患者中,痊愈(症状消失,病变部位和正常皮肤感觉无大差异)17例,占41.5%;显效(症状消失,久站和行走无不适感,病变部位较正常皮肤略有麻木感)13例,占31.7%;有效(症状、体征有好转)9例,占21.9%;无效(症状和体征无改善或加重)2例,占4.9%。本疗法治疗4 ~ 14次,平均7.8次后,痊愈显效率73.2%,明显高于曾采用过的其他保守疗法的39.0%(自身治疗前后对照比较,χ2=9.7,P < 0.01)。共有32例患者随访1年,未见病情发作。
         3 讨论
       股外侧皮神经炎又名感觉异常性股痛症,多见于中年男性,妊娠妇女也可见,确切病因不明。本病属祖国医学的“痹证”“麻木”等范畴,其病因病机主要为脏腑素虚,风寒湿邪侵袭肌肤,流注经脉,营卫不和,气血痹阻而发病,即《素问・痹论》所谓“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故治宜祛寒除湿,温经通络。
       “烧山火”针法是一种复式针刺补法,现代研究报道,它具有明显的温热、活血化瘀及扶正的作用,结合TDP的热效应(兼具温灸作用),对股外侧皮神经炎患者,沿股外侧皮神经的走向及分布区域选穴和随证配穴治疗,可达到温经通络、行血活血、振奋阳气的作用,从而激发和调整神经功能状态,促使皮肤感觉功能恢复正常。
                                                              
  作者简介:张义质(1952),女(汉族),四川富顺人,现任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副教授,主要从事从事周围神经病、骨关节病的康复工作.
       (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四川 泸州 646000)
       收稿日期:20050407   

经典中医古籍

中药学教材(附图片)

穴位数据库(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