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从奇经络脉论治外伤性截瘫90例临床观察
作者:苏卫东, 陈金亮, 周顺林    
作者单位:河北医科大学附属以岭医院,河北 石家庄 050091

《时珍国医国药》 2007年 第12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摘要】 
       目的观察从奇经论治外伤性截瘫的疗效。方法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90例与对照组30例,治疗组针灸治疗、静脉滴注肌萎灵注射液及口服通心络胶囊;对照组针灸治疗、静脉滴注复方丹参注射液。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11%,对照组总有效率76.67%。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从奇经络脉论治用肌萎灵注射液合通心络胶囊治疗外伤性截瘫效果好。
       【关键词】  外伤性截瘫 从奇经络脉论治 肌萎灵注射液 通心络胶囊
       外伤性截瘫是指脊椎在外界暴力作用下发生脊椎骨折或脱位,导致脊髓损伤,造成脊髓损伤平面以下躯体运动和感觉障碍以及直肠、膀胱功能障碍的病症,是目前医学界的疑难病症之一。笔者200305~200605从奇经络脉论治该病90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所有病例均为我院的住院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把120例病人以3∶1比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90例,男63例,女27例;年龄18~56岁,平均(36.01±8.56)岁;病程5周~6个月者36例,6个月~1年者40例,1年~2年者14例,平均(0.72±0.45)年。对照组30例中,男22例,女8例;年龄17~55岁,平均(36.33±8.47)岁;病程5周~6个月者12例,6个月~1年者13例,1~2年者5例,平均(0.73±0.46)年。治疗组坠伤28例,车祸35例,摔伤10例,压砸伤12例,击打伤5例;对照组坠伤10例,车祸12例,摔伤3例,压砸伤4例,击打伤1例。治疗组病变部位在颈段19例,胸段14例,胸腰段36例,腰段21例;对照组病变部位在颈段6例,胸段6例,胸腰段13例,腰段5例。治疗组曾行手术治疗62例,对照组曾行手术治疗22例。按照美国脊柱损伤学会(American  spinal  injury  association,ASIA)于1992年制定的脊髓损伤评估标准,对两组在治疗前行脊髓损伤程度评估。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病变类型、损伤程度等方面没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与纳入标准诊断标准:参照《现代中医临床辨病治疗学》[1]进行诊断。
       纳入标准:①符合诊断标准;②自愿接受治疗,能配合进行观察与检查,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者;③无合并心、脑、肝、肾及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者;④未经治疗或曾经治疗现已停药者;⑤对治疗方案中所用药物无过敏史者。
       1.3  治疗方法
       1.3.1  治疗组
       1.3.1.1  药物治疗本组均应用肌萎灵注射液(河北医科大学附属以岭医院制药厂生产,由人参等药物组成,1 ml含生药0.625 g,8 ml/支)40 ml加入生理盐水250 ml或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1次/d,28 d为1个疗程,休息5 d后再进行第二个疗程;同时口服通心络胶囊(主要成分人参、水蛭、全蝎、蜈蚣、赤芍、冰片等组成,石家庄以岭药业股分有限公司生产)4粒,3次/d。总计3个疗程,治疗结束后统计观察疗效。
       1.3.1.2  针刺治疗躯干取脊柱伤处上、下两个椎体之夹脊穴及肾俞、大肠俞、关元、气海、中极、天枢等,上肢功能障碍者取肩三针、曲池、外关、手三里、合谷;下肢功能障碍者取环跳、殷门、伏兔、梁丘、委中、足三里、阴陵泉、三阴交、解溪、太冲等。穴位分成几组,前后交替使用,每日针刺1次,并加电针,痉挛性瘫用疏密波,驰缓性瘫用断续波。
       1.3.1.3  功能锻炼保持患者抗痉挛体位,下肢关节功能位,指导患者进行肌力锻炼,如起坐翻身锻炼、轮椅训练、站立训练、步行训练等,在生理活动范围内运动关节,避免过强刺激引起屈肌运动性痉挛。
       1.3.2  对照组药物治疗:复方丹参注射液20 ml加入生理盐水250 ml或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1次/d,28 d为1个疗程,休息5 d后再进行第2个疗程。总计3个疗程。
       针刺与功能锻炼同治疗组。
       1.4  观察项目与方法
       1.4.1  肢体功能分级[2] 1级:卧床;2级:能坐稳;3级:能站立;4级:架双拐行走;5级:架单拐行走;6级:行走自如。
       1.4.2  小便功能分级[2]1级:小便不能自解,或滴沥遗尿,不能自控,间隔时间小于30 min,膀胱残余尿量大于100 ml;2级:有模糊尿意时,能自控1 min以上,间隔时间大于1 h,仍偶有滴尿与遗尿现象;3级:有尿意后能自控2分以上,间隔时间大于2 h,无滴尿与遗尿现象。
       1.4.3  大便功能分级[2]1级:无便意,要用手抠、药物助排或大便失禁,或解不尽;2级:有模糊便意,能定时排便,或偶尔用药物助排;3级:有便意,自解,1~2 d一行。
       1.4.4  治疗系数
       采用日本骨科学会脊髓功能17分法评分,17分中包括上、下肢运动功能各4分,上、下肢体及躯干感觉功能各2分,膀胱功能3分。参照文献[2],制定治疗系数的计算公式如下:
       治疗系数=治疗后评分-治疗前评分17-治疗前评分
       1.4.5  统计学处理 
       全部资料用SPSS10.0和NDST统计学分析软件处理,计量资料用t检验;记数资料用x2检验;等级资料用Ridit检验。
       1.5   疗效标准(自拟)
       大小便功能达3级,肢体运动功能5级以上,治疗系数0.50以上为基本治愈;大小便功能达3级,肢体运动功能达4级,治疗系数0.30以上为显效;大小便功能达2级,肢体运动功能达3级,治疗系数0.15以上为有效;不符合上述条件者为无效。
       1.6  治疗结果两组疗效情况比较。见表1。表1  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略)
       2  讨论
       如何促进外伤性截瘫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目前尚是医学的难题之一。中医文献中关于本病的记载可见于《灵枢·寒热》“若有所堕坠,四肢懈懒不收,名曰体惰。”及《素问·缪刺》中“人有所堕坠,恶血流内,腹中胀满,不得前后。”中医临床根据患者肢体运动障碍、感觉障碍、及二便异常情况,多按“痿病”治疗。
       
       《难经·二十八难》中载:“督脉者,起于下极之俞,并于脊里,上至风府,入属于脑。”这与脊髓位于人体背部正中脊柱之内的解剖部位相稳合。脊神经则是从脊髓发出的分支,支而别出者为络,故脊神经在中医应称为督络。督脉为“阳脉之海”,具有调节全身阳经经气的作用,《素问·生气通天论》曰:“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故督脉功能正常,则四肢百骸能得阳气之温煦,人的神气旺盛、行动矫健有力。外界暴力损伤督脉,气乱血溢,经脉受损,耗气伤血,络脉淤滞,使经脉“行气血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之职失常,而发本病。故本病的病机为督脉亏虚,络脉淤滞,这与文献认为中后期患者均以气虚血瘀证为常见[3]是一致的,我们从奇经入手,制定了扶元起萎、养血活血通络之治疗原则。
       肌萎灵注射液与通心络中人参可大补元气,使气得以帅血,补气以生血,气血充盛,血脉畅通,则正经之气流溢入八脉,以充奇经,从而起到扶元起萎、养荣生肌、益气通络之功;水蛭一味,化瘀通络而不伤血,张锡纯认为:“其味咸,故善入血分;为其原为噬血之物,故善破血;为其气腐,其气味与瘀血相感召,不与新血相感召,故破瘀血而不伤新血”,且具有使“瘀血默消于无形”之用;全蝎则有搜风通络之性;蜈蚣味微辛,性微温,“内而脏腑,外而经络,凡气血凝聚之处皆能开之”(张锡纯),全蝎与蜈蚣并用,“其力相得益彰也” (张锡纯);叶天士说:“其通络方法,每取虫蚁迅速飞走诸灵,俾飞者升,走者降,血无凝者,气可宣通”,能“追拨沉混气血之邪”;赤芍,活血散血;冰片气味芳香,《本草纲目》中载:“能走能散,使壅塞通利,则经络条达”。诸药共用,达扶元起萎、养血活血通络之效,使截瘫病人得以康复,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观察。
       【参考文献】
           [1]韩向明,田金洲.现代中医临床辨病治疗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089.
       
       [2]王洪忠,许健鹏,李惠兰,等.益髓助气通络法对脊髓损伤后期康复疗效的评价[J].中国针灸,1998,18(1):19.
       
       [3]祁开泽.外伤性截瘫的中医药治疗[J].中医药通报,2002,1(4):26.

经典中医古籍

中药学教材(附图片)

穴位数据库(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