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慢性盆腔炎的中医辨证分型探讨
作者:梁菁    
作者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东 广州 510405

《时珍国医国药》 2007年 第12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关键词】  慢性盆腔炎 辨证分型
       慢性盆腔炎(Chronic 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简称CPID)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具有病程长、治愈率低、复发率高的特点,严重危害妇女的身心健康。目前,西医尚无理想的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特异疗法,祖国传统医学治疗此病有一定的优势。大量临床实践证实,中医通过整体与局部相结合、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全方位调理患者的身心状态,更易被患者接受,并取得了很好的疗效。慢性盆腔炎的中医辨证分型在临床上以气滞血淤型、湿热淤阻型、寒湿淤阻型等3型较多见。慢性盆腔炎从辨证角度看都有或显或微的气滞血淤征象,故行气活血化淤是治疗本病的恒常之法,或佐清利湿热,或佐温化寒湿,均取得很好的疗效。由于慢性盆腔炎的主要症状、体征在临床上尚缺乏客观性的量化指标,因此就很难形成统一的关于诊断和治疗的量化标准,这就给临床辨证论治带来了一定的困难。陈艳等[1]近几年来收治了30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并根据慢性盆腔炎的疼痛有冷痛、胀痛的不同;带下有黄、白之别;舌质有淡、暗、红之异;舌苔有黄、白、滑之分。结合其主证及临床特点,将其分为3大证型:湿热淤阻证、寒湿淤阻证及气滞血淤证进行论治。王雁君[2]将慢性盆腔炎分为湿热淤结型和寒凝气滞型进行辨证治疗。《中西医临床妇产科学》[3]中将慢性盆腔炎分为湿热淤阻、寒凝气滞、气滞血淤、肝郁脾虚、气虚寒湿、寒凝血淤、肾虚血淤、阴虚血淤等8种证型。而《中医妇科治疗大成》[4]中将本病分为湿热淤结、寒湿淤结、气滞血淤、痰湿淤结、气虚血淤等5种证型。在《中医妇产科学》[5]中把本病分为气滞血淤、湿热阻滞、湿淤互结、寒湿凝滞等4种证型。而在临床上究竟慢性盆腔炎分为几型,这是众多医家正在探讨的问题。
       笔者通过临床问卷调查,探讨慢性盆腔炎的中医辨证分型。
       1  调查方法
       本研究由调查人员现场直接询问被调查者并填表,对慢性盆腔炎患者进行辨证分型。
       2  调查范围
       2002~2003年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门诊及住院患者。
       3  调查对象的选择标准
       3.1  诊断标准依据《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1994年7月第1版)诊断:
       3.1.1  症状下腹疼痛、坠胀,腰骶部酸痛,常在劳累、性交后、排便时及月经前后加重,可伴有低热、月经增多及白带增多。
       3.1.2  妇检子宫常呈后位,活动受限或黏连固定,输卵管炎时在子宫一侧或两侧可触及条索状物,并有轻度压痛;盆腔结缔组织发炎时,子宫一侧或两侧有片状增厚、压痛;或在盆腔一侧或两侧扪及包块。
       3.1.3  B超示盆腔内或有炎性渗出,输卵管增粗,或有炎性包块。
       3.2  纳入标准
       3.2.1  符合诊断标准者。
       3.2.2  18岁≤年龄≤55岁。
       3.2.3  有性生活史者。
       3.3  排除标准
       3.3.1  年龄在18岁以下或55岁以上,妊娠或哺乳期的妇女。
       3.3.2  合并心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精神病患者。
       3.3.3  不合作及中途退出者。
       4  临床调查结果
       4.1  调查对象的总体情况本次调查共收集调查表312份,被调查者年龄在18~55周岁范围内。全部病例来自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门诊及住院部,经过复查调查表发现,其中有8例问卷回答不全,2例合并有糖尿病,复查后予以筛除。本次调查实际分析调查表302份。
       4.2  辨证分型根据根据《中医妇科学》[6]将多型证候确定统一,辨证分型标准如下:
       4.2.1  气滞血淤型①下腹胀痛或刺痛,经期或劳累后加重;②带下量多;③月经不调,经色紫黑有块,淤块排出则腹痛减;④经前情志抑郁,乳房胀痛;⑤舌质紫黯,或有淤斑、淤点,苔薄;⑥脉细弦。
       4.2.2  湿热淤阻型①下腹隐痛,或疼痛拒按,痛连腰骶,经行或劳累时加重;②带下量多,色黄,质黏稠,有臭气;③低热起伏;④胸闷纳呆,或口干不欲饮;⑤小便黄赤,大便干结或不爽;⑥舌质红,苔黄腻;⑦脉弦数或弦滑。
       4.2.3  寒湿凝滞型①小腹冷痛,或坠胀疼痛,经行腹痛加重,得热痛减;②带下清稀量多;③经行后期,量少色黯;④腰骶冷痛,神疲乏力;⑤舌淡黯,苔白腻;⑥脉沉迟。
       4.2.4  气虚血淤型①下腹疼痛或坠痛,缠绵日久,痛连腰骶,经行加重;②带下量多,色白质稀;③经期延长,经血量多有块;④精神萎靡,体倦乏力,食少纳呆;⑤舌淡黯,或有淤点淤斑,苔白;⑥脉弦细或弦涩无力。注:各具备①和其它的任何3项,即可。
       4.3  本次调查辨证分型结果见表1。表1  辨证分型结果表证型频数构成比(略)
       5  讨论
       本研究的302个病例均来自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门诊和住院的病人。依照《中医妇科学》[6]将多型证候确定统一为气滞血淤、湿热淤阻、寒湿凝滞、气虚血淤4型,其中气滞血淤型188例(占62.2%),湿热淤阻型92例(占30.5%),寒湿凝滞型4例(占1.3%),气虚血淤型18例(占6.0%)。由此可见,在广州地区的慢性盆腔炎病人中,以气滞血淤型和湿热淤阻型居多,合计占92.7%,而寒湿凝滞型和气虚血淤型仅仅占7.3%。在北京地区,慢性盆腔炎患者主要为气滞血淤型和寒湿凝滞型[1]。引起这种证型分布极不均衡的原因可能是广州地区特殊的气候导致的。广州地区处于空气湿度大的南粤地区,且靠近北回归线,全年温度较高。病例的收集时间为200210~200304之间,正处于一年中最潮湿的时间段,病人在广州地区居住的平均年限为13.73年,常年生活在湿热的环境中,易于罹患湿热之邪,故患者中寒湿和气虚的病人较少,而湿热和气滞的病人居多。本研究提示临床工作者,在广州地区对慢性盆腔炎的治疗可重点针对淤、湿和热,或行气活血化淤、或清利湿热。在4种证型中,淤为慢性盆腔炎的核心病理,故我们在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时候,加用活血化淤的中药而获满意的疗效。
       【参考文献】
           [1]陈 艳,郭志强,刘英杰.慢性盆腔炎辨证探析[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4,17(3):196.
       
       [2]王雁君.推拿治疗慢性盆腔炎30例体会[J].甘肃中医,1998,11(l):41.
       
       [3]吴克明,张庆文.中西医临床妇产科学,第1版[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以出版社,2001:207.
       
       [4]郭志强,张宗芳.中医妇科治疗大成,第1版[M].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70.
       
       [5]刘敏如,谭万信.中医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846.
       
       [6]张玉珍.中医妇科学,第1版[M].北京:中国医药出版社,2002:317.

经典中医古籍

中药学教材(附图片)

穴位数据库(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