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内外合治黄褐斑30例临床观察
作者:邱志强, 刘冬梅    
作者单位:河北省遵化市人民医院 064200

《时珍国医国药》 2007年 第12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关键词】  黄褐斑 内外合治
       黄褐斑是颜面皮肤的一种色素沉着性疾病。其发病原因未明了。现代医学认为本病多因妊娠、内分泌紊乱、口服避孕药、镇静药、日晒、遗传、精神因素以及某些慢性疾病引起,治疗尚无较好的方法。笔者采用中药内外合治方法治疗黄褐斑30例,并与西药单纯治疗15作做对照,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共30例,均为女性;年龄20~45岁,平均年龄34.5岁;病程5个月~6年,平均2.6年。皮损表现:鼻翼双侧或口周、双颊、双颧、下颌等有黑褐色色素沉着斑。收集病例排除服药、哺乳期妇女、肝病、结核、肿瘤等疾病所致的黄褐斑,将病人随机分成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15例,两组病人年龄、皮损轻重、病程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发病原因见表1。表1  两组黄褐斑发病因素分析例(略)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1)中药内服方:白芷、藁本,山茱萸、红花各10 g,葛根、香附、黄芩、三七粉、白术、当归、党参、菟丝子各15 g,茯苓、益母草各30 g。本方具有疏肝活血、健脾益肾作用,适用于各种证型的黄褐斑。水煎服用,3次/d,1剂/d。(2)中药外洗方:小白附子、杮叶、丹参、白蔹、藁本等各等分研末,充分混匀,分装入无纺布袋中,每 包重约60 g每次1包放入1 000~5 000 ml的开水盆中浸泡片刻,待水温适中时,用毛巾蘸药液熏洗、热敷颜面皮肤,水凉后可加温继用,敷15 min/次,每日早晚各1次。(3)面膜膏:白芷、白芍、人参、白蔹、白及等各等分研细,过150目筛,加入熔化的白色凡士林中,搅拌以成膏为度,浓度为50%,1次/d,外搽皮肤患处,1~2 h内勿洗去。
       2.2  对照组每次维生素E 0.1 mg,维生素C 0.2 mg,3次/d,口服,同时早晚外搽3%人参霜与皮肤患处。两组均以用药1 个月为1 个疗程,3个月后或观察疗效。
       3  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3.1  疗效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颜面皮肤成正常颜色,为治愈;皮损消退30%以上,为好转;皮损无明显变化,或消退不足30%,为未愈。
       3.2  治疗结果见表2。表2  两组疗效比较(略)
        两组经Ridit分析,U=2.9,P<0.01,两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3.3  典型案例女,36岁,已婚,199910初诊。主诉1993年生第一胎至今,面部起黄褐斑5年,并加深扩展。曾服用多种维生素、四物合剂、百消丹等中西药均未愈。胸片、肝功、B超未见异常。症见性情急躁、心烦易怒、时发头昏头痛,多梦易醒,口苦口干,月经周期基本正常,经量时多时少,白带正常,纳可,二便调,舌苔薄黄,脉弦。诊为肝郁血淤型黄褐斑。处方:白芷、藁本、山茱萸、红花各10 g,粉葛根、黄芩、香附、郁金、胆草、三七粉、白术、当归、党参、莬丝子各15 g,珍珠母、茯苓、益母草各30 g。5剂,水煎服。服后心烦口苦症状消失,前方去龙胆草、珍珠母继服。同时配合运用中药外洗方及面膜膏,治疗2个月后黄褐斑消失。随访1年未见复发。
       4  体会
       黄褐斑中医称“黧黑斑”“褐黄斑”“蝴蝶斑”“妊娠斑”“肝斑”等,与肝脾肾三脏关系密切。主要病机为气血不能上荣于面,如《诸病源候论》中所说:“面黧黑者,或脏腑有痰饮,或皮肤受风邪,皆令气血不荣而致”临床证明,结合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理论,采用中药内外合治方法,可以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内服方中葛根发表解肌且引药上行直达头面;白芷、藁本驱风除湿;黄芩清肺燥湿,泻火解毒;香附、郁金疏肝解郁、理气活血;红花、三七、当归、益母草养血活血;白术、茯苓、党参健脾益气,化痰袪湿;山茱萸、莬丝子补益肝肾。全方从肝脾肾三脏入手,以祛风除湿,化痰祛淤为主,通过调整脏腑功能,疏通经络气血,使腠理得养,淤袪新生肤色光亮润泽;中药外洗热敷疗法是借助水温和药物作用,可湿润皮肤,软化角质层,使皮肤膨胀成多孔状态,从而易于药物穿透,刺激患部血管扩张,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使新陈代谢旺盛,改善局部组织营养。外洗方药和面膜膏是根据传统中医理论和现代药理研究配制而成,具有温通血脉、活肤化淤、养血祛淤、润泽肌肤的功效,能有效扩张毛细血管,改善局部微循环,抑制色素沉着。外治法简便易行,经济卫生,安全舒适,轻快柔润,患者乐于接受。

经典中医古籍

中药学教材(附图片)

穴位数据库(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