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朝医四象方两仪煎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治疗作用的研究
作者:金香淑, 李金花, 金贞姬

《时珍国医国药》 2007年 第1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关键词】  慢性肾功能衰竭;,,朝医药疗法;,,两仪煎
       摘要:目的研究两仪煎对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患者肾功能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选择CRF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予低蛋白饮食、控制血压及对症等治疗;治疗组30例在同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两仪煎。观察治疗3个月后,两组临床疗效、症状积分、肾功能、血常规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3.33%,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两仪煎能够改善CRF患者的肾功能及血脂水平,能明显延缓肾功能衰竭的进展,改善CRF患者的临床症状,有较好的治疗前景。
       关键词:慢性肾功能衰竭;  朝医药疗法;  两仪煎
       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是各种肾脏疾病持续发展的最终结局,是肾科常见病,病情呈进行性发展至尿毒症期需要替代治疗,但高昂的费用使多数患者面临诊治的困难。因此用中药延缓肾衰的进展更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我们根据朝医四象医学理论,在结合现代医学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用四象医学传统方两仪煎加味可有效延缓早、中期CRF的进展速度,降低尿毒症的发生率,保护残余肾功能,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应用。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60例患者均来源于200310~200410我院门诊及住院的CRF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其中男性41例,女性19例;年龄16~70岁,平均年龄42.7岁;平均病程3.91年。治疗组30例,平均年龄35.33岁;平均病程3.91年。对照组30例,平均年龄36.07岁;平均病程为3.86年。原发疾病:治疗组慢性肾小球疾病21例,糖尿病肾病3例,高血压肾动脉硬化2例,梗阻性肾病1例,其他肾脏疾病3例。对照组依次为19例,4例,3例,2例。两组病例之性别、年龄、病程、病情、原发病,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1]。
       1.2  诊断标准及辨证标准CRF诊断标准参照199206安徽太平《中华内科杂志》编委会肾脏病专业组制定的诊断和分期标准[2]。
       1.3  纳入及排出标准纳入标准为符合慢性肾功能衰竭西医诊断标准前三期,血肌酐(Scr)133~707 μmol/L,年龄为15岁以上者。排除合并严重心血管、肝脏及血液系统疾病者、精神病患者、孕妇、哺乳期妇女;对本疗法所用药物过敏者及临床资料不完整、影响疗效判定者。
         2  治疗及观察方法
       2.1  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优质低蛋白饮食,并保证能量的供给,同时对症治疗(包括抗感染、控制血压、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失调及改善肾性贫血等)。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两仪煎加味:丹参20 g,黄芪30 g,大黄10 g,熟地黄10 g,山茱萸10 g,三七粉5 g。水煎服,早晚各1次,200 ml/次。两组病例均以治疗3个月为1个疗程,每周复诊1次。
       2.2  观察指标治疗前后分别对临床疗效进行评分,并测定肾功能、血常规及血脂。统计方法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
         3  治疗效果
       3.1  疗效标准参考1989年全国肾衰保守疗法专题学术会议和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订的标准进行判定[3]。自觉症状和体征显著好转或基本消失,血尿素氮(BUN)和血肌酐(Scr)分别降低30%以上,贫血改善血红蛋白(Hb)回升为显效;自觉症状消失和体征减轻,BUN和Scr分别降低20%以上为有效;自觉症状和体征未减轻或加重,BUN和Scr无明显改善或较前反而升高为无效。
       3.2  临床总疗效治疗组30例,显效15例(50%),有效8例(26.67%),无效7例(23.33%),总有效率76.67%;对照组30例,显效6例(20%),有效7例(23.33%),无效17例(56.67%),总有效率43.33%。两组总有效率及显效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
       3.3  各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变化比较表1示:两组治疗后症状均有明显改善(P<0.05),但治疗组改善更为显著(P<0.01)。
       3.4  各组治疗前后BUN,Scr及Hb的变化见表2。治疗组用药后BUN,Scr均有显著下降(P<0.01),同时Hb有显著升高(P<0.01)。
       表1  治疗前后症状体积分比较(略)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0.05,▲▲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P<0.01
       表2  两组治疗前后BUN,Scr及Hb的变化比较(略)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4  讨论
       慢性肾功能衰竭属中医学“水肿”“关格”等范畴,是各种慢性肾脏疾病持续发展的共同转归[4]。现代医学认为,CRF毒素明显升高是肾衰的主要指征,而微循环障碍,血液高凝及肾脏的缺氧状态是治疗慢性肾衰的主要指征,而微循环障碍,血液高凝及肾脏的缺氧状态是治疗慢性肾衰恶化的关键。实验研究表明两仪煎加味具有益肾补脾、化浊祛淤之功效,全方体现了扶正祛邪、标本兼顾的原则。方中黄芪可通过清除氧自由基,调节免疫和细胞因子,改善血流和微循环,减少内皮素的产生;三七、丹参可提高机体对免疫复合物的消除能力[5,6];大黄具有清热解毒、化淤降浊的作用,对机体氮质代谢有良好的影响,能缓解残余肾的高代谢状态,抑制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和残余肾的肥大,以及抗炎、抗凝与免疫调节等多方面的作用[7];熟地黄、山茱萸补肾益精。全方可有效地延缓早、中期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进展,显著改善肾功能,调整脂质代谢紊乱,明显减轻或消除临床症状,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有效方剂。
         参考文献:
       [1]  王海燕,郑法雷,刘玉春,等.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分型与治疗及诊断标准专题座谈会纪要.慢性肾衰诊断标准及分期[S].中华内科杂志,1993,32(2):131.
       [2]  时振声.时氏中医肾脏医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7:269.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第1辑[S].1993:167.
       [4]  金香椒,朴成郁,赵贤俊,等.活血化淤为主治疗慢性肾炎50例[J].实用中西医结合杂志,1998,11(9):816.
       [5]  沈维增,李俊彪,伍新林,等.温肾泄浊汤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30例疗效观察[J].中医杂志,2004,45(5):345.
       [6]  李丽英,王海燕.黄芪,当归对肝脏和肾功能的保护作用[J].中华肾脏病杂志,1995,11(6):372.
       [7]  王永均,徐  琳,程晓霞,等.尿毒净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6,16(11):649.
       基金项目:延边大学自然科学基金(No.200518)
       (延边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吉林 延吉  133000)

经典中医古籍

中药学教材(附图片)

穴位数据库(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