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肾衰方治疗慢性肾衰竭湿热证的临床研究
作者:吴立友,饶家珍,赖申昌,蒙宇华,向少伟,黄智莉,蒙向欣

《时珍国医国药》 2007年 第1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关键词】  湿热证;,,慢性肾功能衰竭;,,肾衰方
       摘要:目的观察中药验方肾衰方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湿热证的疗效。方法60例CRF湿热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优质低蛋白饮食,根据病情结合利尿,控制血压,纠正酸中毒,纠正贫血,排毒、补钙等对症处理,合并感染者适当使用抗生素及一般对症处理。所有患者均未行透析疗法。在上述基础上,治疗组采用肾衰方,对照组用爱西特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 90.00%,对照组为66.67%,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临床表现积分值、Bur、Scr均明显下降(P<0.01),Hb,Alb均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肾衰方可以明显改善CRF湿热证的临床表现,改善肾功能、贫血状态及营养状况。
       关键词:湿热证;  慢性肾功能衰竭;  肾衰方
       慢性肾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 CRF)是各种慢性肾脏疾病发展到晚期所致的一种严重综合征,临床主要表现为毒性代谢产物潴留,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以及全身多系统的损害。有关湿热证与肾脏疾病的病证关系研究逐步深入,且已认识到湿热在肾脏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及预后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近年来,湿热证在慢性肾衰竭病程进展中的作用也受到中医及中西医结合肾脏病学者的重视。自2003年以来,我们采用肾衰方治疗慢性肾衰竭湿热证患者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60例患者均为我院及广西中医学院瑞康医院门诊和住院患者,所有病例均符合慢性肾衰竭的诊断标准和中医湿热证候诊断标准[1]。
       1.2  病例分组将符合条件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其中男18例,女12例;平均年龄40.8岁;平均病程为5.82年;肾功能不全代偿期8例,失代偿期8例,肾功能衰竭期13例,尿毒症平均病程为6.54年;肾功能不全代偿期7例,失代偿期10例,肾功能衰竭期12例,尿毒症期1例。
       1.3  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均采用优质低蛋白饮食,根据病情结合利尿,控制血压,纠正酸中毒,纠正贫血、排毒、补钙等对症处理,合并感染者适当使用抗生素及一般对症处理。所有患者均未行透析疗法。在上述基础上:治疗组采用肾衰方(陈皮10 g,法夏10 g,云苓10 g,竹茹10 g,枳实10 g,黄连5 g,滑石10 g,甘草5 g)水浓煎服50 ml,1剂/d,分2次口服,对照组用爱西特片(由河北长天医药公司提供),4片/次,3次/d。2个月为1个疗程。
 
  1.4  观察指标
       1.4.1  临床症状改善情况,采用尼莫地平法观察分析。
       1.4.2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血白蛋白(Alb)及血红蛋白(Hb)变化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计量资料用±s表示,组间计量资料用t检验;等级资料采用Ridit分析,P<0.05视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疗效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简称《原则》)拟定以下标准:
       2.1.1  显效a临床症状积分减少≥60%,b内生肌酐清除率增加≥20%,c血肌酐降低≥10%。以上a项必备,其他具备1项。
       2.1.2  有效a临床症状积分减少≥30%,b内生肌酐清除率增加≥10%,c血肌酐降低≥10%。以上a项必备,其他具备1项。
       2.1.3  稳定a临床症状积分减少<30%,b内生肌酐清除率增加<10%,c血肌酐降低<10%,以上a项必备,其他具备1项。
       2.1.4  无效a临床症状无改善或加重,b内生肌酐清除率降低,c血肌酐增加。以上a项必备,其他具备1项。
       2.2  症状分级量化标准参照《原则》拟定。
       2.3  两组疗效比较见表1。
       2.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的变化见表2。
       2.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UN,Scr,Alb及Hb的变化情况见表3。
       表1  两组疗效比较(略)
       经Ridit分析,两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
       表2  两组疗效比较例积分值变化情况(略)
       与治疗前比较,#P<0.01;与对照组比较,*P<0.05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后Hb,BUN,Scr及Alb比较(略)
       与治疗前相比较,**P<0.05 ,*P<0.01;与对照组相比较,☆P<0.05
         3  讨论
       慢性肾功能不全,根据其临床表现多类似于祖国医学中“虚劳”“水肿”“关格”等病。近年来许多学者认识到湿热这一致病因素在CRF的病程中起着重要作用。CRF时湿热形成或因外感水湿;或因饮食不节,脾胃湿热内生;或因正虚复感外邪与内湿相合,郁而化热;或温补太过,气化之机怫郁,水湿无以宣行,内蕴成湿热[2]。正如清代医家薛生白所曰:“太阴内伤,湿饮停聚,客邪而至,内外相引,故病湿热。”在CRF病理中,湿热既是一种致病因素,又是一种病理产物。消化系统症状往往是CRF患者最先出现及最常见的表现,沈氏[3]认为其根本原因在于湿热之邪损及脾胃之气,如果湿热之邪蕴久不化,则肾气损伤渐见严重,水液升降失司,清浊不分,浊阴弥漫,病情危笃。CRF虽病本在肾,由于脾胃与肾密切相关,以及其主要兼夹证湿热之邪多表现为脾胃升降失调,所以大多数病例有恶心呕吐、纳呆腹胀、口干口苦、心烦失眠或痰多、便秘、舌红、苔黄腻等中焦病变,而消化系统症状的轻重与肾功能损害程度及尿素氮数值的高低变化基本上一致。有资料显示:慢性肾功能不全兼见湿热证者占83.64%[4],可见如何防治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湿热证候对减轻残存肾单位的负荷,延缓病情发展具有现实意义,且我们以往的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5]。肾衰方是临床多年应用的经验方,疗效确切,由黄连、竹茹、枳实、陈皮、法夏、滑石、茯苓等药物组成,全方共奏清热化湿,和胃止呕功效。实验结果表明,肾衰方可以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肾功能、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及贫血状态,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但其确切的疗效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郑莜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50.
       [2]  傅晓骏.谈“淤浊蕴毒”与慢性肾衰竭[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2,3(5):293.
       [3]  沈庆法.肾脏病湿热证的研究[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0,24(1):39.
       [4]  余江毅,熊宁宁,余承惠. 慢性肾病淤血与湿热病理的临床和实验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1995,22(2):91.
       [5]  吴立友,李红波.黄连温胆汤配合中药灌肠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130例[J].时珍国医国药,2003,14(3):160.
       (广州市中医医院,广东 广州  510130;广西中医学院瑞康医院,广西 南宁  530011)

经典中医古籍

中药学教材(附图片)

穴位数据库(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