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妇产科临床常用中药应用及部分中药药理作用初探
作者:万多祥

《时珍国医国药》 2007年 第1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关键词】  妇产科;,,中药应用;,,作用成分;,,现代中药药理
       关键词:妇产科;  中药应用;  作用成分;  现代中药药理
       中医中药在妇产科长期医疗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用药经验,其不论在月经、胎育、产前产后等各种妇科病症方面,都有着独到之处和独特优势[1],故大有深入探究的必要性,尤其是其药效物质基础和作用机理的解密等[1]。
         1  妇产科临床极其常用的几味中药
       1.1   妇科调经补血之良药――当归当归甘辛温润,善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气血同补”),常以“四物汤”为基本方加减,用于妇女月经不调、痛经及经闭等症候。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当归具有的作用机理[2]:①促进造血:当归中含有效成分当归多糖,对贫血的小鼠的红细胞、血红蛋白及股骨有核细胞总数和白细胞数的恢复有显著促进作用,也使网织细胞增加。②对子宫平滑肌的作用:当归中研究发现含有兴奋和抑制子宫平滑肌的两种成分。抑制成分为挥发油及阿魏酸;兴奋成分为水溶性阿魏酸(Ferulic Acid)等,挥发油中主要成分为藁本内酯(Ligustilide)等,它们根据子宫的机能状态可产生兴奋或抑制效应,呈现双向调节。
       1.2  “妇科经产要药”――益母草益母草辛散苦泄,功善活血化淤调经,为妇科经产病之要药,故曰“益母”,多用于妇女经闭、痛经及产后淤血、小便不利、水肿等症。临床注意的是益母草有活血祛淤作用,故孕妇忌用或慎用。现代药理作用机制证实[2]:①能改善血液流变学。益母草中有效成分益母草碱(leonurine)和水苏碱能降低血液粘度;体内、体外实验都观察到益母草具有显著的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其作用机理很可能是通过抑制磷酸二酯酶使血小板内CAMP含量增高,而抑制血小板聚集;实验表明:益母草能减少血小板数、抑制血小板凝血功能和促进纤溶,从而抗血栓形成。 ②能兴奋子宫平滑肌。其兴奋成分是益母草碱,它使子宫不规则自发性收缩变成有规律的收缩,且使收缩幅度增大,此兴奋作用与兴奋子宫平滑肌上的H1和a受体有关。所以,益母草易致流产;③西医对益母草有较大兴趣,常用益母草汤、益母草膏或益母草冲剂来用于妇女产后调理:治疗产后子宫出血、恶露不尽、子宫复旧不全、月经不调和月经过多等症收到明显疗效。
       1.3  “妇科之主帅药”――理气药香附香附辛散苦降,微甘能和,性平不偏,为理气佳品。其功效疏肝理气、调经止痛。临床常用于妇女肝郁气滞引起的月经不调、经来乳胀胁痛、结节块及小腹作痛等症。现代药理实验研究表明[2]:香附流浸膏对狗、鼠等离体子宫,不论有孕未孕均有抑制作用,使子宫平滑肌松弛、肌张力不降、收缩力减弱;香附挥发油皮下注射或阴道给药可促进阴道上皮细胞完全角化,对去卵巢大鼠有轻度雌激素样作用,在香附挥发油(主要成分为香附烯Ⅰ和Ⅱ(cyperene Ⅰ、Ⅱ)中以香附烯Ⅰ作用最强。
       1.4  “回乳之首选药”――麦芽麦芽味甘性平,主入脾胃经,兼入肝经,能回乳消胀,妇科临床常用此药煎汁,用于妇女断乳或乳汁郁积所致的乳房胀痛和乳溢症等症。现代药理证明:生麦芽含的麦角类化合物麦角毒能抑制催乳素的分泌。正常人或病理性高催乳素血症服生麦芽汤(200 g)一日后,其血中催乳素基础浓度下降,催乳素释放反应显著受到抑制。
       1.5  使用频繁的活血药――桃仁、红花桃仁苦甘性平,主入心肝血分,其活血力强,能破血化淤、祛淤生新。红花辛散温通,专入心肝血分。能活血而通调经脉,散瘀而消滞止痛,血瘀有寒用之最宜。故妇科临床常用此两味药用作:①妇女血滞经闭、宫寒(血分有寒)痛经,及月经不调、产后瘀阻、跌打肿痛,瘀痛等症;②用于妇女避孕,妊娠中期引产及流产等。如桃红四物汤等。西药功效的现代药理机制[2]:桃仁中含苦杏仁苷(amygdalin)及挥发油能提高血小板中CAMP水平,抑制血液凝固,抗血栓形成;能扩张血管,降低血管阻力,增加组织血流量。红花内含红花黄色素(safflor yellow分为Ⅰ、Ⅱ、Ⅲ、Ⅳ等组分)及红花苷能抑制血小板聚集及实验性血栓形成,且能延长凝血酶原时间、缩短血栓长度,减轻血栓重量(湿重及干重),增强纤维蛋白溶解,从而抗血栓形成。另外,红花对子宫平滑肌有明显兴奋作用,使其收缩力加强甚至痉挛,对已孕子宫的作用尤其明显,这与红花兴奋子宫平滑肌上的H1受体和a受体有关。
         2   妇科其它证候的常用中药
       2.1  温经散寒止痛药如瞿麦、肉桂、干姜、小茴、桂枝等多用于妇女虚寒痛经,经色淡红,少腹冷痛,甚至昏厥症等。
       2.2  用于孕妇胎动不安的中药有藿香、砂仁、黄芩、白术、杜仲、紫苏及川断等。
       2.3  用于产妇乳汁不下的中药常有穿山甲、王不留行、通草、路路通等。
       2.4  治疗妇女崩漏带下及流血不止的中药三七、大小蓟、地榆、血余炭、茜草、荆芥炭、熟地、白芍、扁豆、川断及阿胶等。
       2.5  治疗妇女乳痛症的中药有蒲公英、地丁、金银花、连翘、甘草、瓜蒌等。
       2.6  治疗妇女子宫脱垂、脱肛的中药有:升麻、柴胡、黄芪、葛根等。
       2.7  治疗妇女阴道滴虫的中药有(多外洗或外薰)苦参、黄柏、白头翁、白矾、蛇床子、百部、土荆皮等。
       2.8  近年来发现以鲜天南星和鲜半夏阴道局部给药及口服药汤药相结合对治疗子宫颈癌有一定的疗效。另外,发现鱼腥草对治疗子宫颈中、轻度糜烂疗效较好,并实验表明这一作用与鱼腥草挥发油中的癸酰乙醛(即鱼腥草素)有关。
       2.9  实验表明具有抗早孕,抗精子着床作用的中药有莶草、贯众、丹皮、芫花、莪术、半夏及冰片等。
         3  结束语
       中药是在中医传统理论指导下用于防病治病的,长期以来,它无论是在中医内、外、妇、儿科等各科领域都有着自身的优势,但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和临床药理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及人类健康意识的增强,传统中医药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新挑战[3]。中药临床应用的安全性、有效性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这就要求中药的成分研究、复方研究及中药药理研究和毒理研究需要更全面、更科学地加强研究整理[4],尽快使许多已广泛应用但药理作用尚未清楚的中药其作用机制一一得以明了确定,对其原有功效得到证明和再认识,从而为中药在各科领域的更广泛、更安全应用及中西结合运用于临床等提供更为准确科学的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  肖培根,肖小河. 21世纪与中药现代化[J].中国中药杂志,2000,25(2):67.
       [2]  李占永.中药药理学[M].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33.
       [3]  杜贵友. 试论中药药理研究中的几个问题[J].中国中药杂志,2000,25(8):451.
       [4]  张均田. 中国建国50年中药化学与理论研究的主要成就和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中药杂志,2000,25(7):387.
       (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  230061)
        

经典中医古籍

中药学教材(附图片)

穴位数据库(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