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性格与疾病
作者:汪瑾

《时珍国医国药》 2007年 第1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关键词】  性格;,,,疾病
       摘要:性格与疾病是一种互动关系:不良性格可致病,且不同性格类型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都有密切关系;反之,在性格成为致病因素后,疾病又会破坏人们的心绪,使性格进一步变坏。所以,人们要改造不良性格,抵御疾病侵袭,保持身心健康。
       关键词:性格;   疾病
       性格是个人对待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体现出个人的独特风格。性格是十分复杂的心理构成物,它通过个人对现实的态度、意志、情绪、理智等方面表现出来,它的形成与发展如同能力、气质一样受到社会历史条件、生活环境和生活经历的影响[1]。 心理学上常将人的性格分为以下几种类型:A型,B型,M型,MA型, MB型和C型[2]。A型(外倾型)性格的人语言动作快,性情急躁,生活紧张、忙碌,争强好胜,习惯于超负荷工作,同时思考或操作几件事;声音响亮,个性倔强,好争斗、易怒;进取心强,好胜、固执,闯劲十足,过高抱负,对成就不满足。B型(内倾型)性格的人情绪稳定、温和、乐观,能够灵活地应付紧张事件,处事从容不迫、深思熟虑;说话声音低沉,不爱争辩,很少打断别人谈话;能以平常心对待挫折和困难,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M型是介于A型和B型之间的中间型;MA型属M型偏向A型;MB型属M型偏向B型[3]。C型属严重抑郁型性格,该类型的人情绪不稳定,容易产生焦虑、不安、怨恨、愤怒等消极情绪,希望掩藏自己的真实感情来换得人际关系的和谐,总把消极情绪压抑在心里,使不良情绪得不到渲泄;行为表现和心理活动不统一,在与人打交道时处处牺牲、忍让,但并不是心甘情愿,所以常生闷气;做事喜欢急功近利,遇到困难容易悲观绝望;逃避现实,该爱的不敢爱,该干的不敢干;嫉妒心较强,但表面上又装得若无其事。正如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思特说的:“人的性格就是他的命运”。研究发现,性格与疾病是一种互动关系:不良性格可致病,不同性格类型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都有密切关系;反之,在性格成为致病因素后,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病况又会破坏人们的心绪,使性格进一步变坏。这种生理和心理的相互影响会形成不良循环,危害人的健康。A型性格的人遇上矛盾和冲突时容易冲动、发怒,意气用事,因心胸狭隘导致的妒忌心理等都对健康不利,轻则导致饮食不调,睡眠受影响;重则成为甲亢、糖尿病、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的诱因。据美国全国心、肺和血液研究所的调查,A型性格的人患心脏病的比例高达98%以上。C型性格的人因长期压抑,常常焦虑、抑郁,易引起免疫功能减退,内分泌紊乱,从而引发胆囊炎、胆石症、消化系统疾病,且恶性肿瘤的发生率是一般人的3倍,易发生抑郁型神经症或相应的人格障碍。与A型、C型性格比较,B型性格的人平和、镇静、包容性强,对于个人健康最有利。但大部分人的性格特征不是那么鲜明,实际上处于一种中间状态,一般都是偏向于A型性格或B型性格。一个人的亚健康心理是在外界压力和自身心理素质的相互作用下形成的。假若一个人面对来自生活和工作的压力无法做出有效的应对,就容易出现心理问题,从而导致亚健康心理。在相同的条件下,有些人能维持健康的心理状态,有些人则可能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A型和C型性格的人更容易出现亚健康心理,故有人将之称为亚健康性格。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人的性格具有稳定性,但也具有可塑性。如最先研究A型性格的美国学者弗里德曼以前就是一位具有A型性格的心脏病患者,后来当他在研究中发现A型性格与心脏病的关系后,开始注意矫正自己的性格,控制不良的行为方式,结果在此后的十几年中他的心脏病没有再度复发。不少幼年时比较沉郁内向、少言寡语、爱生闷气者,在社会实践磨炼下,性格可变得开朗活泼、自由奔放、善于交际、自信心强、做事干脆利落。因此,只要我们能够意识到自己的性格缺陷,就可以自觉地改造不良性格。如有人善于在遭遇挫折或生气时,采取找人倾诉、散步、旅游等办法来转移注意力,控制情绪;有人在悲伤或痛苦时,孜孜不倦地工作和学习,使感情升华,将消极情绪转变成积极情绪;也有人用养花、绘画、书法、下棋、听歌等业余爱好来调节生活情趣。A型性格的人要增强自我控制能力,遇事多用理智处理问题,将得失看得淡薄些,遇着矛盾冲突“冷处理”,或用笑声缓解怒气和烦恼,避免竞技性的运动,多参加舒缓的运动。心理学的相关文献从生理健康角度出发,往往推崇B型性格而贬抑A型性格,但B型性格也有不足之处,即平稳有余、活力稍逊,隐忍偏多、进取不足,在当前社会转型的现实中难以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而社会发展急切需要“冒尖”的人才,B型性格的人有某些A型的性格特征是有必要的。C型性格的人要克服性格中的弱点,注重心理疏通,积极解决矛盾,学会渲泄内心不平衡情绪,才能提高对社会的适应能力,达到身心健康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李鸿义,丁成标,罗  标,等.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指导[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29.
       [2]  王声,谢良骥.老师,祝您健康[M].广州: 中山大学出版社,2003:36.
       [3]  胡  凯,丁立平,梁  桦,等.  大学生心理健康新论[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3:78.
       (黄石理工学院医学院,湖北 黄石  435000)
        

经典中医古籍

中药学教材(附图片)

穴位数据库(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