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骨碎补及其混淆品的鉴别
作者:徐方铭

《时珍国医国药》 2007年 第3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关键词】  骨碎补;,,混淆品;,,鉴别
       关键词:骨碎补;  混淆品;  鉴别
       骨碎补为水龙骨科植物槲蕨Drynaria fortunei (Kunze) J.Sm的干燥根茎,具有补骨强肾、续伤止痛的功能,常用于治疗肾虚腰痛、耳鸣耳聋、牙齿松动、跌扑闪挫等症,是临床上常用的一味中药,而在我们日常工作中,常发现有中华槲蕨、光叶槲蕨、崖姜、大叶骨碎补混充骨碎补供药用,给临床安全、合理用药带来了困难,现将骨碎补及其混淆品的鉴别特征介绍如下。
       1  性状特征鉴别
       1.1  骨碎补本品呈扁平长条形,多弯曲,有分枝,长5~15 cm,宽1~1.5 cm,厚0.2~0.5 cm,表面密被深棕色至暗棕色的小鳞片,柔软如毛,经火燎者呈棕褐色或暗褐色,两侧及上表面均具凸起或凹下的圆形叶痕,少数有叶柄残基及须根残留,体轻,质脆,易折断,断面红棕色,维管束呈黄色点状,排列成环,无臭,味淡,微涩。
       1.2  中华槲蕨本品为水龙骨科植物中华槲蕨的根茎,根茎较直而细长,分枝少,长5~17 cm,宽0.6~1 cm,黄色小鳞片易脱落,脱落后呈黄色至淡棕色,质较硬,断面黄色。
       1.3  光叶槲蕨本品为水龙骨科植物光叶槲蕨的根茎,呈类圆柱形,稍扁,外表面被黑褐色、黑色或红棕色草质鳞片,鳞片类三角形,无睫毛,紧贴根茎表面。
       1.4  崖姜本品为水龙科植物崖姜的根茎,根茎呈扁平扭曲的长条形,不分枝,长7~15 cm,直径1~2 cm,表面棕黑色,有纵皱纹及沟纹,一侧具有突起的圆形叶痕,其周围常有残存的棕色鳞片,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红棕色,有众多的黄色点状维管束,排列成“山”形,气微弱,味微涩。
       1.5  大叶骨碎补本品为骨碎补科植物大叶骨碎补的根茎,根茎呈扭曲的圆柱形,长4~15 cm,直径约1 cm,表面棕红色至棕褐色,有纵沟纹及皱纹,具突起的圆柱形叶基,直径5~7 mm,周围残留少量黄棕色鳞片,质坚硬,不易折断,横断面红棕色,可见数个黄色点状维管束,排列成环,中央有两个大的弯月形维管束,气微弱,味微涩。
       2  显微鉴别
       2.1  骨碎补粉末呈褐色,鳞片碎片,黄棕色或红棕色,体部细胞呈长条形,或不规则形,直径25~60 μm,壁厚,有的含红棕色块状物,边缘有两细胞并生白毛状物,柄部碎片深红棕色,细胞形状不规则。皮层细胞黄绿色或黄棕色,形大,垂周壁有的呈连珠状,纹孔稀疏,内皮层细胞表面观呈观长方形,垂周壁呈细波状弯曲。叶茎橙黄色或红棕色,呈梭形,胞腔内含黄色油状物,管胞为梯纹。淀粉粒少数,单粒直径5~15 μm,脐点点状或短缝状,复粒由2~3分粒组成。骨碎补根茎的横切面:表皮细胞1列,鳞片着生处表皮凹入,基本组织内有分体中柱17~25个,排列成环;维管束为周韧型,外周有内皮层,薄壁细胞壁波状弯曲,含少数淀粉状。
       2.2  中华槲蕨粉末呈褐色,体部细胞的边缘有2~4个细胞并生毛状物,柄部呈筒状排列,侧面观多为2例,高7~17(30) μm,内含油状物,其根茎的横切面特征:薄壁细胞壁不呈波状弯曲;鳞片着生处表皮不凹入,鳞片基部呈心形。
       2.3  光叶槲蕨其粉末特征为边缘无2~4个细胞并生的毛状物,无粉粒,光叶槲蕨根茎横断面的特征:鳞片着生处表皮凹入,分体中柱12~31个。
       2.4  崖姜其根茎横切面的特征类圆形,边缘波状弯曲;分体中柱散在中部有两小圈分体中柱,凹入。
       2.5  大叶骨碎补其根茎横切面的特征:椭圆形,红棕色,黄白色分体中柱14~20个,排列成环,中央有2个大的弯月形维管束,凹入。
       3  小结
       骨碎补及其混淆品,均为蕨类植物的根茎,药材性状相似,极易混淆,骨碎补始载宋代《开宝本草》《本草纲目》列入草部石草类,从本草书籍的记载上看,古人所用的骨碎补就不止一种,宋代《证类本草》骨碎补有4个附图,但骨碎补及其混淆品的功能主治,所含成分均有侧重,我们从骨碎补及其混淆品的性状鉴别特征和显微特征等特点是可以区分骨碎补及其混淆品的。为了规范合理用药,需和国家药典规定相适应,以槲蕨作为骨碎补供药用为合法。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中医医院  213161)
        

经典中医古籍

中药学教材(附图片)

穴位数据库(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