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活化石植物桫椤的资源开发及保护
作者:陈封政, 李书华,向清祥

《时珍国医国药》 2007年 第3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关键词】  桫椤;,,人工繁育;,,保护对策
       摘要:简单介绍了桫椤的特性、分布、药用、观赏价值以及人工繁育和栽培技术,探讨了桫椤的保护对策和研究展望。
       关键词:桫椤;  人工繁育;  保护对策
       Living Fossil Plant Alsophila spinulosa
 
  CHEN Fengzheng, LI Shuhua, XIANG Qingxiang
       (Department of Chemistry and Life Sciences, Leshan Normal University, Sichuan 614004,China)
       Abstract:Characteristic, distribution, medical and horticultural value, manual propagation and cultivation technique of Alsophila spinulosa are introduced in this article. Protection countermeasure and research prospects of Alsophila spinulosa are also discussed.
       Key words:Alsophila spinulosa;  Manual propagation;  Protection countermeasure
   
  桫椤Alsophila spinulosa (Wall.ex Hook.) Tryon又名树蕨、笔筒树等,是现存唯一的木本蕨类植物,极其珍贵,堪称国宝,被国家列为一级保护植物[1]。桫椤起源古老。据化石资料,它广泛出现于泥盆纪和石炭纪,距今2亿多年,比恐龙的出现还早1亿多年,是恐龙的重要食物[2]。恐龙灭绝,而桫椤独存,它是地球历史变迁的见证,更是科学研究的“活化石”[3],对研究古地质气候、古环境的演变,对探索生物进化的奥秘,对保证遗传物种生态系统的持续利用具有极重要的保护及科学研究价值。此外,桫椤的茎干可入药,有驱风湿、强筋骨、清热止咳等功效,在中药里被称为龙骨风[1] 。目前,有关桫椤的报道主要集中在桫椤群落学、人工繁殖和引种栽培、遗传生态学、形态学等方面,而有关其活性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鲜有报道。
       1  桫椤的特性
       树形蕨类植物,高约1~6 m。叶片为二回羽状复叶(小叶片羽状深裂),纸质,叶片上下表面有气孔。根系主要来自于茎干下部长出来的不定根,许多不定根伸入泥土或紧附着于岩石,支撑起高大的茎干,众多不定根相互交织,形成一层厚厚的“根被”,覆盖在茎干的下部,使茎基部加粗,增加了茎的强度。这些不定根的作用是支持和保护,同时还是吸收水分和营养的主要器官。桫椤为孢子植物,一般10年以上的植株才进入生理成熟期,1.2 m以上的植株才开始生长孢子[4],孢子一般7~10月开始成熟,尽管孢子产量多,但孢子萌发对环境要求高,萌发周期长,故实际存活率低。
        2  桫椤的分布
       桫椤多生长在山沟的潮湿坡地和溪边,常常以十株或成百上千株一起生长形成优势群落,也有部分零散生长在林缘灌丛之中。桫椤主要分布于我国境内的北纬18°30′~ 30°30′的福建、台湾、海南、广东、广西、贵州、四川、云南、西藏等省(区)。在尼泊尔、锡金、不丹、印度、缅甸、泰国、越南、菲律宾和日本南部也有分布。一般生长在海拔250~900 m的静风、高湿、荫蔽的生境中。适生的土壤为酸性砂质壤土,尤以砂壤中壤质地的土壤为宜,土壤pH值为4.5~5.5。尤其在我国的四川、贵州和广西成片分布较多,甚至多达十万余株。
       3  桫椤的化学成分及药用价值
       我们通过化学成分的系统预试研究表明桫椤主要含有多肽、 蛋白质类、 有机酸类、 酚类、 还原糖、多糖、甾体及三萜类、黄酮类、强心苷和蒽醌等化学成分。桫椤茎干可药用,有祛风湿、强筋骨、清热止咳等功效。常用于治疗跌打损伤、肺热咳嗽,预防流行性感冒、流脑以及胃炎、水肿、肾虚腰痛、妇女崩漏等,汁液外用可治癣症[1]。唐栩(《黄酮类化合物D01抗肿瘤的药理作用研究》,中山大学,2003硕士论文)从桫椤茎叶分离提取得黄酮类化合物D01,具有抗肿瘤活性,与化疗药物联用时具有明显的增效减毒作用。我们研究结果显示桫椤叶、茎的醇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有抑制作用。
        4  桫椤的观赏价值
       由于桫椤一般分布于陡峭的、有瀑布或溪流的峡谷底,自然环境优美,桫椤树形美观,叶如凤尾,干如丝柱,心藏彩色,有的独立成株,有的两株连心,有的3株并蒂,枝繁叶茂,遮天避日,十分壮观。再联想到恐龙的传说,犹如幻景。以桫椤为主要风景资源的省级自然保护区或风景名胜区主要有:贵州赤水桫椤国家自然保护区有桫椤约10万余株;广西靖西县底定桫椤省级自然保护区有桫椤约6万余株;四川省乐山市五通桥区小西湖桫椤峡谷省级风景名胜区有桫椤约5万株;四川荣县金花桫椤省级自然保护区有桫椤约1.6万株;福安市瓜溪桫椤省级自然保护区有桫椤约3 600株。
       5  桫椤的人工繁育和栽培技术
       由于桫椤的孢子繁育对环境条件要求苛刻等因素,致使桫椤的分布范围日益缩小,通过人工繁育和栽培桫椤则可有效扩大桫椤的数量。毕世荣等[5]用桫椤的嫩叶和孢子通过组织培养获得了桫椤小植株,首次使桫椤的人工快速繁殖成为可能。程治英等[6]也运用组织培养技术,通过孢子繁殖、无性融合生殖和愈伤组织分化等方式得到桫椤孢子体幼苗。韩见宇等[7]发现,桫椤的人工繁殖还可直接将孢子播种于腐质土加酸性田土的基质上,经配子体世代产生孢子体植株,并用这种方法获得了孢子体幼苗1 850余株。王俊浩等[8]用人工孢子培育出200株幼苗。莫新寿等[9]从3株母树中采集孢子,经过5年多的试验,培育繁殖了桫椤幼苗1 020株,并移植栽培607株。
       6  桫椤濒危状态及保护措施
       由于桫椤是孢子繁殖,对生长条件要求苛刻,故桫椤的分布区域狭小。同时由于桫椤的观赏价值和药用价值,人为盗挖现象严重,加之森林面积逐步缩小,这些使桫椤的生物数量面临严重的威胁。积极研究有效的保护措施十分必要。
       6.1  建立各种级别的自然保护区各级行政管理部门应对桫椤的保护引起足够重视,在桫椤分布比较集中的地方设立各种级别的自然保护区。对一些过去破坏严重的植被应力求恢复,以维持桫椤的繁殖、生长环境。
       6.2   教育保护区的群众教育保护区内的居民,使其认识到保护桫椤的重要性和价值,同时需要进行法律知识教育,盗挖和损坏桫椤是违法行为,此外还要严格执行国家有关珍稀濒危物种的保护法规,对触犯法规者绳之以法。
       6.3  实施人工繁育和栽培技术桫椤保护区应与科研院所合作,争取专项经费,搞好人工繁育,在保护区内作好规划,进行定向栽培,以扩大桫椤的生物数量,达到更好的保护桫椤的目的。
       6.4  搞好保护区旅游资源的开发充分利用和开发保护区的旅游资源,适度开发旅游项目,促进游客对桫椤的了解,增强全民保护意识,同时促进保护区内经济的发展,以保证有充足的资金对桫椤进行保护,做到自我完善、自我发展、以区养区、持续利用。
       7  展望
       桫椤是地球上存活时间最长的物种之一,是自然界留给人类的珍贵遗产,是我们研究古地质气候、古环境的演变、探索生物进化的奥秘、保证遗传物种生态系统的永续利用的“活化石”。我们在教育人们提高对桫椤保护意识的同时,应加强人工繁育和栽培技术,扩大桫椤的分布面积和生物数量,开展桫椤活性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使这一古老的孑遗植物得到更好的保护和合理的利用。
        参考文献:
       [1]  王用平.待开发的活化石桫椤[J].中国野生植物,1990,1:21.
       [2]  曾联盟. 桫  椤.孑遗世上的木本蕨类植物[J].森林与人类,2003,23(3):32.
       [3]  程治英,陶国达.桫椤濒危原因的探讨[J].云南植物研究,1990,12(2):186.
       [4]  张家贤,周伟.桫椤物候研究[J].生态学杂志,1992,11(3):62.
       [5]  毕世荣,苏成端,征正兰,等.桫椤组织培养的研究[J].植物生理学通讯,1985,1:35.
       [6]  程治英.中国野生桫椤科植物种类及其生境类型[J].贵州农业科学,2000,28(6):27.
       [7]  韩见宇,王用平.桫椤的孢子繁殖[J].贵州科学,1991,9(1):61.
       [8]  王俊浩,黄玉佳,石国良.鼎湖山桫椤的繁殖栽培[J].广西植物,1996,16(3):283.
       [9]  莫新寿,刘瑞强.桫椤繁殖与移栽技术研究[J].广东林业科技,2004,20(1):20.

  基金项目:四川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No.2005A165);
       
       四川省科技厅应用基础研究资助项目(No.05JY029)
       (乐山师范学院,四川  乐山  614004)
        

经典中医古籍

中药学教材(附图片)

穴位数据库(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