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武当山“七类药”资源整理
作者:朱海涛,涂自良,王振芬,陈 黎,陈吉炎

《时珍国医国药》 2007年 第3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关键词】  武当山;,,“七类药”;,,品种;,,功效
       摘要:目的报道武当山区“七类药”类中草药资源的品种、来源与功效。方法通过资源调查及查阅有关文献与标本做出综合分析。结果武当山地区“七类药”来源于42科78属,有115种。结论武当山地区“七类药”来源广泛,功效显著,应进一步研究、开发和利用。
       关键词:武当山;  “七类药”;  品种;  功效
       Resource Unscrambling of “Qileiyao”Medical Herbs from Mt. Wudang
       ZHU Haitao,TU Ziliang, WANG Zhenfen, CHEN Li, CHEN Jiyan*
       (Affiliated Taihe Hospital of Yunyang Medical College,Shiyan 4420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report breed,source and efficacy of general purpose“qileiyao”medical herb resource from Mt.Wudang.MethodsTo give an aggregate analysis by investigating resource,literature and samples.ResultsMt.Wudang “qileiyao”medical herbs come from 42 families,78 genus containing 115species.ConclusionSource of “qileiyao”medical herbs from Mt.Wudang is extensive,we must study and exploit deeply.
       Key words:Mt.Wudang;  “Qileiyao”;  Breed;  Efficacy
   
  “七类药”是我国民间对治疗跌打损伤、虫蛇叮咬的一大类以“七”命名的中草药的称谓,如虎尾七、灯台七、麻布七、扣子七等。这些药材大多为药典未收载的草药,但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现代研究证实:多数“七类药”,具有一定的抑菌作用[1]。“七类药”的含义有多种解释,一曰:七类药功效类如三七,故名;二曰:七类药长于五劳七伤而谓之;三曰:七类药合金疮如胶似漆。民间用其防病治病,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现对武当山地区常用的“七类药”品种进行整理,以便为进一步开发利用、保护提供依据。
       1  武当山地区自然概况
       武当山地区(范围包括湖北省十堰市所辖五县一市)位于湖北省西北部,汉江中游。大巴山东段逶迤于南,秦岭余脉屏障其北,汉江自西向东穿越全境。区域地跨东经109°29"~111°16",北纬31°30"~33°16"。整个地势南北高,中间低,自西南向东北倾斜。山大谷狭,高差大,坡度大,切割深。最高点海拔2 740.2 m,最低点87 m。气候属于北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光热资源丰富,无霜期224~255 d。年平均降水量800 mm以上。受海拔高度、坡向等地形地貌因素的影响,本地区气候复杂多样。素有“高一丈,不一样”,“阴阳坡,差得多”之说,为各种植物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
        2   “七”药品种调查
       近年笔者数次对武当山区药用植物进行调查、采集,初步鉴定植物标本2000余份,并由湖北中医学院詹亚华教授复核。经分类、核对、查阅文献资料[2~5],整理出武当山区有“七”字名药材称谓的药用植物115种。它们分属于42科78属,以蓼科、毛莨科、景天科、百合科、菊科、兰科品种较多;多有清热解毒、活血散瘀、祛风除湿及舒筋活络等功效,有进一步开发利用的价值(详见表1)。
       表1  武当山地区“七类药”品种名录(略)
        3  讨论
       3.1  武当山“七类药”也存在同名异物、同物异名现象,如五加科植物秀丽假人参、珠子参的根茎都叫扣子七,凤仙花科植物窄萼凤仙花的根、大戟科植物西南大戟的根、鸢尾科植物鸢尾的根茎都叫冷水七;蓼科植物支柱蓼的根茎叫算盘七、血三七、红三七,百合科植物开口箭的根茎叫苞谷七、牛尾七、虎尾七,它们的功效作用不尽相同,应注意区别应用。
       3.2  武当山“七类药”在当地多处于野生状态,随着药材的需求增加,如何保证野生药材的采集与生态环境的保护,保证野生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目前需要面对的问题。近年来中药材半野生栽培成为野生药材采集与栽培有机结合的一种新兴药材生产方式[6]。山区可将“七类药”分布较集中的区域人为地围封起来,借助药材的自身繁殖及人工栽种种苗的方式增加药材种群数量,以提高药材产量。再就是开展野生转家生试验,实现部分珍稀药用植物的家种。这样既克服了野生药材滥采滥挖对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也实现了药材生产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3.3  在医疗条件不发达的边远地区,运用民间单方、验方治疗疾病,是群众用药比较普遍的形式,以“七类药”为代表的民间药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也取得了比较好的防治疾病效果。通过“七类药”等民间药的应用,可为开发中药资源提供可靠的依据和途径,但“七类药”等民间草药的应用局限于一定的区域,没有实现跨地区或全国性的广泛流通,而且药理作用、化学成分和临床应用的研究也还未达到药材所具备的标准,有待进一步研究,以便民间草药的推广应用。应不断地总结经验,逐步推广应用,扩大中药资源。同时应积极开展科学试验,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以期从中发掘出具有现代药物水平的新药,为人类作贡献。
       参考文献:
       [1]  谭  苹,姚丽芳,彭承秀.40种秦岭“七药”最低抑菌浓度的测试[J].时珍国医国药,2001,12(6):484.
       [2]  傅书遐.湖北植物志[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1.
       [3]  湖北省中药资源普查办公室.湖北中药资源名录[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0:9 .
       [4]  湖北省卫生局.湖北中草药志(一)[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78:1.
       [5]  曹志雄.十堰药用植物[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1.
       [6]  陈士林,魏建和,黄林芳,等.中药材野生抚育的理论与实践探讨[J].中国中药杂志,2004,29(12):1123.
       基金项目:湖北省教育厅重点科研项目(No.B200524024)
       (郧阳医学院附属太和医院,湖北 十堰  442000)

经典中医古籍

中药学教材(附图片)

穴位数据库(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