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虎栀合剂灌肠治疗婴儿肝炎综合征的临床护理研究
作者:陈春红,彭文娟,彭兆麟    
作者单位:湖北省武汉市儿童医院 430016

《时珍国医国药》 2007年 第5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关键词】  婴儿肝炎综合征;虎栀合剂;灌肠方法
       
        婴儿肝炎综合征(简称婴肝),是指由不同病因引起的黄疸、肝功能损害,肝脾肿大的综合症候群。婴肝发病,目前有增多的趋势。湖北省武汉市儿童医院自制虎栀合剂的动物实验结果表明,该药对缩肝、退黄、利胆、降酶均有明显疗效[1]。笔者从临床护理角度研究了用虎栀合剂保留灌肠对婴肝缩肝、退黄、利胆、降酶的疗效,并与口服虎栀合剂疗效组对照,现将研究结果总结如下。
       1  病例资料
        按《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内科常见病》[2]关于婴儿肝炎综合征诊断标准,收治患儿60例,入住中医病房并随机分为虎栀合剂灌肠治疗组30例(简称治疗组,下同),虎栀合剂口服疗效对照组30例(疗效组)。其中治疗组,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龄最小31 d,最大58 d,平均37 d;疗效组,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最小32 d,最大56 d,平均40 d;性别、年龄经统计学处理,P>0.05,无显著性差异,具可比性。治疗前肝脏肿大治疗组为(3.88±1.45) cm,疗效组为(3.67±1.57) cm,P>0.05;治疗组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谷丙转氨酶与疗效组相比,经统计学处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均具可比性。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方法两组均静脉滴注能量合剂。治疗组加虎栀合剂保留灌肠(虎栀合剂由虎杖、栀子、金樱子、甘草等组成,由我院制剂室生产),按每次3~5 ml·kg-1,2~3次/d;疗效组用虎栀合剂口服,用法用量同治疗组。
       2.2  保留灌肠方法
       ①向患儿家长说明目的及配合方法,并在灌肠前使患儿排空大小便,以免药物进入肠道后肠黏膜受刺激,增加肠蠕动,或产生肠痉挛,将其药物与粪便一同排出,难以保留;②患儿侧卧,伏卧于家长身上,垫治疗巾于臀下,祼露臀部,使患儿处于舒适状态;③戴手套,用注射器吸取药液,药液温度一般在38~39℃,连接肛管,排气,用止血钳夹紧肛管尾端,并润滑肛管前端;④助手用手分开臀裂显露肛门,操作者立于臀部后方,将肛管轻轻插入直肠15~20 cm,扶住肛管,松钳,缓慢注入药液,注毕,反折肛管尾端,取下注射器吸取温开水5~10 ml,并缓慢注入,轻轻按揉并抬高臀部,使温开水驱使管内药液全部流入直肠内;⑤灌肠后注意观察药物有无外溢,患儿表情有无哭闹不安、精神状态与呼吸异常,如有异常,应立即停止灌肠,请医师随诊;⑥正确灌肠后,反折肛管尾端,用消毒纱布包裹肛管前端轻轻拔出放入弯盘内;⑦擦净肛门,用消毒纱布捏住肛门处,轻轻按揉,使药液在直肠内保留1 h以上,便于吸收。(动作熟练者,可不用止血钳夹紧肛管尾端)
       2.3  疗程7 d为1个疗程,共用1~2个疗程。治疗未满1个疗程者,属易除病例。
       2.4  观测指标及方法观测两组缩肝、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谷丙转氨酶治疗前后的改变。并作治疗前后和组间对比。
       2.5  统计方法采用χ2,t检验。
       3  结果
       3.1  肝脏回缩治疗前后和组间对比治疗后肝脏回缩两组分别为(2.0±0.45) cm,(2.0±0.36) cm,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见表1。表1  两组肝脏回缩治疗前后与组间对比(略)
       3.2  两组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谷丙转氨酶(ALT)治疗前后和组间对比两组TBili,DBili,ALT治疗前后相比,治疗组t值分别为12.388,5.250,10.564,对照组t值分别为12.019,5.858,9.623,P<0.01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治疗后的组间对比,t值分别为0.421,0.532,0.545,P>0.05,均无显著性差异。结果见表2~4。表2  治疗前后与组间总胆红素对比(略)表3  治疗前后与组间直接胆红素对比(略)表4  治疗前后与组间谷丙转氨酶对比(略)
       3.3  两组疗效比较两组痊愈率分别为46.67%,23.33%,χ2=2.64<3.84,P>0.05;总有效率分别为83.33%,86.66%,χ2<3.84,P>0.05。结果见表5。表5  两组疗效比较(了)
       3.4  不良反应未发现毒副作用。
       4  讨论
        婴儿肝炎综合征(IHS)病机多属肝胆湿热、肝淤胆阻,致胆郁不利,肝失疏泄[2,3]。肝经湿热,疏泄失利,胆道郁热,阻遏不利,致全身遍黄,肝功受损,酶谱升高。有学者[4,5]认为巨细胞病毒(CMV)、乙肝病毒(HBV)、呼肠病毒(Reo)等感染能导致胆道进行性病变,使胆道在宫内或出生后逐渐狭窄或闭锁,表现为完全性或不完全性梗阻,即胆管炎性肿胀重者,可引起胆道狭窄、梗阻或闭锁、萎缩或呈盲端,甚则可导致胆汁淤积而成肝硬化。本研究两组均应用虎栀合剂治疗,由虎杖、山栀、金樱子、甘草组成。虎杖具清热解毒、利胆破淤之特点为君药,以清肝胆湿热之毒,同时解肝淤胆阻;山栀则以其清热解毒利胆之功,协同虎杖退黄、利胆、活血、解郁为臣;金樱子能收敛固涩而涩精护肝为佐;使以甘草和中。虎杖[6]含羟基蒽醌、虎杖苷,对HBV,CMV,ECHO等病毒有抑制作用,又解胆道之郁,利胆清热;山栀,含栀子苷,能改善肝功、促进胆囊收缩,增加胆汁分泌,协同虎杖退黄、利胆、活血、解郁,金樱子含五味子素,能收敛固涩而涩精护肝;使以甘草调和诸药。
        从虎栀合剂液灌肠临床研究显示,缩肝、退黄、降酶疗效与疗效组相比,两组疗效相似,P>0.05,无显著性差异。究其机理,可能为灌肠法经直肠吸收良好,与药物绕过了肝脏的首过作用相关,所以疗效与口服组相似。且灌肠法能保证药物剂量准确,避免喂药的泼洒,特别是避免喂药出现的呕吐、呛咳等副作用,而让家长更乐于接受,减轻了家长喂药的负担和喂药带来的心理压力等,值得临床推荐或选择应用。
       【参考文献】
           [1]彭文娟,彭兆麟.虎栀合剂防治大鼠急性肝损害的实验研究[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5,12(4):22.
       
       [2]彭兆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内科常见病,第1版[M].武汉:武汉出版社,1997:67.
       
       [3]彭兆麟.婴肝汤治疗婴儿肝炎综合征14例[J].湖北中医杂志,1989,11(4):19.
       
       [4]王岱明,段如诚.胆道闭锁与婴儿肝炎[J].中华儿科杂志,1986,24(3):167.
       
       [5]吕绳敏,刘兰青,刘春复,等.婴儿肝炎综合征与巨细胞病毒感染[J].中华儿科杂志,1985,23(6):345.
       
       [6]王浴生.中药药理与应用,第1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3:652,933,177 .

经典中医古籍

中药学教材(附图片)

穴位数据库(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