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外切内挂术治疗高位肛瘘91例疗效观察
作者:姚毅    
作者单位:四川省达州市通川区中医院 635000

《时珍国医国药》 2007年 第6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关键词】  肛瘘 外切内挂术
        肛瘘是肛肠疾病中最为常见慢性疾病之一。男性多于女性,尤其以男性青壮年为主。其病因多为湿热内蕴,下注大肠,凝结肛门,以致气血淤滞,邪气凝聚成毒而发为瘘。现代医学认为肛瘘是肛管或直肠与肛周皮肤相通的肉芽肿性管道,整个管壁由增厚的纤维组织组成,内复一层肉芽组织,不能自愈,其内口多位于齿线附近,外口分布于肛周。
        肛瘘的治疗方法有内治法和外治法。内治法多以清热解毒,除湿,活血化淤之剂为主。外治法则以手术治疗为主。在临床上可将肛瘘分为低为肛瘘和高位肛瘘。低位管瘘内口在齿线及齿线以下,高位肛瘘则在齿线上方或超过肛直环。 患者发生肛瘘后,均不能自愈,必须采用手术治疗。手术治疗的原则是将瘘管全部切开,必要时将瘘管周围瘢痕组织同时切除使伤口自基底向上逐渐愈合。对于低位位肛瘘,治疗相对要简单些,可用肛瘘切开疗法,此法疗程短,痛苦小。对于高位肛瘘,传统的方法是采用挂线疗法。这是一种将瘘管缓慢切开的疗法,是利用橡皮筋或药线的机械药用,使结扎处组织发生血运障碍,逐渐压迫坏死而割开,同时结扎线可作为瘘管引流物,使瘘道内渗液排出,防止急性感染发生同时在表面组织切割的过程,其底部创面同时开始逐渐愈合。此法最大优点是肛管扩约肌虽被切断,但不致因扩约肌突然全部断裂收缩过多而改变位置,不会造成肛门失禁。手术安全,效果可靠。但其缺点是痛苦大,病程长。笔者多年来采用将切开疗法和挂线疗法合用治疗高位肛瘘91例,治愈率为100%。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91例,男性57例,女性34例,年龄在21~56岁之间,病程在1~8年间不等。瘘道外口位肛门前方11例,位于两侧的有31例,位于后端的49例。2个以上的外口的19例。病程1~3年的有48例,3年以上的43例,外口闭合或未穿破的12例。
       2  手术方法
        患者取侧卧位,肛门及周围皮肤常规清毒后,铺巾,用局部麻醉或骶管麻醉。麻醉显效后,先用银探针正确探查内口,探查时不可用暴力,一手拿探针顺着瘘道方向由外口轻轻探入,另一手食指抻入肛管内,摸查探针头,待探针头穿出瘘管内口后,固定好探针,用手术刀沿探针方向由外口处向内逐步切开齿线以下部分的瘘道,如有支管也一并刀开。然后在探针的外口端系上一足够长的丝线,丝线另一端系橡皮筋,将内口处探针头弯曲,从内口拉出肛门外。拉出探针时,一手夹住橡皮筋外口端,另一手将拉出的橡皮筋两端合拢并提起,拉紧橡皮筋,紧贴皮下组织用止血钳将其夹住,在止血钳下方用粗丝线扎紧,并做双重结扎,然后松开止血钳。再将切开的瘘管内的腐烂肉芽组织搔刮干净,可切除部瘘管壁。然后修剪创口边缘,使创口呈底小口大的“V”字形开放,便于创口引流及深部先行愈合。术后一定要将伤口处理好,这往往关系到手术的成败,其关健在于保持创口由其底部逐渐向表面愈合。每日便后清洁创口,填塞敷料并逐渐减少,直至收紧的橡皮筋脱落。继续换药至创口愈合。
       3  结果
        91例患者术后当天创口疼痛,但不剧烈,能忍受,很少服用及注射镇痛剂。橡皮筋脱落时间一般为5~7 d,创口完全愈合至创口上皮组织生长时间在1~3周,少数愈合时间在1个月以上,治愈率为100%,无1例复发。
       4  讨论
        肛瘘好发于青壮年,男性多于女性,从其病理学分析,在青春期,人体自身的性激素开始活跃,一部份皮脂肪特别是肛腺开始发育增殖,男性较女性增生明显,由于肌腺分泌旺盛,若加上了肌腺排泄不畅或腺导管阻滞所以易感染,故而男性青壮年发病率高。年老各种腺体萎缩,所以老年人肛瘘少见。
        在治疗上其重点在于探寻瘘管的内口,只有正确探查到瘘管内口,才能从根本上治疗瘘道,防止复发。
        外切内挂术是治疗高位肛瘘理想的方法,其操作简便,术后患者痛苦甚小,病程较传统的挂线疗法短,且安全、疗效可靠,不易复发。

经典中医古籍

中药学教材(附图片)

穴位数据库(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