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宣郁通经汤治疗原发性痛经52例
作者:张淑萍 李旺    
作者单位:河北北方学院医学院,河北 张家口 075000

《时珍国医国药》 2007年 第6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摘要】 
       目的观察宣郁通经汤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于每个月经周期行经前5 d服用宣郁通经汤随证加减,1剂/d,连服5剂,连续服用3个月经周期,治疗原发性痛经52例。结果治愈33例,总有效率为92.3%。结论宣郁通经汤加减方是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  宣郁通经汤 原发性痛经
        宣郁痛经汤是《傅青主女科》用于治疗经水未来腹先痛之方。笔者运用宣郁通经汤加减治疗原发性痛经52例,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人52例。其中未婚42例,已婚10例;年龄最小14岁,最大36岁;病程最短6个月,最长10年。完全符合本病的诊断标准。
       1.2  诊断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发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中关于原发性痛经的诊断标准拟定。所有患者自初潮1~2年内即有痛经,于每次行经期间,或经期前后,小腹持续性疼痛,或痛引腰骶,剧痛难忍,或伴面色发白、恶心呕吐、出冷汗或腹泻、四肢不温等症状。妇科检查排除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全身或局部器质性病变。
       2  治疗方法
        宣郁通经汤由当归12 g,酒白芍15 g,丹皮12 g,焦栀子10 g,炒白芥子3 g,柴胡6 g,香附10 g,郁金10 g,酒黄芩10 g,甘草5 g组成。1剂/d,水煎服。加减:伴恶心呕吐腹泻,手足发冷者,去黄芩,加小茴香10 g,吴萸3 g,乌药10 g,炮姜10 g;伴腰酸者加川续断15 g;伴月经量少色紫夹有血块者加赤芍15 g,益母草30 g,制乳香、没药各10 g;伴月经量多色红者加荆芥穗10 g,三七末2 g(吞),生地榆15 g。每个月经周期行经前5 d开始服药,每日1剂分2次温服,连服5 d为1个疗程。连续服用3个月经周期,忌辛辣及生冷。
       3  疗效观察
       3.1  疗效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发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予以评定。疼痛消失,停药后连续3个月经周期经前、经期、经后痛经未复发者为痊愈;连续3个月经周期疼痛明显减轻或消失,但不能维持3个月以上者为好转;疼痛未见改善者为无效。
       3.2  结果治疗52例,痊愈33例,好转15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2.3%。
       3.3  病案举例女,21岁,未婚。20030422初诊。患者平素痛经,每次需服用布洛芬等药物方可缓解症状。经来提前,量少、经色暗红夹有血块,经前小腹胀满、疼痛,痛引腰骶,剧痛难忍,严重影响学习,经期结束疼痛缓解。现月经将至,自觉胁肋、乳房胀痛,腰背酸软,小腹坠胀,烦躁口苦,舌红苔黄腻,脉弦数。证属肝郁化火,冲任失调。治宜清泻肝热,化淤通经止痛。方以宣郁通经汤加减:醋柴胡6 g,醋香附9 g,郁金10 g,丹皮12 g,炒栀子9 g,黄芩10 g,当归尾10 g,赤白芍各15 g,甘草5 g,益母草30 g,枳壳10 g,制没药10 g。水煎服。5剂后,4月27日复诊,经来腹痛大减,血块较前明显较少,伴随症状均得到缓解。嘱其每次经前5 d连服药5剂,连续3个月经周期,6个月后未再发作。
       4  讨论
        原发性痛经是青春期妇女最常见的妇科疾病之一。根据流行病学调查,我国适龄妇女的痛经发病率为33.15%,而且在青春期约有50%的女子发生痛经[2]。现代医学认为,痛经的发生主要与月经时子宫内膜合成和释放膜前列腺素(PG)含量增高,引起子宫过强收缩,甚至痉挛性收缩有关,同时与精神过度紧张、遗传等因素有关[3]。治疗多应用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剂如:布洛芬或避孕药等缓解轻度不适,对于严重的痛经则应用可待因或其它强效止痛镇痛药,然而这些药物只是对症治疗,仅能缓解症状,不能根治,且有很多副作用。祖国医学对其治疗有独特的优势。
        祖国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生无外虚实两个方面:“不荣则痛”和“不通则痛”。张介宾云:“经行腹痛,证有虚实……实者,多痛于未行之前,经通则痛自减,虚者,于既行之后,血去而未止,或血去而痛亦甚”。因此本病的治疗大法不离“通则不痛”,历代医家临床均有很丰富的经验积累。
        其中以肝郁论为傅青主治妇科病之特色。傅青主认为女子性格内向者为多,情绪易抑郁,而成肝郁病证。女子以血为用,以肝为先天。女子一生与肝、血的关系极为密切。月经的产生亦与肝的疏泄功能密切相关。笔者认为本病的病机为肝经郁结,失于疏泄,气血阻滞不通。肝为藏血之脏,性喜条达而恶抑郁,一有怫郁,则肝气郁结,气机不畅,易化火生痰,阻滞经络,气血流通不畅,不通则痛。故本病治疗当从肝论治,使肝郁得解,肝火得清,则气机调畅,痛经自愈。
        宣郁通经汤方中,柴胡、香附、郁金舒肝解郁,调畅气机;丹皮、栀子、黄芩清泄肝经郁热;当归、白芍养血柔肝、调补冲任;甘草调中,合芍药缓急止痛;方中尤妙用白芥子辛散宣通,协同香附、郁金理气开郁止痛。白芥子辛温,傅青主曰:“白芥子无痰不消”。朱丹溪曰:“痰在胁下及皮里膜外,非白芥子不能达也”。《本草纲目》曰:“香附之气平而不寒,香而能窜,其味多辛能散,微苦能降,微甘能和。乃足厥阴肝经、手少阳三焦气分主药,而兼通十二经气分……乃气病之总司,女科之主帅也”。全方养肝之血而解肝之郁,利肝之气而降肝之火,郁开火降,淤血不聚,气血通畅,经血自调,共奏舒肝解郁以通经止痛之效。现代药理研究也证实,当归、白芍等有效成分能抑制醋酸刺激动物致痛而发生的扭体反应,香附、白芍及当归的挥发成分等有缓解子宫痉挛收缩的作用[4]。
       【参考文献】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61.
       
       [2]刘敏如,吴世民.世界传统医学妇科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109.
       
       [3]苏应宽,徐增祥,江 森,等.新编使用妇科学[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573.
       
       [4]邱 桐.原发性痛经发病机制与治疗新进展[J].继续医学教育,2005,19:3.

经典中医古籍

中药学教材(附图片)

穴位数据库(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