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中药保留灌肠在慢性盆腔炎中的应用
作者:谢军    
作者单位:湖北省黄石市五医院 435005

《时珍国医国药》 2007年 第6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关键词】  中药保留灌肠 慢性盆腔炎
       
        盆腔炎是妇科常见疾病,西医对该病多采用抗生素治疗,但疗效不满意。我科与妇科共同合作,采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此病,取得较好疗效。介绍如下。
       1  处方组成与制备
       1.1  处方生水蛭6 g,虻虫6 g,桃仁9 g,红花9 g,莪术9 g,丹参30 g,败酱草30 g,金银花30 g,红藤34 g,生石膏12 g,皂角刺20 g。
       1.2  制法取生石膏先煎30 min,皂角刺包煎(严密过滤,防止棱角刺伤直肠)。将其余各药加水煎煮两次后,合并煎液,过滤,浓缩至100 ml,并保持药液温度在38~40℃,备用。
       2  用法
        临睡前,将药液倒入输液瓶中,挂在输液架上(或衣架上),下接一次性输液器,排气后,拔掉输液器针管,换上一次性导尿管。用石蜡油润滑导尿管前端,轻轻插入肛门,进入直肠13~18 cm。调节滴速,约60滴/min,待药液滴完,拔出导尿管,卧床休息,药液在直肠内应保留2 h以上。若能保留至次日凌晨,则效果更为理想。1剂/d,连续用药20 d为1个疗程,一般需3个疗程。
       3  讨论
        由于慢性盆腔炎的病理改变多以增生、黏连、包块为主,所以其治疗原则先使粘连和增生的组织得以松开和消散,而后药物才能发挥作用。药理研究表明,桃仁、红花、丹参有活血化淤、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作用;水蛭、虻虫有软坚散结,消散包块的作用;红藤、败酱草、金银花有清热解毒,抗菌消炎作用,同时通过保留灌肠时的湿热刺激和渗透作用,使盆腔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快,局部药物浓度增加,从而促进炎症的吸收。

经典中医古籍

中药学教材(附图片)

穴位数据库(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