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五加皮与香加皮的鉴别
作者:叶东, 池美    
作者单位:(内蒙古乌兰察布市药品检验所 012000;内蒙古乌兰察布市中心医院 012000)

《时珍国医国药》 2007年 第7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关键词】  五加皮; 香加皮; 鉴别
       五加皮为常用中草药,属中药祛风湿类,性辛温,归肝肾经、无毒、有祛风湿补肾强筋骨的作用。高等医药院校教材《中药学》[1]将五加皮归为五加科植物,称南五加,将香加皮称北五加,为萝藦科植物杠柳的根皮。1997年版《中国药典》定为香加皮有毒,强心利尿、不宜多用。笔者在近期工作中,发现以香加皮替代五加皮,五加皮与香加皮性味归经相似,但功能主治不同,故必须区分,且香加皮有毒,不宜过量,况且也未见有关文献报道二者能互相替代。为确保疗效,现从以下几个方面作鉴别。
       1  药材
       
       五加皮为本所标本,香加皮为药品检查中发现并经笔者鉴定。
       2  基源比较
       
       五加皮称南五加,《中国药典》[2]2000年版Ⅰ部收载五加皮为五加科植物细柱五加Acanthopananx gracilitylus. W. W. Smit的干燥根皮;夏秋二季采挖,剥取根皮,晒干。香加皮称北五加为萝藦科植物杠柳Periploca sepium Bge的干燥根皮,春秋季采挖,剥取根皮晒干。
       3  性状比较
       
   
       五加皮呈不规则卷筒状,长5~15 cm,直径0.4~1.4 cm,厚约0.2 cm,外表面灰褐色,稍有扭曲的纵皱纹及横长皮孔,内表面为淡黄色或灰黄色,有细纵纹,体轻,质脆易折断,断面不整齐,灰白色,气微香,味微辛而苦。
       
       香加皮呈卷筒状或槽状,少数呈不规则的块片状,长3~10 cm,直径1~2 cm,厚0.2~0.4 cm,外表面呈灰棕色或黄棕色,栓皮松软,常呈鳞片状,易剥落,内表面淡黄色或淡黄棕色,较平滑,有细纵纹,体轻,质脆易折断,断面不整齐,黄白色,有特殊香味,味苦。
       4  显微特征
       
       各取粉末在显微镜下观察。五加皮为草酸钙簇晶8~64 μm,有时含晶细胞连接,簇晶排列成行,本栓细胞长方形或多角形,壁薄,老根皮的木栓细胞有时壁不均匀增厚,有少数纹孔,分泌道碎片含无色或淡黄色分泌物,淀粉粒甚多,单粒多角形或类球形,直径2~8μm,复粒由2至数十分粒组成。
       
       香加皮粉末淡棕色,草酸钙方晶少数,直径9~20μm,石细胞长方形或类多角形,直径为24~70μm,乳管含无色油滴状颗粒。本栓细胞棕黄色,多角形,淀粉粒甚多,单粒类圆形或长圆形,直径3~11μm,复粒由2~6分粒组成。
       5  理化鉴别
       
       香加皮的水或乙醇浸出物在紫外光下显紫色荧光,加酸后荧光色不变,加氢氧化钠试液显黄绿色荧光,前一现象由杠柳总苷所致,后一现象由于4-甲基水杨醛的存在而产生。五加皮无此反应[3]。
       6  药理作用
       
       香加皮强心作用强,用量过度易中毒。注射于动物,可使血压上升极高,约20~30 min即可致死;五加皮性温和,注射于动物血压无甚变动[4]。
       7  小结
       
       通过对五加皮与香加皮基源、性状、显微特征、理化、药理作用的鉴别,它们有明显区别,分属不同科属,功效不同,功能主治不能相互代替,因香加皮有毒,不宜过量使用,临床应用时决不能以香加皮代替五加皮,应加以区别,对应使用,确保用药安全。
       【参考文献】
           [1] 凌一揆.中药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85.
       
       [2]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Ⅰ部[S].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48,211.
       
       [3] 张长荣,崔同淑.中药材理化鉴定[M].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376.
       
       [4] 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下册[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1683.

经典中医古籍

中药学教材(附图片)

穴位数据库(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