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针灸体位不当致针灸异常2例分析
作者:刘运珠    
作者单位:(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广西 南宁 530023)

《时珍国医国药》 2007年 第7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关键词】  针灸体位; 针灸异常
       针灸疗法是一种比较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是由于病人体位不当亦会导致发生针灸异常的情况。笔者在临床实践中曾遇此类病例。现结合本人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病例1:女,42岁。因右侧肩关节周围炎1周在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行针灸治疗。20060605初诊。患者取左侧卧位。电针取穴:右侧肩三针(肩前、肩后、肩髃穴),右侧阿是穴、右侧臂臑、右侧中渚。进针得气后均匀提插捻转,针感以患者能耐受为度。使用G6805针灸治疗仪,在肩前、肩后、臂臑、阿是穴上加电,选择连续波,刺激强度由小逐渐加大,以患者感觉舒适为度,隔日1次,留针30 min。患者经2次治疗后肩部疼痛明显减轻、肩关节活动得到明显改善。20060609复诊。患者取坐位,按上法施治,通电调至患者感觉舒适10 min后,患者突然诉头晕、心慌,观察患者面色苍白,即安慰患者,并立即停止电针,出针。出针时患者大汗淋漓,四肢瘫软,即予温葡萄糖水口服。患者仍诉胸闷欲吐,脉象沉缓,由助手协助让其平卧。予温灸百会、双侧涌泉、双侧足三里,30 min后患者恢复精神,脉象和缓。
       
       病例2:女,45岁。因左侧头部、颈项部带状疱疹3 d在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治疗。20060307初诊。由笔者在患者水疱分布边缘施以广西壮医传统疗法——药线点灸治疗。用经药物泡制的麻线,以右手拇指和食指夹持药线的一端点燃后吹灭明火,使之成圆珠状火星,用拇指指腹稳定而敏捷地将有火星的线头点压于病变部位,以中等力度,一按火压为一壮,每个部位灸一壮。患者取坐位施灸,治疗约10 min,治疗1次/d。初诊及第2天复诊时患者局部疼痛轻微,范围较小。第3天复诊时局部疱疹簇集,部分融合出现水疱,向面部漫延,感觉刺痛。治疗前晚上因疼痛无法入睡。笔者再用药线施治,患者仍取坐位,当点灸到第8分钟时患者突然面色苍白,全身汗出,四肢冰冷,立即停止治疗,由助手背到病床平卧,宽衣盖被保暖,测血压70/40 mmHg,心率50次/min,律齐。予针刺人中、双侧内关,温灸百会、双侧足三里、双侧涌泉。约1 h后患者苏醒,测血压90/70 mmHg,心率80次/min。
       2  体会
       
       晕针晕灸现象是患者在针灸治疗过程中突然出现面色苍白,头晕目眩,心慌气短,出冷汗,胸闷泛恶,精神疲倦,脉象沉细。严重者会发生四肢厥冷,神志昏迷,二便失禁。大多与患者体质虚弱,精神紧张或因体位不适等因素有关。以上两例病例皆因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未采取卧位而发生针灸异常情况。对于针灸异常情况,重在预防,针灸操作者在临床工作中应正确选择舒适持久的体位,以保证针灸治疗的安全性,减少临床意外事件的发生。一旦发生,要善于正确而及时判断和处理。这就要求针灸临床医生具备过硬的业务技能,高度的责任心,时刻把治疗效果与患者安危放在第一位。

经典中医古籍

中药学教材(附图片)

穴位数据库(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