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略论《内经》中的饮食五味学说
作者:王敬珍    
作者单位:(河北省井陉县医院 050300)

《时珍国医国药》 2007年 第7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关键词】  《内经》; 饮食五味学说
       “人以食为天”。饮食五味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保证,人体必须从饮食五味中不断摄取营养物质以维持生命活动;但反过来说,饮食五味的不当又是导致疾病发生的重要的因素。因此,研究饮食五味与人体的关系,对于防病和治病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1  饮食五味是人体生命物质及功能活动的来源
       
       《内经》从朴素唯物主义出发,明确提出自然界是人类生命的源泉。《素问·六节脏象论》说:“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指出自然界的空气和食物是人体生命的必要物质条件,人类无此就不能维持生命,《内经》认为,饮食五味是保证机体脏腑器官进行正常功能活动的供应来源。“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素问·经脉别论》),充分说明人体脏腑器官由于摄入饮食五味所化生的精微物质输布周流而得其营养。以气的生化来源而言,“真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者也”(《灵枢·刺节真邪论》),指出人的真气禀受于先天而靠后天水谷之气的滋养补充。而人之宗气则为自然界吸入之气和由脾胃消化得来的水谷精气结合而成,营卫之气则为水谷精微所化生的营养物质之一。《灵枢·营卫生会篇》说:“谷入于胃,以传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这些论述都说明只有水谷之气的不断补充给养才能产生人体五脏之气、六腑之气、营卫之气等物质及人体脏腑组织各种不同的机能活动。“五味入口,藏于胃而养五脏气”“五脏六腑之气味,皆出于胃”(《素问·五脏别论》)等论述,就是对这一问题的高度概述 。再以血的生化来源而言,“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灵枢·决气篇》),“中焦……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乃化而为血”(《灵枢·营卫生会篇》),指出脾胃接受了饮食五味物质,水谷之精微经过中焦脾胃功能奉心阳之气的气化作用乃化为血。所以,后世有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的说法。其它如神和津液的化生,无不得之于水谷之气。“神者,水谷之精气也”(《灵枢·平人绝谷篇》),“五味入口,藏于脾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素问·六节脏象论》)。”这些论述,都说明了神和津液与饮食五味的密切关系。综上所述,人体气血津液精神等生命物质都是由饮食五味不断滋养而化生的,以维持人体的生命活动,“人以水谷为本,故人绝水谷则死”(《素问·平人气象论》),没有饮食五味作为生命物质的来源和基础,人体的生命活动也就停止了。
       
       值得指出的是,饮食五味既是供给人体的物质,但又必须在脏腑功能的作用下,才能转化为水谷精微,推动着有机体的能量转化和新陈代谢。在这个功能与物质运动中,由于脏腑各具有不同的生理特性和功能,从而对饮食五味具有不同的选择性,而饮食五味又都具有不同的性味,同样对脏腑也具有不同的亲和作用。以味而言,《内经》说:“五味各走其所喜,谷味酸,先走肝,谷味苦,先走心,谷味甘,先走脾,谷味辛,先走肺,谷味咸,先走肾”(《灵枢·五味篇》);又说:“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是谓五入”(《素问·宣明五气论》)。这些说明了五味所入,各有依投,各有先后的不同。正因为五味和五脏在相互关系上各有其亲和作用,同时,人们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发现药物的味和它的功用之间有一定的联系,从而总结出来了五味用药的理论。如《内经》说:“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咸味涌泄为阴,淡味渗泄为阳,六者或收或散,或缓或急,或燥或润,或软或坚,以所利而行之,调其气使其平也”(《素问·至真要大论》)。从现代观点来看,药物的“味”不同,与其所含的化学成分有关,如味酸的多含有机酸等,味苦的多含有生物碱、苷类或苦味质等,味甘的多含有糖类,味辛的多含有挥发油等。由此可见,前人根据不同性味的食物对脏腑机体各部分的特殊作用来矫正脏腑的不同偏胜,从而推断药物对于机体的作用和治疗效果是具有一定道理的。例如肝虚证的病人,用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临床上就根据肝虚不足的道理,采用“补用酸,助用焦苦,益以甘味之药以调之”的原则(《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治》)。但如果是肝实证就必须采用“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酸泻之”,以其用甘缓补脾,辛散肝之郁滞,来纠正肝之偏亢。由此认为,后世药物归经的理论,便是在《内经》饮食五味学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2  饮食五味的偏嗜可导致疾病的发生
       
       疾病发生的原因是错综复杂的,而饮食不当是重要的因素之一,故《素问·调经论》指出:“夫邪之所生也……得之饮食居处……”。由饮食而形成疾病的主要原因有二:一是饮食不节,大饥大饱,或饮食过寒过热;二是饮食有所偏嗜及过食酸苦甘辛咸五味等等,《内经》对此作了具体的说明:
       2.1  伤饮饮是指食物中清稀之体,伤饮包括伤于饮水和饮酒等。《内经》说:“脉小血多者,饮中热也”。(《素问·刺志论篇》)。也就是说或酒或饮留于脾胃之中,脾气溢而发热。至于饮酒过度对健康的危害,《内经》有更多的论述。如《灵枢·论勇篇》说:“酒者水谷之精,熟谷之液也,其气慓悍,其入于胃中则胃胀,气上逆,逆满于胸中,肝浮而胆横……”。《素问·生气通天论》说:“大饮则气逆。”《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说:“若醉入房,汗出当风则伤脾。”《素问·厥论》说:“若饱以入房,气聚于脾,中不得散,酒气与谷气相搏,故热遍于身,内热而溺赤也。”这些论述说明,酒性悍烈,过饮会对人体产生一系列的害处,故《内经》把“以酒为浆”(《素问·上古天真论》)视为有损健康,不得长寿的原因之一。可见,过度饮酒,其害不浅。
       2.2  伤食食是指饮食五味中的固体成分。伤食从广义来说,指摄取食物过寒过热、过多过少或偏嗜等,给人体消化转输、吸收排泄等带来不良的影响,从而导致疾病的发生。
       2.2.1  伤冷伤热《内经》说:“水谷之寒热感则害于六腑”(《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因水谷之寒失宜,寒则凝敛,阻遏脾阳而生寒,热则耗阴而生热,是以过寒过热都可以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及六腑的传化失职,病由之而生。故《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说:“形寒寒饮则伤肺。”因肺之气而宜温,形寒者皮毛寒也,形寒于外,饮冷于内则气不利而肺受伤。基于上述,所以《内经》告诫我们:“食饮者,热无灼灼,寒无沧沧。”(《灵枢·师传篇》)。
       2.2.2  过饱或过饥《素问·六节脏象论》说:“脾胃大肠小肠膀胱者,仓禀之本,营之居也,各曰器,能化糟粕,转味而入出者也。”这就是说,饮食的转味入出是在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等脏器的共同作用下完成的,在这个过程中,这些脏器不断的进行有规律的运动,如“食入则胃实而肠虚,食下则肠实而胃虚”(《素问·五脏别论》),说明肠胃在不断虚实更替地运动着。因此有节制的饮食是维持脾胃等脏器有规律运动所必要的条件,所以饮食的过量或不足都可以使脾胃等脏器“转味而入出”的功能出现有余或不足,导致机体阴阳气血平衡失调而形成疾病。如《内经》说:“饮食自倍,肠胃乃伤”(《素问·痹论》)。又说:“故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矣”(《灵枢·五味篇》)。对因过饱或饮食劳倦导致的疾病,《内经》屡有论述,如《素问·生气通天论》说:“因而饱食,筋脉横解,肠癖为痔。”说明饮食过饱,胃肠间筋脉必因食物充塞而横逆损伤,因而发生下痢、脓血或变为痔疮等疾患。《内经》又说:“有所劳倦,形气衰少,谷气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胃气熏胸中,故内热”(《素问·调经论》)。指出劳倦伤脾,脾气虚弱不能为胃行其津液,于是胃气积而不化,郁为内热,这是后来李东垣所指的脾胃气虚发热,创用甘温除热的理论依据。因此,必须“饮食有节”(《素问·上古天真论》),才能有益健康。
       2.2.3  饮食偏嗜《内经》说:“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素问·生气通天论》),指出了五脏的资生是依赖于五味,但是过用五味又能损害五脏的辨证关系。《内经》又说:“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则肉胝皱而唇揭;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此五味之所伤也”(《素问·五脏生成论》)。这些都是五味偏嗜引起脏气偏胜偏衰产生的病变。如果把饮食五味调和得适当而不失于太过就可以延年益寿。
       3  饮食五味对疾病的影响
       
   
       有些慢性病及大病后,在某种意义上说,药补不如食补。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精不足者补之以味”。后世医家对此作了具体的运用。如仲景《金匮要略》治疗“寒疝腹中痛及胁痛里急”的当归生姜羊肉汤,本方不但能治疗血虚寒疝之证,而且对产后贫血、血枯经闭等有较好的疗效。《素问·脏气法时论》说:“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说明治疗疾病不能单纯依靠药物,在用药攻治的同时,须要注意食物的调养,以有助于恢复正气,祛尽余邪,加速身体的康复。以上就《内经》中的饮食五味学说作了初步的讨论,随着中医药的发展,对饮食五味的研究也必将引起人们更为广泛的重视。
        

经典中医古籍

中药学教材(附图片)

穴位数据库(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