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缓解期的临床研究
作者:赵会玲, 王建平, 刘佳林, 朱爱华, 郄志欣, 朱晓红, 冯霞    
作者单位: (河北经贸大学校医院,河北 石家庄 050061;河北省石家庄市常山纺织股份有限公司第五生产分厂职工医院,河北 石家庄 050000)

《时珍国医国药》 2007年 第7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摘要】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缓解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必可酮(丙酸倍氯米松气雾剂)吸入治疗,50 μg/次,4次/d,体重大的患儿可酌情加量。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自拟方药补虚祛痰汤治疗。分别观察两组的急性发作次数,免疫球蛋白1gE,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等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急性发作次数少于对照组。治疗组IgE,嗜酸性粒细胞计数较治疗前显著减少,对照组则无明显变化,组间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缓解期疗效显著。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 儿童支气管哮喘; 缓解期
       缓解期支气管哮喘为儿科临床常见疾病,以发作性的哮鸣气促、呼气延长、甚至张口抬肩、不能平卧为特征。其病程缠绵,常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中医辨证论治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疗效显著。现将笔者近年治疗该病的临床研究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所有病例均为门诊患儿,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30例,男19例,女11例;年龄最小6岁,最大15岁,平均8.2岁;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3年,平均1.2岁;有家族性哮喘史者9例。对照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最小6.5岁,最大15岁,平均8.5岁;病程最短4个月,最长3.2年,平均1.3年;有家族性哮喘史者10例,两组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t检验)在年龄、性别、病程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及入选病例
       1.2.1   诊断标准采用全国儿科哮喘防治协作组1998年修订的哮喘诊断标准、分期及病情分度[1](1)年龄≥3岁,喘息呈反复发作者(追溯与某种变应原或刺激因素有关);(2)发作时双肺闻及哮鸣音,以呼气相为主,呼气相延长;(3)支气管扩张剂有明显疗效;(4)除外其他引起喘息、胸闷和咳嗽的疾病。
       
       对疑似哮喘同时肺部有哮鸣音病例,可作以下任何一组支气管扩张试验:作β受体激动剂之气雾剂吸入;0.1%/肾上腺素0.01 ml/kg皮下注射,每次最大量不超过0.3 ml。在作以上任何试验后15 min,如果喘息明显缓解及肺部哮鸣音明显减少,或每秒钟呼气容积(FEVI)上升率≥15%,则为支气管扩张试验阳性,可诊断为支气管哮喘。
       1.2.2  病例纳入标准符合上述诊断,且属缓解期者。缓解期是指支气管哮喘经过治疗或未经治疗症状、体征消失,肺功能恢复到急性发作前水平,并维持4周以上。
       1.2.3  排除病例急性发作者;合并其他急慢性疾病者;不能按规定用药而无法判断疗效者。
       1.2.4  中医辨证
       
       肺气虚弱:面色白,气短懒言,语声低微,倦怠乏力,出汗怕冷,苔薄质淡,脉细无力 。
       
       脾虚气弱:咳嗽痰多,食少脘痞,面黄无华,大便不实,肌肉消瘦,倦怠乏力,苔少色淡。脉缓无力。
       
       肾虚不纳:面色白,形寒怯冷,下肢不温,脚软无力,动则心悸气促,大便澄清,或夜间遗尿,舌淡苔白,脉细无力。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采用必可酮(丙酸倍氯米松气雾剂)吸入治疗,50 μg/次,4次/d,体重大者可酌情加量。
       2.2  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自拟方补虚祛痰汤。方药:茯苓8 g,党参8 g,陈皮6 g, 半夏5 g,黄芪8 g,防风6 g,五味子6 g,桔梗10 g,地龙6 g,僵蚕6 g,生甘草6 g。1剂/d,水煎200 ml,早晚分服,两组均治疗1个月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两组在治疗期如出现哮喘急性发作,可按需吸入β2受体激动剂万托林(硫酸沙丁胺醇吸入气雾剂)。
       2.3  观察指标两组哮喘急性发作次数;免疫球蛋白IgE的变化;嗜酸性粒细胞直接计数的前后变化,IgE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各测1次。免疫球蛋白IgE试剂盒由上海森雄生物制品所提供。
       
       统计软件采用SPSS11.0软件包。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观察组内前后的变化情况采用配对t检验,观察组间差异情况,采用独立t检验。
       3  疗效观察
       
       3.1  两组哮喘急性发作次数的比较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哮喘急性发作次数的比较(略)
       治疗组发作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n=30
       3.2  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直接计数比较结果见表2。
       表2  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直接计数比较(略)
       治疗组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5);组间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n=30
       3.3  免疫球蛋白IgE的比较结果见表3。
       表3  免疫球蛋白IgE的比较(略)
       治疗组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组间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n=30
       4  讨论
       
       支气管哮喘儿童比成人多见,约半数患者在12岁之前发病,发病季节主要在秋冬季。本病反复发作,迁延难愈,故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带来很大危害。其发病病因与发病机理尚未完全明了。现代医学认为,支气管哮喘是由IgE介导的变态反应,体内总IgE水平是体现支气管哮喘病人特应症的主要指标,IgE水平增高是哮喘患者的共同特征,近年来研究还发现哮喘还有多种炎性细胞的参与,如肥大细胞、巨噬细胞、嗜酸性粒细胞、T一淋巴细胞等。其中嗜酸性粒细胞是气道变应性病症的主要效验细胞。支气管哮喘是一种以肥大细胞反应,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为主的气道慢性炎性疾病。这种慢性病症可以导致气道的高反应性,引起不同程度的气道痉挛症状,从而发生喘息、呼吸困难、胸闷和咳嗽。中医认为哮喘是外因作用于内因的结果。对小儿来说,外因主要是气候转变,寒温失调,接触异物,过食生冷咸酸,是发病的重要条件。内因主要是素体肺、脾、肾三脏不足,痰饮留伏,是发病的主要内在因素。《幼科发挥·哮喘》云:“小儿素有哮喘,遇天雨而发者”,以及“发则连绵不已,发过如常,有时复发,此为宿疾,不可除也。”
       
       小儿哮喘急性发作期以标实为主,缓解期多以本虚为主。小儿的生理特点是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肺脏娇嫩,脾常不足,肾常虚。哮喘反复发作,可以导致肺气耗散,波及脾、肾。脾为后天之本,与肺关系密切,脾虚则运化不健,停湿生痰,痰阻气道,则呼吸不利,肾为先天之本,肾虚则脾气不振,不振则湿痰内生。肺肾同源,肺主出气,肾主纳气,故在缓解期出现肺、脾、肾的虚象。故治疗宜补益肺脾肾,祛 痰止咳。方中茯苓、党参、白术、黄芪、防风补益脾肺;陈皮、半夏、桔梗健脾化痰;五味子补肾纳气,敛肺平喘;地龙平喘通络;僵蚕可祛风化痰通络,祛除体内顽痰。诸药合用,共同起到补益脾肺肾祛痰之功效。必可酮为糖皮质激素,可减轻气道的自身免疫性炎症,与中药合用有协同作用。因此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疗效显著。
        
       【参考文献】
           [1] 全国儿科哮喘防治协作组.儿童哮喘防治常规(试行)[S].中华儿科杂志,1998,36(12):747.

经典中医古籍

中药学教材(附图片)

穴位数据库(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