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用验
作者:王如茂

《时珍国医国药》 2007年 第9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摘要】 
       以“肺与大肠相表里”的理论为指导,运用泻热通便方法,治疗里热便秘致喘,获得满意效果,从而验证了“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的正确性,同时说明了掌握脏腑间相互关系的理论及其功能特点,对指导临床实践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肺与大肠 用验
       《灵枢·经脉》云“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大肠手阳明之脉,起于大指次指之端……下入缺盆,络肺,下膈,属大肠”[1]。《灵枢·本输》云“肺合大肠”[1],即肺与大肠相配合。以上经文说明,手太阴肺经属肺络大肠,手阳明大肠经属大肠络肺,一脏一腑,一阴一阳,有经脉互相络属构成表里关系,主要表现在生理上互相配合,即肺气肃降正常,有助于大肠的传导,大肠传导功能正常,有助于肺气肃降顺畅而呼吸匀调;病理上互相影响,若肺气失于肃降,津液不能下达,或肺气虚弱,推动无力,可见大便困难或秘结;若大肠实热便秘,腑气不通,可影响肺气肃降而咳喘胸满。笔者以“肺与大肠相表里”的理论为指导,用泻热通便的方法,治疗里热便秘致喘,获得满意疗效。介绍如下。
       1  验案摘要
       
       男,58岁。2002-05-08担架抬来就诊。
       
       主诉:喘促胸满5 d,加重难受2 d。
       
       诊查:面红体实,神志清楚,喘促气粗,张口抬肩,呼吸困难,表情痛苦,胸腹胀满,不欲食,身热烦躁,口干思饮,一周未大便,舌红苔黄厚,脉滑数。
       2  辨析
       
       患者以喘促胸满,痛苦难受为主诉就诊,伴面红、身热烦躁,口干思饮等里热伤津症状,并见舌红苔黄厚、脉滑数里热内盛之征。可初步辨为邪热壅肺,肺失清肃之喘证。但细思量:患者还诉胸腹胀满,一周未大便,不欲食等症状,说明同时还有里热便秘之证。两证俱在,如何治疗?须慎重权衡主次,不可妄投,免生它变。若从邪热壅肺入手治喘,拟用麻杏甘石汤治疗。但此方仅为辛凉重剂,功在宣肺清热平喘,无明显通便之功,主要用于表邪未解、肺热咳喘,虽可解肺热之喘,却不能解便秘、通腑气,肺气仍不得清肃下降,可能难获长效,非治本之策;若从解里热便秘入手,拟用大承气汤泻热通便,虽便秘腹胀可解,但喘促胸满难受是否能解,心中没底。那么肺热喘与里热便秘之间有什么因果关系呢?是因为肺热喘引起便秘,还是里热便秘引起肺热喘呢?哪个为主,哪个为次?哪个在先,哪个在后呢?苦思良久,举棋难定。思想一般邪热壅肺喘,多从外感转化而来,苔多见薄黄、脉浮数而滑。续问患者,否认自己此前有外感病史。再察舌脉:舌红苔黄厚、脉滑数,显示内热较盛,与邪热壅肺的苔脉比较为重。且一周未解大便,腹胀喘满、痛苦难受,说明里热便秘已成病急之势,从体实神清可知正气未虚。虽有喘促,根据“肺与大肠相表里”的理论分析,可初步辨定患者是因为大肠实热积滞便秘、腑气不得通利,使肺失肃降而致喘。思考《素问·通评虚实论》“五脏不平、六腑闭塞之所生也”[2]的论述,也为该病例之肺热喘是大肠实热便秘不通所致,提供了理论依据。于是接着询问患者:是先病喘而后有便秘,还是先患便秘而后有喘呢?患者回答是先有三天不解大便而后出现喘,进一步印证了我对喘促是里热便秘所致的辨证分析是正确的。心中豁然开朗,进而确定里热便秘为其主证。悉选大承气汤加味治疗,意在一石二鸟:一可泻热通便,使便通热去、消除实热便秘证。二可使腑气通畅、利于肺气肃降通利而喘消。于是以大黄15 g,枳实12 g,厚朴15 g,黄芩10 g,生地10 g,芒硝15 g(另包冲服)。两剂。嘱1剂/d,3次/d,水煎服。
       
       两天后来诊,喜笑颜开,诉说:药后便通喘消,胸腹不胀,全身轻松,食欲、精神转佳。但仍有气少乏力,口干溲赤,苔薄黄,脉细数。要求续治其病。吾再据上述辨证为余热未清、气阴两亏,处党参12 g,麦冬12 g,当归12 g,生地12 g,大黄10 g,生甘草10 g。两剂而愈。
       3  体会
       
       以上病例以“肺与大肠相表里”的理论为指导,辨为里热燥结便秘于肠,使腑气不通,浊气筑筑而上,壅滞于肺,肺失清肃而喘。参用泻下法,选用大承气汤加味,泻热通便,使腑气通利,肺气肃降恢复正常而腹胀喘满顿消,从而验证了“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的正确性,同时也说明了掌握脏腑间相互关系的理论及其功能特点,对临床实践有重要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傅贞亮.内经讲义[M].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1986:66.
       
       [2] 谢 华.黄帝内经[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2:121.

经典中医古籍

中药学教材(附图片)

穴位数据库(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