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腹针配合旋转手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黄刚 陈博来 孔畅

《时珍国医国药》 2007年 第9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摘要】 
       目的观察腹针配合旋转手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取颈型颈椎病患者56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给予腹针配合旋转手法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颈椎牵引治疗,并观察对比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53.3%,总有效率96.6%;对照组治愈率19.2%,总有效率69.2%,两者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结论腹针配合旋转手法能明显提高颈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对患者的疼痛症状有明显改善作用,优于常规牵引疗法。
       【关键词】  颈型颈椎病 腹针疗法 旋转手法 牵引治疗
       颈型颈椎病系各型颈椎病早期共同表现,多见于青壮年,因其症状轻微、短暂,以局部症状为主,有时呈一过性,更因其X光片或CT检查改变轻微而缺乏足够重视,因而可能发展成更加严重的其他各型颈椎病,使治疗和康复难度增加。而且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颈型颈椎病的发病有年轻化的趋势。该病在临床极为常见,也是治疗的最佳时机。我院自2004年起应用腹针配合旋转手法治疗颈型颈椎病,并设对照组观察,获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56例,均为本院住院及门诊颈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其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15~55岁,平均35岁,病程最短2 d,最长6年;对照组26例,男15例,女11例,年龄17~52岁,平均34.5岁,病程最短4 d,最长5年。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临床症状、体征、影像学检查等情况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临床资料对比见表1~2。
       表1  一般情况比较(略)
       两组比较,P>0.05
       表2  临床情况比较(略)
       两组比较,P>0.05
       1.2  诊断标准  根据《第二届颈椎病专题座谈纪要》中制定的国内颈椎病分型和诊断标准中颈型颈椎病的诊断标准[1]:① 主诉头、颈、肩、背疼痛、僵硬、活动受限,并伴有相应压痛点,椎间孔挤压试验、神经根牵拉试验均正常;②X线片示:颈椎生理弧度改变,或椎间关节失稳,具有“双边”“双突”“增生”等征;③ 除外颈部扭伤、落枕、肩周炎、风湿性肌纤维织炎、神经衰弱及其它非因椎间盘退行性变所致的颈肩部疼痛。
       1.3  纳入标准  符合颈型颈椎病诊断,且近期未用其他方法或药物治疗者。
       1.4  排除标准  非本型颈椎病,或合并有颈椎外伤、颈椎肿瘤、结核等情况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肝脾肿大、急腹症、腹壁肿瘤并广泛转移血液系统等严重疾病,及急性感染、结核;用本法治疗自行中断,或改用其他方法,或有其他疾病和原因难以坚持者。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  采用腹针加旋转手法治疗。
       2.1.1  腹针治疗  取穴:主穴取天地针(中脘、关元),配穴取商曲(双)、滑肉门(双)。按常规消毒后,中脘、关元深刺,商曲浅刺、滑肉门中刺。颈椎退变严重加建里,肩部强痛在商曲与滑肉门连线中间浅刺。方法:先在腹部从上至下触诊确无阳性体征,测准腹针穴位,然后常规消毒,用40~60 mm长38号毫针,进针时应避开毛孔、血管,施术要轻、缓。针尖抵达预计深度时,采用只捻转不提插或轻捻转、慢提插手法,以避免刺伤内脏。施术时一般采用三部法即候气、行气、催气手法。进针后,停留3~5 min谓之候气;3~5 min后再捻转使局部产生针感,谓之行气;再隔5 min行针1次,加强针感,使之向四周或远处扩散,谓之催气。留针30 min起针,1次/d,7 d为1个疗程。
       2.1.2  旋转手法  采用不定点旋转手法:首先是预备手法,在病人颈肩部如胸锁乳突肌、斜方肌、菱形肌、项韧带等处仔细寻找颈部痛点,自上而下施以轻柔的揉捻弹拨手法放松痛点,重点在压痛及痉挛部位,操作时间5~ 7 min;然后进行旋转手法,以右旋为例,患者取坐位,术者立于患者一侧或身后,用右手或右前臂置于患者额下,左手托住颈部,轻提并做颈部旋转动作2~3次,使肌肉放松后,上提牵引颈部,并使其后伸;同时将患者头颈右旋至有固定感时,术者右臂再稍加用力右旋颈部,此时可听到数声弹响声。然后再以同样手法向左侧施以旋转手法一次;最后应用善后手法,以轻柔的拍法、拿法、归合法进一步解除肌肉痉挛,改善血运。手法治疗隔天1次,7次为1个疗程。
       2.2   牵引对照组  采用单纯牵引治疗。方法:取坐位颌枕带电动持续牵引,一般采用后伸牵引,角度为15°,牵引重量从3~5 kg开始,逐增加至8~10 kg,以病人着力感强,无明显不适感为宜,每次牵引25 min,1次/d,7 d为1个疗程。
       2.3  观察项目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前后镇痛评分比较。
       2.4  统计学  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全部计数资料采用(±s)表示,等级资料用Ridit分析,各组治疗前后对比采用t检验。
       3  疗效观察
       3.1.1  疗效判定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临床症状消失,颈部及肢体功能恢复正常,能正常劳动和工作为痊愈;临床症状、体征基本消失,颈、肩、背痛仅在阴雨天或体位不适时偶见,功能正常为显效;颈、肩、背痛较前减轻,颈及肢体功能有所改善为有效;临床症状、体征无变化为无效。
       3.1.2  目测类比定级法(VAS)为一条10 cm长的直线,两端分别代表无痛(0)和感觉最痛、无法忍受(10),患者在其中画线以表示疼痛程度。
       3.2  治疗结果
       3.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略)
       与对照组比较,**P<0.01
       
       两组临床疗效经Ridit检验分析,治疗组总有效率及治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说明腹针加旋转手法较单纯牵引能更好地改善颈型颈椎病的症状、体征、功能。
       3.2.2  两组镇痛效果比较  见表4。
       表4  两组疼痛视觉类比评估法(VAS)前后评分比较(略)
       治疗组治疗前后疼痛评分比较,*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评分比较,**P>0.05;两组积分差相比较,△P<0.01
       
       治疗组治疗前后疼痛评分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而对照组前后疼痛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积分差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说明腹针加旋转手法治疗颈型颈椎病在缓解疼痛方面明显优于单纯牵引组。
       4  讨论
       
       颈型颈椎病是临床各型颈椎病的最初阶段,颈椎退变程度较轻,发病年龄较其他颈椎病早,系治疗的最佳时机。中医学历来主张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故早期积极系统治疗本病对防止其发展演变为其他类型的颈椎病有重要的意义。
       
       现代医学认为颈椎稳定性由两方面来维持:(1)内源性平衡系统:包括椎体、附件、椎间盘及相连的韧带为静力平衡;(2)外源性平衡系统:由颈部肌肉调节和控制,这是颈椎运动的原始动力,此为动力平衡,动力平衡和静力平衡处于动态平衡中。由于急性损伤、慢性劳损、天气变化刺激等因素造成的颈部局部软组织炎症、渗出,继而发生机化粘连,使肌肉、韧带等纤维组织变性、挛缩,久之致使颈部肌肉、韧带等软组织功能失调,导致颈椎外源性失稳,不能正常维持颈椎生理弧度和颈椎内源稳定性,加速颈椎(尤其是椎间盘)的退变,使其失去动力平衡和静力平衡,导致颈椎病的发生。余氏[3]认为颈部软组织是维持颈椎生理弧度和颈椎稳定的重要保证。施氏[4]认为颈椎病发病以“动力失衡为先,静力失衡为主”,所以软组织病理改变在颈型颈椎病发病中有着重要作用,故缓解肌肉痉挛、解除疼痛,防止或及早纠正软组织平衡失调在颈型颈椎病的防治中有着重大意义。
       
       牵引治疗被认为是一种简单方便、见效快的治疗方法。颈椎在纵轴牵引下能使椎间隙椎间孔增大,解除颈部肌肉痉挛和关节囊、韧带及神经根的粘连,缓冲椎间盘向四周的压力,有利于颈椎内外平衡的恢复,增强颈椎的稳定性,还能对颈椎产生制动作用,缓解肌肉痉挛,拉开嵌顿的小关节滑膜,调整小关节错位和椎体滑脱,使已破坏的颈椎内平衡得以修复,但单纯颈椎牵引对各种原因引起的软组织无菌性炎症、肌纤维织炎等所致疼痛或由于骨刺的形成刺激周围软组织引起的疼痛疗效并不理想,而且不规范的颈椎牵引角度和重量等对中枢神经组织结构具有潜在的危险[5]。
       
       中医理论认为颈椎病属于“骨痹”的范畴,多因脾肾两虚,气血不足,营卫失调,风寒湿邪乘虚而入,是一种积久而成的疾病,故临床上辨证当以治病必求于本。脾主运化、主四肢、主肌肉为后天之源;肾主骨、生髓、主纳气为先天之本。腹针治疗颈椎病主穴由天地针组成。天地针是一组腹针的常用方,由中脘、关元组成,腹针以神阙为中心,中脘为天,关元为地,其中中脘是胃之募穴,胃与脾相表里,有“水谷之海”之称,关元穴别名“丹田”,有培肾固本、补气回阳之功,两穴合用,具有补脾肾之功能。配穴由商曲穴、滑肉门穴。商曲为足少阴肾经穴,商曲在腹部的全息图中位于颈与肩的结合部,浅刺可以改善颈部的血液循环,很快使颈部的疼痛症状缓解,是治疗病变部位的穴位众穴合用具有补脾肾、强筋骨、疏经通络、活血止痛作用。诸穴合用,使处方形成了从脏腑到经络和局部的整体治疗体系,从治病必求于本入手治疗颈型颈椎病常取得极佳的临床效果。
       
       旋转手法广泛应用于各型颈椎病的治疗中,有研究表明旋转手法可降低椎间盘的蠕变与应力松弛率,调整椎间盘的弹粘性与应力分布,从而提高颈椎稳定性[6]。目前能够认识到的是通过推拿旋转手法,恢复颈椎诸关节原有的位置关系,调整椎间隙,消除神经根周围物理的、化学的致痛因素,重建颈椎的动力平衡系统,进而达到恢复和稳定颈椎的静力平衡。
       
       本研究主要采用薄氏腹针配合旋转手法治疗颈型颈椎病,同时与颈椎牵引治疗进行对比研究,主要是评价腹针配合旋转手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确切疗效,从两组比较上分析,治疗组无论从总有效率及治愈率上,还是总体疗效上均明显优于牵引组;颈型颈椎病常以颈肩背疼痛为主诉,从治疗前后疼痛评分的对比上,可见腹针加旋转手法组在疼痛缓解方面明显优于牵引组;而牵引治疗在对颈型颈椎病的疼痛缓解的前后对比中无显著差异,这与我们临床体会相一致。颈型颈椎病为颈椎病早期,以颈部肌肉等软组织病理改变为主,颈椎牵引虽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颈部肌肉痉挛,但常难以起到直达病所的作用,且角度及重量难于规范化把握。笔者用腹针通经络、补脾肾、强筋骨、活血止痛,配合局部旋转手法对颈部软组织痛点及条索状硬结直接行松解,调整颈部静态和动态平衡,治疗后期同时指导患者加强颈项肌功能锻炼,减少其复发和进一步加重,在临床上运用取得满意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孙 宇,陆琪宏.第二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纪要[J].中华外科杂志,1993,31(8):472.
       
       [2]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86.
       
       [3] 余家阔,吴毅文,戴先进,等.颈椎病生物力学发病机制实验研究[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1990,25(1):47.
       
       [4] 彭金淦,施 杞.颈椎病发病机制的研究概况[J].中医正骨,1997,9(3):55.
       
       [5] 孙国华,张 俊,李义凯. 颈椎牵引的潜在性危险[J].中国疗养医学,2001,10(5):20.
       
       [6] 姜 宏,施 杞,王以进. 旋转手法对颈椎间盘粘连弹性影响的实验研究[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1999,7(1):4.

经典中医古籍

中药学教材(附图片)

穴位数据库(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