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结核性胸膜炎化疗后出现病灶变化一例分析
作者:彭红接

《时珍国医国药》 2007年 第9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关键词】  结核性胸膜炎 化疗
       患者,女性,25岁,因胸闷、胸痛、气促、干咳、发热、乏力收入院。经拍胸片,B超,胸水常规检查诊断为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给予抗结核药物治疗配合抽胸水及激素治疗后上述症状消失,体质明显改善,胸部B超提示胸水已完全吸收。继续行抗结核治疗两个月后复查胸片,发现左上肺可见一1.6 cm×1.2cm密度较高阴影,边缘较清晰。查体:锁骨上及腋下淋巴结不肿大,心肺无阳性体征,腹平软,肝脾未触及。痰涂片检查抗酸杆菌阴性,PPD阳性。经讨论决定:①进一步明确诊断,排除肺部肿瘤;②继续行抗结核治疗。两个月后复查胸片发现病灶明显缩小,病情稳定,疗程结束后再次复查胸片,病灶已完全吸收,仅轻度胸膜黏连。
       
       讨论:本例患者在抗结核治疗中出现左上肺块状阴影,很容易考虑合并肿瘤,但有以下几点不支持肺部肿瘤的诊断:①患者为年轻女性,无吸烟史。②肺部出现块状阴影时患者一般情况较好,无胸痛,咯血症状。③患者经抗结核治疗后中毒症状消失,胸水吸收,从而证明本例的临床诊断是正确的。肺部出现新病灶的原因可能与结核强化治疗有关,在大量抗结核药物治疗下使结核菌体分解,释放出菌体抗原成分引起病灶局部变态反应,继续强化治疗后菌体减少,变态反应逐渐消失,病灶也随之吸收。通过本例治疗体会到抗结核治疗过程中如出现病灶变化必须慎重结合患者年龄、临床症状及病灶部位,尤其是要结合患者全部治疗史等全面考虑,不要轻易放弃原来的治疗方案。

经典中医古籍

中药学教材(附图片)

穴位数据库(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