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温肺化淤汤治疗小儿支气管炎肺炎啰音难消疗效观察
作者:陶然 张玉英

《时珍国医国药》 2007年 第9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摘要】 
       目的观察温肺化淤汤治疗小儿支气管炎肺炎啰音难消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儿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30例和西药对照组30例。治疗组给予口服中药自拟温肺化淤汤治疗,对照组予西药抗生素及口服止咳化痰西药。分别观察其治疗效果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治疗组治愈率53.33%,总有效率93.33%与对照组治愈率33.33%,总有效率83.33%比较,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或P<0.05)。结论 自拟温肺化淤汤治疗小儿支气管炎,肺炎啰音难消疗效显著。
       【关键词】  小儿支气管炎肺炎 啰音难消 温肺化淤汤
       近年来,临床上小儿支气管炎肺炎啰音不易消失的病例有上升趋势 ,且无满意的治疗方法。笔者自拟温肺化淤汤对患儿进行辨证论治,在临床治疗30例, 大大缩短了病程,提高了临床治愈率,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参照《实用儿科学》(第七版)第24章中“支气管炎”“肺炎”的诊断标准[1],选择患儿60例,均为连续治疗的病例,使用抗生素治疗两周以上,肺部干湿啰音不消失者,被列为治疗对象。全部病例经胸部X线检查为肺炎、支气管炎。将60例患儿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和西药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儿的性别、年龄、病程及治疗前的胸部X线检查资料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的性别、年龄、病程及治疗前的胸部X线检查(略)
       从表1可以看出,两组资料的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n=30。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  以自拟温肺化淤汤为主方。方药组成:半夏3~6 g,陈皮5~10 g,丹参10 g,红花5 g,赤芍5g,杏仁10 g, 苏梗6 g,桔梗10 g,枳壳3~6 g,甘草3~6 g, 全瓜蒌10~15 g。功能:温肺化淤,宣肺化痰。随证加减:发热、流涕者加柴胡、荆芥;伴咽、舌红,苔薄黄者加连翘、黄芩;如见虚汗、咳喘加黄芪、防风;苔厚者加草果、焦三仙。1剂/d,水煎服。宜温热服用,且少量多次频服,以保证入量。
       2.2   对照组  予抗生素控制感染,口服抗生素8例,静脉给药22例,根据病情分别使用头孢菌素类第一代及大环内酯类药同时口服我院自制的止咳化痰药棕氨合剂。
       
       两组患儿均3 d复诊1次,共治疗7 d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判定疗效。
       2.3  统计方法所有数据由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分析。两组间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两组间疗效比较采用卡方检验。
       3  疗效观察
       3.1  疗效判定标准  参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临床症状消失,不咳,双肺啰音消失,X线检查炎症吸收为治愈;临床症状明显减轻,偶咳,双肺啰音少许,X线检查炎症吸收好转为好转;临床症状无改变,仍咳,双肺可闻及中等量啰音,X线检查炎症较前略有好转为无效。
       3.2  治疗结果  见表2。
       表2  两组疗效比较 (略)
       与对照组比较 ,*P<0.05,**P<0.01;n=30
       
       从表2可以看出,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治愈率及总有效率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或P<0.05)。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3.3  典型病例
       
       病例1:男,2岁。患儿发热,咳嗽,静脉滴注抗生素治疗及口服止咳平喘药15 d。现患儿烧退,仍咳嗽,痰多,喉中痰鸣,不喘,右肺散在细小湿啰音。舌淡红,苔白厚,指纹紫滞。胸片显示支气管肺炎。予中药温肺化淤,止咳化痰治疗。方药组成:陈皮10 g,半夏6 g,桔梗10 g,丹参10 g,红花5 g,赤芍5 g,杏仁10 g,苏梗6 g,全瓜蒌10 g,地龙10 g,甘草6 g。3剂后,患儿偶咳,右肺细小湿啰音明显减少。继服中药治疗,方药组成:陈皮10 g, 半夏6 g,丹参10 g,红花5 g,全瓜蒌6 g,桔梗6 g,枳壳6 g,白前10 g。3剂后,患儿不咳,双肺啰音消失。
       
       病例2:女,9岁。患儿因肺炎中西药治疗两周,现咳嗽减轻,有痰,睡眠时喉中痰鸣,双肺可闻及干鸣音。近2 d 流涕,舌尖红,苔薄黄,予中药温肺化淤,解表清肺治疗。方药组成: 陈皮10 g,半夏6 g,桔梗10 g,丹参10 g,红花5 g,荆芥10 g,防风10 g,连翘12 g,黄芩10 g,前胡10 g,白前10 g,枳壳10 g 。5剂后,患儿 涕止,不咳,睡眠中喉无痰鸣,双肺干鸣音消失。
       4  讨论
       
       小儿支气管炎,肺炎在临床比较常见,治疗普遍采用消炎、抗病毒、对症等方法,大部分患者经治疗1周后,症状改善,肺部啰音消失而愈。但由于小儿气管、支气管相对狭窄,黏膜下血管丰富,易于充血,呼吸道感染后,痰阻气道症状难以消除,笔者经临床观察,部分支气管炎,肺炎同时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淤血表现,故少数患者,肺部啰音不易消失,病程迁延不愈。 我们从中医的痰湿淤血机制进行治疗,  采用温肺化淤,宣肺化痰的治则及方药,并随证加减可收到显著疗效。
       
       半夏、桔梗、陈皮温化痰湿,治粘液性白痰;化淤的丹参、红花、赤芍 ,稍加用理气而不耗气的苏梗,枳壳下气止逆; 全瓜蒌、杏仁宣肺化痰 。全方组成,药性偏温,忌用寒凉。注意顾护小儿阳气,以防痰湿内生。使已生之痰湿得以温化。现代医学认为,炎症的发生、发展过程会影响微循环障碍,从活血、化淤、通络改善微血管,促使炎性分泌物吸收,是治疗啰音消失的机理。
       【参考文献】
           [1] 诸福棠.实用儿科学(上册),第七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171.
       
       [2]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78.

经典中医古籍

中药学教材(附图片)

穴位数据库(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