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远红外止咳贴治疗小儿滤泡性咽炎120例临床研究
作者:丁晓玲 刘丰刚

《时珍国医国药》 2007年 第9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关键词】  远红外止咳贴 小儿滤泡性咽炎
       小儿滤泡性咽炎是儿内科最常见、多发病之一。小儿时期因咽部生理结构特点,使小儿更易发病,是细菌、病毒引起咽黏膜的急性感染,咽部黏膜和黏膜下组织的急性炎症,咽部淋巴组织常会被累及,有多个滤泡增生、充血[1]。本科使用远红外止咳贴治疗小儿滤泡性咽炎疗效确切,敷贴方便,无毒副作用,治疗12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病例资料
       
       本组病例选自200502~200612门诊及住院的患儿,其中年龄10个月~7岁的患儿,小儿男性58例,女性62例,男女比例约1∶1;病程最短4d,最长1周;其中急性滤泡性咽炎40例,慢性70例,咽结膜热10例,咽痛伴有进食差50例,有胃肠反应22例;实验室检查120例中,72例为病毒感染,48例为细菌感染。
       
       临床症状:急性滤泡性咽炎起病较急,咽部干燥,灼热,继而出现咽痛,吞咽困难,进食时更为困难,可有发热、头痛、食欲不振、四肢酸痛、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充血明显。慢性滤泡性咽炎是受粉尘、有害气体的刺激,长期张口呼吸、流鼻涕、经常刺激咽部,损伤咽部黏膜[2],可见咽部慢性充血,咽部有各种不适感,如发痒、灼热、干燥、异物感等,分泌物黏稠附于咽后壁、声嘶等。中医辨证由风热邪毒侵袭咽喉部或胃底致郁热上冲咽喉或虚火上炎所致。
       2  治疗方法
       
       揭去远红外止咳贴防护层和膏体上的白色薄膜,清洁皮肤,贴在天突、人迎等穴位上。儿童可贴2片/次,1次/d,4~6 h/次(1岁以内时间可酌减)。3~4 d为1个疗程,如病情无好转停用2 d后可再使用。
       3  结果
       3.1  疗效标准
       3.1.1  痊愈  无发热,咽部无不适,无干涩,无疼痛,咽后壁淋巴滤泡消失,咽部黏膜光滑。
       3.1.2  有效  咽部无干燥、无疼痛、进食好、咽后壁淋巴滤泡缩小甚至消失。
       3.1.3  无效  咽部干涩、疼痛、有异物感,咽后壁仍有滤泡、充血。
       3.2   治疗结果两组均治疗1个疗程,3~5 d,观察1周。治疗组有效率92.7%,对照组为68.1%。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略)
       与对照组比较,*P<0.001
       4  讨论
       
       小儿滤泡性咽炎是一种常见的小儿咽部急性感染性疾病,多见于1~7岁小儿并流行。同一患儿可重复多次发病,也可并发其它病毒感染,如病毒性心肌炎、支气管炎、肺炎等[3]。传统的治疗方法,多为静脉输液、口服、超声雾化、肌肉注射、含喉片等;小儿不易接受,有畏惧感,而使用远红外止咳贴治疗小儿滤泡性咽炎,治疗疗效确切,患儿不受痛苦,费用低,治疗时间短,方便,治愈率高。
       
       远红外止咳贴是在古典验方基础上,选用天然中草药,结合现代红外技术和透皮给药技术将“中药”“穴位”“红外线”融为一体,敷贴穴位,透皮吸收,内病外治,可改善咽部血液循环,引起血管扩张,免疫力增强,促进渗出吸收,水肿炎症消散,如滤泡性咽炎,可降低神经兴奋性,缓解咽部疼痛。
       
       远红外止咳贴主要成分为白芥子、竹沥、生姜汁、远红外粉。白芥子主要成分有芥子苷、芥子碱、芥子酶、脂肪、蛋白质及黏液质组成,性味辛温,入肺肾经,有温中散寒,消肿止痛功效;竹沥,性味甘寒能入心肺胃之经,有豁痰润燥,定惊之效,可消炎镇痛,抑制肿痛,解热镇痛,抗炎等;生姜主要成分有姜酮、姜醇、姜酚等,性辛温,有杀菌、解毒作用。总之,以上天然中草药与远红外线融为一体,治疗小儿滤泡性咽炎,能激活人体的免疫因子,使咽后壁的滤泡组织气化,在短时间内使增生的淋巴滤泡消除。该法治疗小儿滤泡性咽炎,使用方便,安全无痛苦,无毒副作用,疗效确切,并可解除小儿服药打针之困难,具有较强的拓展性和发展空间,在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陆 权,张育才.小儿呼吸系统疾病诊治进展[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6,21(5):323.
       
       [2] 杨锡强,易著文.儿科学,第6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04.
       
       [3] 胡亚美,江戴芬.实用儿科学,上册,第7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156.

经典中医古籍

中药学教材(附图片)

穴位数据库(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