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栀子的规范化栽培方法
作者:税丕先, 熊英, 庄元春, 朱烨

《时珍国医国药》 2005年 第12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关键词】  栀子;,,《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栽培
       摘要:按中药GAP种植要求对栀子从种植基地的大气、土壤、水质检测到栽培、采收加工和色素测定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对栀子的GAP种植具有指导作用。
       关键词:栀子;  《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栽培
       栀子为茜草科植物栀子Gardenia jasminoides Ellis.的干燥成熟果实,又名山栀子、黄栀子等。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其性苦寒,无毒,入心、肝、肺、胃经,能清热泻火、凉血,临床用于急性黄疸性肝炎,出血,扭挫伤等疾病。古代用其染物,现代研究表明栀子中含大量色素,主要为栀子黄色素和栀子蓝色素,均广泛应用于食品添加剂,即食用色素。
       食用色素是食品着色的添加剂,分为天然色素和人工合成色素两种。在使用中人们发现,有些合成色素有致癌和诱发染色体变异作用,故使用的品种和数量都受到严格限制。天然色素由于其使用的安全性而发展较快,并在食品行业中广泛应用。一些发达国家已明令禁止使用合成色素,而从中国进口大量的天然色素,如日本每年需从中国进口20余吨的栀子色素[1],美国、欧洲国家、韩国等均使用栀子色素,有效刺激了我国栀子种植业的发展,各地均大量发展,以江西、福建、四川、安徽、湖南、湖北等为主产区[2],而种植环境、种植技术千差万别,致使其质量参差不齐,果实中色素含量、重金属、农残等差异较大,用其提前的色素质量也就不一致,加之国外对入口产品要求较高,对重金属、农残等检测严格,因而严重影响我国中药出口声誉。
       栀子果实中的重金属、农残等与其种植方法、环境、所使用的农药、化肥等密切相关。如果按规范化(GAP)种植,按国家有关标准检测种植基地的大气、土壤、水质[3],并选择优质的种子,高标准的栽培方法,科学的操作规程(SOP),就会得到无公害的优质中药材。
         1  种植地环境检测
       按《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试行)》(GAP)、《中药材GAP认证检查评定标准(试行)》对种植基地环境进行检测,包括大气、水质、土壤等。
       1.1  大气检测大气质量要达到大气环境质量指标GB309582的二级标准,需检测总悬浮微粒、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氟化物。
       1.2  水质检测灌溉水质要达到水质标准GB508492,需检测pH值、汞、镉、铅、砷、铬、氟化物、氰化物;中药加工用水需达到生活用水标准,除检测以上项目外,还要检测细菌总数、大肠菌数。
       1.3  土壤检测土壤环境质量要达到土壤质量GB156181995二级标准,主要检测汞、镉、铅、砷及六六六、滴滴涕等残留量。
         2  栽培方法
       2.1  繁殖播种前搓出种子,用45℃温水浸泡12 h。于雨水至惊蛰下种,一般在清明后谷雨前长出幼苗。
       播种方法:选上层厚、肥沃、排灌方便的砂壤土作育苗地。整好后做成畦宽1 m,高16 cm的苗床。施人畜肥15 000 kg/ha,待土干后,浅耙泥块,整平,均匀撒入种子。每亩用种子2~3 kg/ha,盖火土灰,再盖稻草或桔杆防板结,保湿以利出苗。苗期拔草时,不要损伤幼苗根系,最好选阴天进行。每次拔草后,施稀薄人粪尿,约3~4次。育苗一年后,地径达0.3 cm以上,苗高20~30 cm,可移栽定植。
       2.2  定植在头年将地翻耕整好,挖好定植穴使其风化,株行距按1.1 m×1.2 m,穴规格35 cm×35 cm×35 cm。在穴内施入土杂肥或厩肥,与底土拌匀即可栽植,可选春季或秋季。春季在雨水至惊蛰间进行;秋季在寒露至立冬间进行。每穴栽苗1株,根系尽量带土,主根过长可剪除部分,做到苗正根舒土实,并浇定根水。定植1个月内,若土壤干燥,应浇水保苗,否则成活率不高或长势不好。
       2.3  田间管理
       2.3.1  松土除草定植后每年春、夏、冬各进行1次。春、夏以除草为主,进行浅中耕,还可喷施镇草宁或茅草枯及克无踪、草甘膦等广谱低毒高效除草剂,从而清除林地杂草与栀子争夺土壤水分、养分,减少病虫害的传播,杀灭的杂草可留在林地通过微生物降解再次将养分归还土壤,使土壤结构和性能得到改善,形成良好循环。冬季中耕宜稍深,清除灌木杂草。
       2.3.2   施肥栀子幼树期以施氮肥为主,在春、夏、冬除草后施入,用尿素22.5g kg/ha,加饼肥750 kg/ha,以促进树冠良好发育。进入结果期后,需施肥4次/年,即春肥、夏肥(壮果肥)、秋肥(花芽分化肥)和冬培肥。春肥在3月底至4月初春梢萌动时施用,施尿素45~60 kg/ha,促进树势恢复,有利于开花结果;夏肥应在花授粉完毕后的6月下旬进行,施复合肥60~90 kg/ha,以提高座果率和加速果实生长;秋肥在立秋前后,施尿素75~90 kg/ha,并配施人粪水15 000 kg/ha,以促进花芽分化,为第2年丰产奠定基础;冬培肥在采摘果实后,结合清园工作进行,施农家肥3 000 kg/ha,加拌300~450 kg/ha磷肥,补充植物所消耗的大量养分和提高地温,增加植株的越冬能力。
       2.4  病虫害防治
       2.4.1  主要病害防治褐斑病主要危害叶片和嫩果。病害发生时,一是加强修剪,烧毁病株、病叶,防止病毒蔓延与传播;二是用1∶100波尔多液或5%托布津1 000~1 500倍液喷洒,1次/10 d。
       2.4.2  主要虫害防治
       2.4.2.1   栀子卷叶蛾幼虫危害枝梢、嫩叶。虫害发生时,用90%敌百虫1 000倍喷洒,或用杀虫螟杆菌1:100倍液喷雾。
       2.4.2.2  栀子尖虫蛾幼虫危害根皮,使其腐烂,严重时全株死亡。可用50%辛硫磷乳剂100 ml兑水50 kg灌穴,每穴灌0.5 kg。
       2.4.2.3  咖啡透翅蛾幼虫食花、叶、嫩枝,虫害发生期间用20%杀灭菌酯EC1 500~2 000倍液喷雾。
       2.4.2.4  介壳虫、蚜虫危害枝梢、叶片及主干,用乐果乳油1 000~1 500倍液喷洒。
       2.5  整形修枝
       2.5.1   幼树整形定植后第1年,当植株生长至80~90 cm高时,将主干离地面25~35 cm范围内的萌动芽全部抹掉,仅留3~4个强壮侧枝向不同方向发展,作为主枝。第2年,夏梢抽发,每个主枝上再留3~4个侧枝,而后将树冠培育成圆伞状。为方便采收,树高控制在1.5~1.6 m左右为宜。
       2.5.2   结果树修剪以疏为主。宜在冬季或次年春季发芽前20 d,可结合除草、施肥、清园工作进行。修剪时,先抹去根颈部的萌芽和主干、主枝萌芽,后疏去冠内病虫、交叉、重叠、细弱、密生与徒长枝,使冠内枝条分布均匀、内疏外密,以利通风透光。
       栀子培育成自然圆伞状,又经合理修剪后,增加了植株结果受光面积,能提高光能利用率,协调生长与结果和树体各部分之间的平衡,减少了树体养分消耗,有利于提高产量和栀子色素的含量,并有利于连年丰产稳产。在实际工作中,存在不少药农对修剪工作认识不足、常被忽视的现象,特别是郁闭成林进入盛果期后,更易疏于此项工作,任其自然生长。这是造成栀子丰产期短、丰产不稳产甚至过早衰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务必引起足够重视。
         3  采收加工
       3.1  采收霜降至立冬之间(10月底至11月中旬),栀子果实多已成熟。熟透的果实由青色变黄绿、橘黄至红黄色。因此采摘的最佳标准是果皮由青转红呈红黄色时进行,成熟一批采摘一批。采摘过早,果实未完全成熟,不仅果小、果肉不饱满、影响产量,而且果内栀子苷和黄色素含量低;采摘过迟,易发生腐烂和霉烂变色,也不利于树体养分积累和树体安全越冬。
       3.2   加工将刚摘的鲜果置通风处摊开,防霉变,及时用沸水烫或蒸至半熟后取出晒干或烘干。晒时要日晒夜露,至七成干时,堆沤回潮2~3 d,再摊开晒干而成,这样可确保果实内外干燥一致,成色佳,品质好;烘干的温度不能过高,一般不超过60℃,应随时轻轻翻动,火势先大后小,白天烘,晚上回潮,反复数次即成干果。
       鲜果加工的成品率为30~33%,即鲜干比约为3~3.1∶1。
        4  检测
       按国家有关标准和出口标准检测栀子色素、重金属、农残量,使其符合要求。
         参考文献:
       [1]  曾  敏. 日本天然色素系列[J]. 中外食品工业信息,2001(3):2828.
       [2]  付小敏, 周光雄, 葛  菲,等. 栀子类药材研究概况及展望[J]. 中国新生植物资源,20(2):2626.
       [3]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试行)[S]. 2002:23.
       (泸州医学院药学院,四川 泸州  646000;  四川省泸州市中医医院  646000)
        

经典中医古籍

中药学教材(附图片)

穴位数据库(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