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栀子炒炭前后化学成分对比的研究
作者:盛萍, 王 茜, 杨 飞, 张 冰, 于 睿    
作者单位:1.新疆医科大学,新疆 乌鲁木齐 ; 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分析测试研究院,新疆 乌鲁木齐

《时珍国医国药》 2008年 第10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摘要】 
       目的探讨栀子炒炭前后化学成分的变化。方法采用硅胶薄层色谱、红外光谱、紫外光谱的方法。结果栀子炒炭前后发生了较为复杂的变化,这种变化既有量变又有质变。结论栀子炒炭后可能产生了新的止血活性物质。
       【关键词】  生栀子; 炭栀子; 化学成分: 栀子苷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Chemical Constituents of Fructus Gardenia and its Carbonized Product
        SHENG Ping1 ,  WANG Qian1 ,  YANG Fei2, ZHANG Bing1,YU Rui1
        (1.Xinjiang Medical University,830054, China;2. Xinjiang Institute of Analytical Scienc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Urumqi  830054,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change of chemical constituents between Fructus Gardenia and its carbonized product.MethodsThe mainly chemical constituent were analyzed by using silica gel thin-layer chromatography, infrared spectrophotometer and ultraviolet spectrophotometer. Result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ere changes sophisticatedly, including quantitative change and qualitative change, between Fructus Gardenia and its carbonized product. ConclusionIt may produce the new antihemorrhagic active constituent in carbonized Gardenia Jasminoides.
        Key words:Gardenia jasminoides;   Carbonized Fructus Gardenia;   Chemical constituent;  Gardenia geniposide
        栀子为《中国药典》收载的常用中药,系茜草科植物栀子Gardenia jasminoides Ellis的干燥成熟果实,具有泻火除烦、清热利尿、凉血解毒等功效[1]。中药栀子经制炭后用于临床治疗多种出血病症,在清代《本草备药》中就有明确记载,谓“生用泻火,炒黑止血”。现代药理研究亦表明,栀子炭具有明显的止血作用。目前,普遍认为栀子生品性寒,善于泻火,多用于治疗热病心烦,黄疸尿赤,扭挫伤痛;炒炭后性涩,偏于止血,多用于治疗咯血、衄血、便血、崩漏、血痢等出血症的治疗[2]。栀子炒炭前后这种临床疗效的显著改变已被大量的临床实践和药理实验所证实。为进一步探讨栀子炒炭炮制的意义,本文拟对栀子炒炭前后化学成分的变化作一系统对比研究,为临床的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
           1  仪器与试药
        1.1  仪器    Spectrumlab 54 紫外分光光度计(上海市棱光有限公司); 尼高乐热电红外分光光度; KQ-400DB型数控超声清洗器(昆山市超声仪器有限公司);  电子天平(Sartorius 德国产);  DZF-6021型真空干燥箱(上海精密实验设备有限公司);  DRT-SX型恒温电热套(郑州长城科工贸有限公司);RE-52旋转式蒸发器(上海安亭电子仪器厂)。
        1.2  试药   栀子苷对照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批号749-200108); 熊果酸对照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批号742-200111); 栀子(购于新疆参茸药业有限公司,经鉴定为茜草科植物栀子Gardenia jasminoides Ellis干燥成熟果实);炭栀子(按《中国药典》2005年版,Ⅰ部附录的有关规定进行);硅胶G(青岛海洋化工厂)。其它试剂均为分析纯。
       2  方法与结果
        2.1  乙醇提取物的TLC,IR,UV图谱对比
        2.1.1  样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生栀子、炭栀子粉末各0.2 g,用95%的乙醇50 ml在索氏提取器连续提取3 h,回收乙醇至干,用95%乙醇定容至10 ml,备用。另取栀子苷对照品、熊果酸对照品加95%乙醇分别制成0.1,0.2 mg/ml的溶液,摇匀,备用。
        2.1.2  薄层层析图谱对比硅胶G板6 cm×8 cm, 展开系统为氯仿-甲醇(3∶1.4), 显色剂为10%硫酸乙醇液。见图1。
        1.生栀子  2.炭栀子  3.栀子苷  4. 熊果酸
        图1  95%乙醇提取物TLC图谱
        2.1.3  红外光谱对比(液膜法)见图2。
        2.1.4  紫外光谱对比分别精密吸取样品液1 ml,置10 ml容量瓶中,用95%乙醇定容至刻度,摇匀 ,在200~400 nm范围内进行扫描。结果见图3。
        1.生栀子  2.炭栀子            1.生栀子  2. 炭栀子
        图2  95%乙醇提取物红外图谱    图3  95%乙醇提取物紫外光谱图
        由图1~3可见,生栀子、炭栀子95%乙醇提取物的薄层图谱、红外光谱图、紫外光谱图的定性比较结果显示栀子炒炭后,化学成分发生了变化。
        2.2  4种不同溶剂(石油醚、氯仿、醋酸乙酯、正丁醇)萃取的TLC,IR,UV图谱对比
        2.2.1  样品液的制备  称取生栀子、炭栀子粉末各5 g,分别用95%乙醇在索氏提取器连续提取3 h,回收乙醇至干,残渣用30 ml热水振摇溶解,转移至分液漏斗中,依次用石油醚、氯仿、醋酸乙酯、正丁醇萃取,各种溶剂萃取液均回收溶剂至干,分别用95%乙醇定容至25 ml容量瓶中,萃取后的水层定容至50 ml容量瓶中备用。
        2.2.2  薄层层析图谱对比
        石油醚萃取物薄层对比   :硅胶G预制板,展开系统为环己烷-丙酮(4 : 1.6), 显色剂为10%硫酸乙醇液。见图4。
        氯仿萃取物薄层对比:硅胶G预制板,展开系统为氯仿-甲醇(9 : 1.8), 显色剂为10%硫酸乙醇液,见图5。
        醋酸乙酯萃取物薄层对比:硅胶G预制板,展开系统为氯仿-甲醇-水(6 :1.8 : 0.2), 显色剂为10%硫酸乙醇液。见图6。
        正丁醇萃取物薄层对比:硅胶G预制板,展开系统为氯仿-甲醇(7:2), 显色剂为10%硫酸乙醇液。见图7。
        水提取物的薄层对比:硅胶G预制板,展开系统为氯仿-甲醇(10 : 1)第1次展开,为正丁醇-甲醇-水(4∶1∶2)第2次展开, 显色剂为10%硫酸乙醇液。见图8。从图4 ~ 8可见,生、炭栀子4种不同溶剂萃取物的薄层图谱结果依然显示:栀子炒炭后,伴随着某些成分的破坏分解及某些相应成分的生成。
        2.2.3  红外光谱对比(液膜法)见图9~12。
        由图9~12可见生、炭栀子相同溶剂提取物的红外图谱中峰形、峰位也相差较大,说明所含化学成分发生相应的变化。
        2.2.4  紫外光谱对比 见图13 ~17。生、炭栀子相同溶剂提取物的紫外光谱中吸收峰的位置与强度也有一定差异,说明两者所含化学成分有一定的差别。
       3  讨论
        对生、炭栀子95%乙醇提取物及石油醚、氯仿、醋酸乙酯、正丁醇、水5种不同溶剂提取物的薄层、红外、紫外图谱对比研究表明,栀子炒炭后,化学成分发生了较复杂的变化,这种变化既有量变,即单纯的化学成分含量的递减,又有质变,即伴随着某些成分的破坏分解,有相应新成分的生成。提示栀子炒炭后可能产生了新的止血活性物质,还有待我们结合药效实验,系统寻找其止血的活性部位和活性成分。
       【参考文献】
         [1] 国家药典委员会. 中国药典,Ⅰ部[S].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173.
       
       [2] 陆 拯.中药临床生用与制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3:50.

经典中医古籍

中药学教材(附图片)

穴位数据库(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