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大黄药对的临床研究
作者:李玉和    
作者单位:长江大学医学院,湖北 荆州 434000

《时珍国医国药》 2008年 第12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摘要】 
       以大黄药对为主组方,治疗8种慢性难治性疾病,重点突出药对的配伍特点、用药特点及临床运用规律,并引入一些相关的近代研究成果及作者治验体会,是目前临床上较具优势的中医药治法。
       【关键词】  大黄药对; 慢性难治病; 临床研究
       大黄药对最早见于《伤寒杂病论》。大黄治疗慢性难治性疾病常起着主药的作用。古人为了加强疗效,常以药对的形式组方,其力专效宏,叹为观止。笔者受前贤的启示,以及笔者的治验体会,喜用大黄药对,故选辑常用8组药对分述如下。
       1   大黄、厚朴治疗顽固型便秘
       
   
       大黄、厚朴为经典药对。《伤寒论》大、小承气汤中,以厚朴倍大黄名大承气汤,以大黄倍厚朴名小承气汤,主治“痞”“满”“燥”“实”之证[1]。经二千多年的临床运用,无不应验。方中大黄攻积泻下、厚朴理气化滞。近代治疗慢传输型便秘仍为主药,霍岭霞等[2]观察大黄对慢传输型便秘大鼠结肠肌电影响的实验研究中得出结论,大黄药对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双向改变慢传输型便秘大鼠的慢波频率和振幅及其变异系数;大黄药对在解除便秘的同时,紊乱的胃肠功能也得到调整,并可使患者的体质状态得到改善。据笔者的体验,治疗顽固型便秘,大黄用量每次必须在10g以上,严重者可至30 g,对个别重症顽固型便秘可适量加入二丑子,根据病情,每剂药可放入3~9 g,中病即止。厚朴的常用量一般为20~60 g,要倍于大黄。
       2   大黄、虫治疗肝硬化
       
   
       大黄、虫治疗肝硬化最早见于《金匮要略》,症见“五劳极虚羸瘦,腹满,不能饮食,肌肤甲错,两目黯黑,缓中补虚,大黄虫丸主之”。大黄用量为10 g,土鳖虫为10 g。方中大黄通腑泄热祛湿,虫活血化淤。古人云:“通以去其用,虫以动其淤”,故大黄、虫为药对,以通为补,祛淤生新。临床病人服用大黄、虫制剂后,大便通畅、腹胀减轻或消失,食欲增加,肝功能明显改善。经药理研究此药对能使慢性肝炎患者肝脏胶原含量明显减少,具有抑制肝纤维化作用,是治疗肝硬化的有效药对[3]。笔者在临床中亦根据病情,在方中酌情加入炙鳖甲、炮甲等软坚化瘀之品以加强疗效。
       3   大黄、白及治疗上消化道出血
       
   
       大黄与白及合用治疗上消化道出血,近年多有报道,其方法为:大黄10 g,白及60 g,1剂/d,水煎分4次口服,用药至大便潜血转阴。大黄、白及均有较好的止血作用,白及性粘而涩,为收敛止血要药,单用本品即有效,如验方独圣散就此白及一味,与大黄同用,其疗效大大增强,不仅有良好的止血作用,而且还能促进溃疡的愈合。药理研究证实,大黄有缩短凝血时间、改善毛细血管脆性、降低其通透性、改善微循环、促进骨髓制造血小板的作用。白及可促使胃液分泌减少、红细胞聚结形成血栓,有利于止血[4]。笔者在此药对的基础上,亦可加入三七粉、乌贼骨以加强其止血的作用。
       4   大黄、麻黄治疗慢性咳喘
       
       
  慢性咳喘总体病机可概括为:“外有非时之感,内有壅塞之气,膈有胶固之痰”。临床在辨证的基础上,常加入大黄与麻黄各7.5 g,1剂/d,可连续应用,直至咳喘消失为止。大黄与麻黄,一降一宣,大黄为苦寒之品,用大黄的寓意有二,一是“开痰火之路”,使痰与热从后窍而走;二是通腑以肃降,肺与大肠相表里,腑气通畅有助于肺气肃降,此借泻下之势,使腑气通畅而肺气下行,伍以辛温开宣之麻黄,开宣肺气以平喘,且麻黄为历代公认止咳平喘第一要药,无论病程长短、寒热虚实,只要配伍得当,皆可用之。两者一宣一降,以复肺之宣发肃降之功能。据郑氏等[5]报道,用该药对为主治疗慢性咳喘,其有效率为83%。笔者在此药对的基础上,常加入葶苈子30 g,苏子20 g以加强其止咳平喘的作用。
       5   大黄、山楂治疗高脂血症
       
   
       大黄具有较好的活血降脂作用[6],能影响血液流变学,使血黏度降至正常,降低胆固醇、甘油三酯(TG),降低LDL-C浓度,升高HDL-C浓度,改善脂质代谢,大黄可使高胆固醇(TC)血症的TC下降84%,使甘油三酯(TG)血症的TG下降76%,大黄对高脂血症有效率为84%。《本草纲目》记载:“山楂,化饮食、消肉积、癥瘕痰饮……”。山楂善消肉积、祛淤而不伤正,针对高脂血症的主病因饮食不节,嗜食肥甘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据文献报道,以山楂组方出现的频率最高[7];刘滨等[8]报道用自拟复方血稠制剂治疗高脂血症,其总有效率为100%。笔者治疗高脂血症,在辨证的基础上常加入大黄、山楂药对,其疗效甚为满意,大黄剂量应小,一般每剂不超过6 g,并且要用酒炒大黄,不然,易引起腹泻;山楂剂量宜大,一般每剂要用至60 g,对甘油三酯难以下降的患者,亦可常规加入水蛭粉,3 g/d,另包吞服,连用1个月,可加强降血脂之疗效。
       6   大黄、附子内服,大黄、牡蛎灌肠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
       
   
       大黄附子为药对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最早见于《备急千金要方》,突出其温补肾阳、泻下冷积的特点,近代配合大黄、牡蛎灌肠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大黄内服常用量为15 g,附子9 g,二者配伍有温阳泄浊,通腑利尿之妙,善治湿热内聚、脾肾阳虚、膀胱气化不利、尿毒泛滥三焦,以致水液代谢紊乱的尿毒症,此药对具有温阳不助热、清热不耗阴之妙。大黄、牡蛎灌肠,一般大黄为30 g,煅牡蛎为60 g,取浓缩剂150 ml灌肠,保留灌肠1h,1次/d。大黄、牡蛎灌肠,具有通腑泻毒的作用,有利于血清中尿素氮和血肌酐从大便排泄,从而降低尿毒素,保护残余肾单位以减缓肾病进展,延长患者生命。从现代研究来看,大黄可增加肠蠕动、抑制蛋白质分解,阻止氨从大肠道中吸收,改善氨基酸代谢,促进尿素氮等有毒物质从肠道中排出;煅牡蛎具有收敛、吸附毒物的作用,且富有多种钙盐,可使灌肠液成为高渗液而达到结肠透析之目的[9]。
       7   大黄、柴胡治疗慢性胆囊炎
       
   
       大柴胡汤为医圣张仲景所创之方,其主药为大黄与柴胡,具有和解少阳、内泄热结的功效。笔者常用此方治疗胆囊炎,其中以生大黄为主药,而以柴胡辅之为药对,大黄剂量一般为30 g,柴胡为10 g,服药后应达到“大黄化”[10],即每2 h服药1次,每天服药5次左右,大便每天应在两次以上,直到腹痛减轻后减量。大黄与柴胡同剂,升降相因,散泄同用,具有较好的通腑泄热、疏肝利胆的作用,是一对治疗胆系疾病的良方。近代研究表明,大黄可促进胆管舒张功能,疏通胆管和微细胆小管内胆汁淤积,可减少胆囊及胆管的压力,而减轻疾病;大黄可促进胆汁、胆汁酸和胆红素分泌,解除胆道括约肌痉挛,疏通胆道和微细胆小管内淤积的胆汁[11],柴胡有较好的利胆作用,它能提高胆汁中胆酸、胆红素含量,增大胆汁的胆甾醇一胆盐系数,并具有较好的抗炎作用[12]。
       8   大黄、穿山甲治疗慢性前列腺炎
       
   
       慢性前列腺炎多属中医“淋证”范畴,由于湿热蕴结下焦、膀胱气化失司,日久血滞成淤,淤血阻塞尿道,又影响湿浊的排出,以致病情缠绵难愈,大黄与穿山甲合用有清利湿热、活血化淤、通关泄浊之效。大黄能泻除积热,取其升上通下之义;穿山甲具有化淤通络作用。《医学衷中参西录》:“穿山甲,气腥而窜,其走窜之性,无微不至,故能宣通脏腑,贯彻经络、透达关窍,凡血凝血聚为病,皆能开之”。故大黄药对能治少腹急结、硬满、小便不通之证。笔者临床以大黄10g,穿山甲20 g为药对,配伍土茯苓、泽泻、生地等治疗慢性前列腺炎32例,其有效率为96.9%[13]。
       【参考文献】
           [1] 张恩英.大黄在《伤寒杂病论》中的妙用[J] .黑龙江中医药,1998,1:6.
       
       [2] 霍岭霞,张 晶,姜国平.慢传输型便秘的中西医治疗进展[J] .四川中医,2006,24(10):35.
       
       [3] 李玉和,贺光旭,王培万.虫类药治疗疑难病验方[M] .太原:山西科技出版社,1995:30.
       
       [4] 黄桂芬.富诗坦联合大黄白及散治疗上消化道出血45例[J] .实用中医药杂志,2005,21(11):680.
       
       [5] 郑玉琼,尹 洁,张爱平,等.平喘合剂治疗支气管哮喘热哮证的临床观察[J] .四川中医,2006,24(10):58.
       
       [6] 何 华.化痰逐瘀法为主治疗高脂血症55例临床观察[J] .实用中西医结合杂志,1997,10(6):569.
       
       [7] 康广盛,李显波,孙丽英,等.近5年来中医药治疗高脂血症研究进展[J] .中医药信息,2006,23(2):16.
       
       [8] 刘 滨,佟 颍,李莲花,等.脂肪肝的中医临床和实验研究概况 [J] .中医药信息,2007,24(3):11.
       
       [9] 聂 峰,陈国宝,杨爱成.魏连波教授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衰竭经验[J] .中医药信息,2006,22(4):58.
       
       [10] 李玉和,赵家斌.谈“大黄化”与“大黄势”的运用[J] .实用中医药杂志,2006,22(6):46.
       
       [11] 丁玉玲.大黄蒽醌类的研究概况[J] .时珍国医国药,2005,16(11):1161.
       
       [12] 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M] .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2004:1835.
       
       [13] 李玉和,李 军.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临床观察[J] .实用中医药杂志,2005,21(11):684.
       

经典中医古籍

中药学教材(附图片)

穴位数据库(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