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外关穴特异性的研究概况
作者:曾统军,黄泳,张贵锋    
作者单位:基金项目:国家“973”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资助课题(No. 2006CB50450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课题(No. 90709027) 南方医科大学,广东 广州 510515

《时珍国医国药》 2008年 第12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摘要】 
       总结近10年有关外关穴的临床运用及作用机制研究的概况。以“外关穴”为检索词,检索近10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关于外关穴的文献,然后从临床运用和作用机制研究两个方面进行综述。外关穴是临床常用穴位,但相关临床研究尚不规范,其作用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  外关穴; 临床运用; 作用机制; 特异性
       穴位的特异性,也称穴位功能的特异性,即不同的穴位对某一或某些内脏或躯体的功能或病痛具有有别于其它穴位的反映和调整或功能[1]。
       
       外关穴(SJ5),《灵枢·经脉》:“手少阳之别,名曰外关”。 外,指体表,外部也;关,指关隘,关卡也。本穴属手少阳三焦经,本经络穴,八脉交会穴之一,交阳维脉。定位在前臂背侧,当阳池与肘尖的连线上,腕背横纹上2寸,两骨之间(尺骨与桡骨之间),与内关相对。解剖:在桡骨与尺骨之间,指总伸肌与拇长伸肌之间;深层有前臂骨间背侧动脉和掌侧动、静脉;布有前臂背侧皮神经,深层有前臂骨间背侧神经及掌侧神经。本穴以治表证为主,为临床常用穴,单用或配合它穴应用均可,其功能特异性体现为:热病;头痛、目赤肿痛、耳鸣、耳聋等头面五官病症;瘰疬;胁肋痛;上肢痿痹不遂[2]。
       
       近10年来,人们对外关穴的临床运用及作用机制进行初步研究,本文查找了1997~2007年之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关于外关穴的临床运用及作用机制研究的文献24篇。其中关于临床运用的文章21篇,关于作用机制研究的文章3篇。现就这24篇文献作一综述。
       1  临床运用概况
       1.1  独取外关穴的临床运用有报道,独取外关穴在治疗心血管、消化系统及运动系统疾病,如治疗心脏急救、呃逆、落枕、神经根型颈椎病、肩周炎、急性腰扭伤、踝关节扭伤等具有较好临床疗效,有相关报道12篇。
       1.1.1  独取外关穴治疗心血管系统疾病有报道,独取外关穴可用于心脏病急救。本法主要是通过外关穴透内关穴。内关属于手厥阴心包经,主治心胸疾病,心包经与三焦经相表里,外关穴透内关穴可以用于心脏病急救。唐卫华[3]采用外关透内关治疗高血压性心脏病并快速心房颤动,心脏神经官能症、胸痹等取得较好疗效,针刺过程中从外关垂直进针,透至内关皮下,症状得到较好控制。
       1.1.2  独取外关穴治疗消化系统疾病有报道,独取外关穴可治疗呃逆。所谓呃逆,主要是胃气上逆而致。胃处中焦,上贯胸膈,以通降为顺,三焦经“布膻中,散络心包,下膈循属三焦”,故取手少阳三焦经之络穴外关穴,可达到调整三焦之气,使气机调畅呃逆必止。伍志浩[4] 独取外关治疗呃逆时采用逆时进针与皮肤成45°角进针,沿三焦经循行方向,针20 min后呃逆平息,再留针10 min,告痊愈,随访10日不再复发。
       1.1.3  独取外关穴治疗运动系统疾病有报道,独取外关穴治疗落枕、神经根型颈椎病、肩周炎、急性腰扭伤、踝关节扭伤等运动系统疾病,在临床上取得较好疗效。
       
       独取外关穴可治疗落枕。落枕多因睡眠时颈部位置不当,或因负重颈部扭转,或风寒侵袭项背,致使局部脉络受损,经气运行不畅所致,祖国医学认为痛则不通。通则不痛,外关穴属于手少阳三焦经,经络所过,主治所及。伍志浩[4]、杨志新[5]独取外关治疗落枕时进针后直透内关穴,运针得气后提插捻转,强刺激,当患者出现酸麻胀感后,嘱患者活动颈部,幅度由小至大,动作由慢至快, 20 min后患者诉颈项部疼痛大减,颈部已可活动,再留针10 min,患者已无疼痛、无牵扯痛,颈部活动自如,再行神灯照射20 min巩固疗效,患者告痊愈。
       
       独取外关穴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神经根型颈椎病[6],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约占颈椎病的30% ~50%,主要表现为与脊神经根分布区相一致的感觉、运动及反射障碍,本病属祖国医学“骨痹”“颈肩痛”范畴。董建[7]取外关穴治疗108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每次取单侧穴位,交替使用,进针后针下有阻挡感沉胀感为佳,然后先行提插5~6次,待针下有空虚感后,再行小幅度快速捻转,150次/min,同时配合小幅度缓慢提插,在针刺过程中嘱患者缓慢旋转头颈部及患肢,直至疼痛等症状明显减轻后出针,结果显示总有效率98.1%。
       
       独取外关穴可治疗肩周炎。肩周炎即肩关节周围炎,是由于肩关节周围的肌肉、骨囊、肌腱、韧带等组织发生的非细菌性退行性炎症病变,多由于肩周围软组织发生充血、水肿、渗出,纤维组织增生、关节囊粘连等,导致肩周疼痛、肩关节功能障碍,中医又叫“漏肩风”“五十肩”等,是由于风、寒、湿邪所致的肩关节疼痛不举。高文通等[8]运用外关穴透刺内关穴为主的方法治疗30例肩周炎患者,从患侧外关穴直刺进针,向内关穴透刺,采用大幅度的提插捻转手法,另于患侧局部配合取肩贞、肩穴,采用提插捻转手法,待针刺完成,全部穴位取针后,嘱患者将患肢行上举、摸腰背、攀对侧肩膀等动作,适量而行,逐渐增大幅度,结果显示总有效率为93.3%。
       
       独取外关穴可治疗急性腰扭伤。急性腰扭伤,是临床上常见疾病之一,俗称“闪腰”“岔气”,古代文献称为“概腰”,主要由于活动时姿势不正,用力不当,过度负重,剧烈运动或外力撞击等损伤所致。轻则造成腰肌韧带、关节囊、筋膜软组织损伤,严重的可导致肌键、韧带断裂、椎间盘脱出、脱位、骨折等后果。有4篇文献,其中洒玉萍[9]取患侧外关穴,患者取站位,并让患者以健侧手托扶患侧手臂处于功能位,行针时嘱患者做腰部自主活动,活动幅度由小渐大,治疗1次/d,结果显示经过1~5次不等治疗后全部治愈。刘建荣[10]治疗急性腰扭伤31例,取双外关穴,得气后强刺激,使针感上行向肩部扩散,同时嘱患者活动腰部,先坐位被动左右活动,后让其主动左右旋转。其幅度由小到大,然后由坐位变为站位,站起来蹲下去,逐渐加大活动量和活动幅度,1次/d,结果显示治愈率为83 %,有效率为100 % 。李玲[11]取患侧外关穴治疗150例急性腰扭伤患者,刺入外关穴后,行针使局部有酸胀感,然后用轻插重提手法行针,同时嘱患者做深呼吸,进针时用鼻深吸气,出针时用口慢慢呼气,行针3~5次待患者感觉腰部疼痛减轻后,让患者起立,做轻微腰部旋转活动,10min后再行针1次,并让患者继续做腰部活动,可适当加大幅度,20min后再行捻转提插手法,至局部有酸胀感时摇大针孔快速出针,1次/d,经1~2次治疗全部获效,其中痊愈128例,有效22例,有效者再经2次治疗后亦全部获愈。范德增等[12]针刺外关穴治疗40例急性腰扭伤患者,单纯针刺双侧外关穴,同时配合针刺腰部扭伤范围内压痛点,针刺压痛点时要使针感上下扩散,胀麻等感觉明显,超出病痛范围,留针的同时,针刺双侧外关穴加强针感后留针,嘱患者两手臂保持原来时的姿势,腰部试做前后、左右转侧或下蹲活动,一般经1~4次,患者自觉腰部痛止,活动自如,结果显示总有效率为97. 05 % 。
       
       独取外关穴可治疗踝关节扭伤。踝关节扭挫伤,是踝关节的急性损伤,以外侧跟腓韧带损伤多见。有两篇文献。其中孙玉凤等[13]直刺健侧外关穴,行针直至有较强的肿胀针感,每次行针后嘱病人轻微活动患侧踝关节,结果显示总有效率达92%。张胜球[14]采用巨刺法治疗踝关节扭伤89例,由外关穴透针至内关穴,以内关穴皮下触到针尖为准,依据伤情和患者对针的敏感程度行针,一般将针柄逆时针转至极点,再轻提重插几次,下针后即嘱患者活动扭伤的踝关节,慢步走动,踝关节内外摆动、旋转、重压,20 min后双足轻轻跳跃,并从轻到重,结果显示经过1~7 d不等治疗后全部治愈。
       1.2  配伍外关穴的临床运用有报道,外关穴配合相关穴位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运动系统疾病及杂病,如治疗呕吐、失眠、急性腰扭伤、软组织损伤疼痛、红斑性肢痛、无汗症等疾病,在临床上取得明显效果,相关文献7篇。
       1.2.1  配伍外关穴治疗消化系统疾病 有报道,外关穴配内关穴可治疗呕吐、醉酒。呕吐,是由于胃失和降,气逆于上而引起,前人以有物有声谓之呕,有物无声谓之吐,无物有声谓之干呕,其实呕与吐常同时发生,故一般并称为呕吐。胃主受纳和腐熟水谷,其气主降,以降为顺,以和为安,内感外伤均可导致呕吐;醉酒是由于喝酒过多引起,临床多见头昏,头痛,心烦神乱,胸膈痞闷,甚则呕吐。杨志新[5]运用内关透刺外关治疗呕吐,针刺时选双侧内关透向外关,均匀提插捻转针体至出现徐和的沉紧感,适于多种原因引起的恶心呕吐,还可用于上消化道钡餐检查或胃镜检查中出现的恶心呕吐,临床疗效肯定。唐卫华[15]点按内关、外关治疗醉酒,以拇指和食指扣住患者一侧的内关穴及外关穴,用力点按或揉按,力量以患者能忍受为度,可左右交替使用,亦可同时取双侧穴位来治疗,效果较明显。
       1.2.2  配伍外关穴治疗神经系统疾病有报道,外关配内关可治疗失眠症、红斑性肢痛及无汗症。失眠症,中医称为不寐、不得眠,临床上以入睡困难、易醒、醒后难以再次入睡、夜间总睡眠时间不足5 h、日间疲乏、无精打采等症状为主要表现。红斑性肢痛,也称肢端红痛症,在上肢肘关节或下肢膝关节以下部位红肿、疼痛,一般呈对称性,疼痛呈阵发性、针刺样疼痛,夜间痛甚,遇冷痛减,遇热加重,现代医学认为系自主神经性疾病,至今病因不明,祖国医学归为“血痹”范畴,经脉气血痹阻,不通而痛。无汗症,是由外感发汗太过,营阴亏损,营卫失调,腠理闭塞所致,治宜宣通肺气,调和营卫,西医认为该病系神经系统病变。杨志新[5]运用内关透刺外关治疗失眠症、红斑性肢痛及无汗症。其中治疗失眠症时他选双侧内关穴,透刺至外关穴,在该穴体表区可触及针尖,但不穿过皮肤,以临睡前针刺效果最佳;治疗红斑性肢痛时他采用外关穴配伍内关穴,内、外关穴均直刺1寸,均施以提插捻转之泻法,使针感向手指放散,1次/d,临床效果明显;治疗无汗症时他运用内关透刺外关,先针刺双侧内关穴,得气后行补法,轻提针体,待针下出现和缓的沉紧感和吸针感时,稍候片刻,当针下感减弱时,立即按压针柄,使针尖再向内深刺,然后针刺双侧外关穴,得气后施泻法,针下出现较明显沉紧感时,立即提针0.1~0.2寸,1次/d,临床疗效佳。
       1.2.3  配伍外关穴治疗运动系统疾病
       
       外关穴配内关穴可治疗急性腰扭伤:谢阳象等[16]针刺内关、外关穴治疗急性腰扭伤138例,由内关进针至针尖微出外关为度,左右各1针,强刺激使针感往胸胁部传导,当患者腰痛减轻时,嘱其逐步活动腰部并做起蹲动作,1次/d,结果总有效率97.8%。
       
       外关穴配奇穴可治疗软组织损伤。软组织损伤,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劳损、扭伤、挫伤、撕裂伤和断裂伤,治疗时较困难,且易导致严重的疼痛和明显的功能障碍。张振良等[17]在临床运用针刺外关配合小节治疗软组织损伤470例,取健侧外关、小节(奇穴,位于无名指指掌关节上尺侧0.3~0.4寸赤白肉际处),双侧疼痛取双侧穴。外关针感越麻越好,小节以45°角向手指远端斜刺,针感越酸越好,嘱患者在留针期间活动患处,结果470例患者经1~3次治疗后均止痛。
       1.3  外关穴为主综合治疗的临床运用有报道,通过针刺或按压外关穴配合其他治疗方法治疗呼吸系统、运动系统及神经系统疾病,如感冒、醉酒、落枕、漏肩风、胸胁部损伤、踝扭伤、坐骨神经痛等,临床上具有较好疗效,相关文献7篇。
       1.3.1  外关穴为主综合治疗呼吸系统疾病有报道,麦粒灸外关穴可治疗感冒。中医认为感冒的病因主要是感受以风邪为主的外邪所致,故俗称“伤风”。“风为百病之长”,风邪作为外邪致病的先导,常夹杂着寒热暑湿等时令之邪一同侵犯人体。胡志平等[18]采用麦粒灸外关治疗感冒120例,将搓制好的小艾炷粘在外关穴并点燃,当艾炷燃至患者出现灼痛时,医者以指轻叩穴位四周皮肤,转移患者注意力,以减轻疼痛,待艾炷将燃尽时压灭艾火,片刻后去净艾灰,同法施灸第2壮,第3壮,……至皮肤潮红,最后1壮保留艾灰,用创可贴外敷灸处,第2天灸处皮肤出现水泡者为佳,一般1次即效,亦可在皮痂脱落后重复施灸,结果显示总有效率88.3%。
       1.3.2  外关穴为主综合治疗运动系统疾病有报道,采用特殊方式给予外关穴刺激,可治疗该系统的相关疾病,如落枕、漏肩风、胸肋部损伤及踝扭伤等。
       
       点按外关穴为主手法可治疗落枕。黄仲海[19]点按外关穴为主手法治疗落枕30例,医者一手拇指点按患者外关穴,另手拇指配合按揉患侧肩井穴,嘱患者慢慢左右转动颈项部,经上述手法治疗约5 min后症状明显减轻。30例中,经手法治疗痊愈者27例,其中1次手法治愈19例,两次手法治愈6例,3次手法治愈2例,3次以上症状缓解3例。
       
       巨刺外关穴加拔罐可治疗落枕。张书彪等[20]巨刺外关穴加拔罐治疗落枕,以80度角向上刺入外关穴,得气后让患者活动颈部,针后在病变部位(压痛最敏感处)拔火罐,通过观察,临床疗效明显。
       
       针刺外关穴加TDP可治疗漏肩风。漏肩风定义同“肩周炎”。刘国帜等[21]采用“左(右)病右(左)取”外关穴加TDP照射治疗漏肩风患者100例,针刺外关穴,得气后使患者最大限度地做上举后伸,内收外展,内旋外旋,环行动作及梳头动作等,1次/d,针刺后将TDP辐射头垂直于病灶部位,结果显示总有效率达96%。
       
       针刺外关穴配合呼吸补泻可治疗胸胁部损伤。胸肋部损伤,主要是指胸肋部的创伤性损害,体力劳动者的一种常见病。周友龙[22]针刺外关穴配合呼吸补泻治疗胸胁部损伤82例,进针前让患者深吸气,尽量使胸部隆起,医者同时向下进针,然后让患者呼气,同时提针至皮下,这样让患者一吸一呼,医者同时一插一提,并使针感向上传导,1次/d,结果显示总有效率达96.3%。
       
       按摩外关穴为主可治疗踝扭伤。何义勇等[23]采用外关穴按摩治疗踝扭伤,术者以拇指螺纹面按于穴位上揉动,施以中度压力,施术时可令患者活动患侧肢体(由轻到重),疼痛可减轻,术毕用正红花油涂于踝关节痛处及穴位局部,多数患者踝关节局部疼痛于术后基本缓解,肌肉保护性收缩消除,恢复关节活动功能,甚至能进行奔跑弹跳动作,少数患者经2~4次治疗后亦痊愈。
       1.3.3  外关穴为主综合治疗神经系统疾病有报道,针刺外关穴结合指压可治疗坐骨神经痛。坐骨神经痛,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该病是由许多病因所引起的一个症状,最常见的有坐骨神经炎、梨状肌综合征及腰椎间盘突出症等,中医属于“痹证”。汪崇淼等[24]针刺外关穴结合指压治疗坐骨神经痛80例,单刺外关,捻针强刺激3 min后留针20 min,起针后,再在外关穴上施以拇指按压,要求持久有力,用力均匀且能渗透,持续时间一般以5 min为宜,隔日1次,结果显示总有效率95.0%。
       2  作用机制的研究概况
       
   
       有报道,运用fMRI脑功能成像技术及肌电图等方法研究外关穴的作用机制,相关文献有3篇。
       2.1  运用fMRI脑功能成像技术研究外关穴的作用机制有两篇文献,其中邱明国等[25]电针刺激光明、外关组穴,采用1. 5T磁共振成像系统进行全脑功能扫描,数据经SPM软件统计分析得出刺激状态与静息状态信号对比的脑激活统计参数图,观察脑皮层相应功能区的激活状况,结果显示电针刺激右侧光明及外关穴可使受试者双侧大脑枕叶距状沟附近的视觉皮质及顶下小叶皮层区的fMRI信号显著增加,结论是特定的功能组穴与相应皮层兴奋区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fMRI影像技术结合SPM分析是研究电针作用机制的一种有效方法。迟旭等[26]研究针刺外关穴脑功能变化的规律和脑激活区的定位信息,为针灸治疗的中枢机制提供实验依据,他们利用fMRI-BOLD技术,获取健康志愿者的外关穴在行针状态下的脑功能变化图像,利用AFNI软件分析针刺外关穴时脑功能变化的规律,结果显示针刺左侧外关穴主要引起扣带回、背侧丘脑和颞叶、小脑、枕叶等的激活,结论是针刺的镇痛效果可能是通过多个脑功能区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
       2.2  运用肌电图研究外关穴的作用机制日本人谷万喜子等[27]对两例痉挛性斜颈患者,在患肌的远端外关穴行针刺,探讨单一经穴的刺激效果。于检查侧的外关穴行针刺留针,在针刺前、起针后即刻、5 min后、10 min后记录肌电图,分析最大顶点间振幅、平均整流电位,肌电图检查,用统计学方法探讨1次针刺引起的肌电图变化,结果显示针刺后两例最大顶点间振幅、平均整流电位均呈明显的经时性下降(ANOVA:P<0.01),颈部异常姿势亦有改善,本次将两例颈部姿势的异常考虑为手足少阳经失调,选用手少阳三焦经的外关穴,探讨了患肌远端单一经穴的针刺效果,表明患肌的异常放电降低,颈部异常姿势改善,提示针刺远端经穴对痉挛性斜颈有效。
       3  问题与展望
       
   
       近10年的文献研究表明,外关穴的临床运用及作用机制的研究有不少报道,但是外关穴作为一个临床常用重点穴位,相对于其他常用重点穴位,文献报道尚少,特别是外关穴作用机制的研究尚未深入。主要体现在:①研究报道不规范,多为临床治疗经验的介绍或者前后自身对照研究,缺乏严谨的设计;②治疗疾病病种方面还没有进一步展开;③作用机制研究有待深入。
       
       今后应当从以下方面加强相关研究:①严格按照循证医学的方法进行临床疗效观察。规范研究方法,运用科学统计方法进行实验设计;②增加外关穴主治病种的研究,特别是常见多发病的研究;③加强外关穴的作用机制研究。特别要纳入现代检测仪器和现代研究手段,为该穴特异性研究提供实验参考。
       【参考文献】
         [1] 喻晓春,高俊虹,付卫星. 论阿是穴与穴位特异性[J].针刺研究,2005,30(3):183.
       
       [2] 石学敏. 针灸学[M].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86.
       
       [3] 唐卫华. 外关透内关在心脏病急救中的应用[J].中国针灸,1998,18(1):23.
       
       [4] 伍志浩. 外关穴的临床应用[J].针灸临床杂志,1999,15(6):39.
       
       [5] 杨志新. 相对穴位的临床应用(1)——内关、外关穴的临床应用[J].中国临床医生,2002,30(7):53.
       
       [6] 陈晖阳. 针灸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观察[J].中国临床实用医学,2007,1(9):64.
       
       [7] 董 建. 针刺外关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J].中国针灸,2000,20(1):38.
       
       [8] 高文通,崔 海,任占敏. 外关穴透刺内关穴为主治疗肩周炎30例[J].北京中医,2006,25(1):41.
       
       [9] 洒玉萍.针刺外关穴为主治疗急性腰扭伤11例[J].青海医学院学报,2000,21(4):34.
       
       [10] 刘建荣. 针刺外关穴治疗急性腰扭伤31例[J]. 针灸临床杂志,2003,19(5):37.
       
       [11] 李 玲. 针刺外关穴治疗急性腰扭伤[J].中国民间疗法,2003,11(10):13.
       
       [12] 范德增,李振江.针刺外关穴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体会[J].黑龙江医学,1997,39(7):10.
       
       [13] 孙玉凤,林 珊,张秀华. 针刺外关治疗踝关节扭挫伤52例[J]. 黑龙江医学,1999,41(2):68.
       
       [14] 张胜球. 外关巨刺法治疗踝关节扭伤89例[J].湖南中医杂志,1999,15(1):32.
       
       [15] 唐卫华.点按内关、外关治疗醉酒[J].针灸临床杂志,1997,13(10):35.
       
       [16] 谢阳象,吴水盛.内关透外关治疗急性腰扭伤138例[J].实用中医杂志,2001,17(3):31.
       
       [17] 张振良,张 红. 针刺外关、小节治疗软组织损伤疼痛[J].中国针灸,2001,21(4):254.
       
       [18] 胡志平,黄丽雅. 麦粒灸外关治疗感冒120例[J].中国针灸,1999,19(10):612.
       
       [19] 黄仲海.点按外关穴为主手法治疗落枕30例[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4,7(1):44.
       
       [20] 张书彪,段艳丽. 巨刺外关穴加拔罐治疗落枕[J].中医外治杂志,2002,11(4):42.
       
       [21] 刘国帜,宋秀芹.“左(右)病右(左)取”外关穴加TDP照射治疗漏肩风100例[J].黑龙江中医药,2006,48(3):39.
       
       [22] 周友龙. 针刺外关穴配合呼吸补泻治疗胸胁部损伤82例[J].中医研究,1999,12(4):55.
       
       [23] 何义勇,李江萍.按摩外关穴治疗踝扭伤[J].中国民间疗法,2001,9(10):10.
       
       [24] 汪崇淼,吴耀持. 针刺外关穴结合指压治疗坐骨神经痛80例[J].上海针灸杂志,2000,19(4):31.
       
       [25] 邱明国,王 健,谢 兵,等. 电针刺激光明、外关组穴fMRI脑功能成像的研究[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5,27(19):1970.
       
       [26] 迟 旭,孙申田. 针刺外关穴的脑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研究[J].上海针灸杂志,2007,26(2):30.
       
       [27] 陈淑红,唐有为(译). 针刺远端单一经穴对痉挛性斜颈疗效的电生理研究:外关穴留针的表面肌电图评价[J]. 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1999,21(4):50.

经典中医古籍

中药学教材(附图片)

穴位数据库(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