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超声波提取防风色原酮的研究
作者:韩忠明,杨荣艳,王云贺,韩梅,孔伟伟,杨利民    
作者单位: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重大项目(No.20075022) 吉林农业大学中药材学院,吉林 长春 130118; 吉林省四平市食品药品检验所 136000

《时珍国医国药》 2008年 第12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摘要】 
       目的优选防风色原酮的超声波提取工艺。方法以升麻素苷、升麻素、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和亥茅酚苷的含量为指标 ,采用正交实验法优选超声波提取防风色原酮的最佳工艺。结果最佳提取条件为料液比为1∶30 ,超声时间45 min ,超声温度50 ℃ ,超声频率90 kHz。结论采用超声波提取技术提取防风色原酮,提取时间短,提取效率高,可用于防风色原酮的提取。
       【关键词】  超声波; 防风; 色原酮; 正交实验; 高效液相色谱
       Extraction of Chromone from Saposhnikovia divaricata by Ultrasonic Wave
       HAN Zhongming,YANG Rongyan,WANG Yunhe,HAN Mei, KONG Weiwei, YANG Limin*
       ( College of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 Jili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Changchun, Jilin 130118, China; Institute Siping of Drug and Food Control,Jilin Province Siping, Jilin 1360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optimize the extraction conditions of chromone from Saposhnikovia divaricata (Turcz.) Schischk. by ultrasonic wave. MethodsThe contents of primOglucosylcimifugin, cimifugin, 5Omethylvisammioside and secOglucosylhamaudol were served as indicating indexes, and the extraction conditions were optimized by orthogonal test. ResultsThe optimal ultrasonic condition was as follows: the feed-liquid rate was 1∶30; the extractive time was 45 min; the extractive temperature was 50℃ and the supersonic frequency was 90 kHz. ConclusionThe extraction of chromone from S.divaricata with ultrasonic wave is found to be a rapid and efficient extraction method with short time and high production yield.
       Key words: Ultrasonic wave;   Saposhnikovia divaricata;   Chromone;   Orthogonal test;   HPLC
       
       防风 Saposhnikovia divaricata (Turcz.) Schischk.为伞形科防风属多年生草本植物 ,以未抽薹的干燥根入药,是我国常用大宗中药材之一,具有解表祛风、胜湿、止痉功能,用于感冒头疼、风湿痹痛、风疹瘙痒、破伤风等[1]治疗。现代药理研究工业化其主要的活性成分为升麻素苷、升麻素、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和亥茅酚苷等色原酮类以及多糖、挥发油等 ,具有解热、镇痛、抗炎、抗肿瘤、抗血小板聚集等多种功效[2~4]。超声波法提取中药有效成分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方法 ,具有设备简单、操作方便提取时间短、效率高和节能等优点[5]。有关超声波提取防风中色原酮的研究已有报道[6] ,但仅仅以升麻素苷和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两种色原酮为指标 ,而现在评价防风药材则以升麻素苷、升麻素、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亥茅酚苷4种色原酮为主要药效物质和质量控制评价指标[7]。本文以升麻素苷、升麻素、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亥茅酚苷4种色原酮的质量分数为指标 ,对超声波提取防风中4种色原酮的工艺参数进行了研究 ,为防风综合开发利用提供有效的提取方法和科学依据。
       1  仪器与材料
       
   
       DL-1000E超声波清洗器(上海之信仪器有限公司); Agilent 1100高效液相色谱仪(在线脱气机、四元泵、DAD检测器、手动进样器和Agilent化学工作站) ; AUY 220电子天平(日本岛津)。提取用甲醇为分析纯(北京化工厂)和HPLC用甲醇为色谱纯甲醇(Fisher 公司)。
       
       实验材料系200709末采于白城GAP基地3年生未抽薹防风的根 ,经吉林农业大学张连学教授鉴定为伞形科柴胡属防风Saposhnikovia divaricata (Turcz.) Schischk.。对照品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 ,升麻素苷、升麻素、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 、亥茅酚苷 批号分别为111522,111710,111523,111714。
       2  方法与结果
       2.1  防风4种色原酮的HPLC测定
       2.1.1  色谱分析条件Diamonsil C18 (4.6 mm×200 mm ,5 μm) 色谱柱 ;柱温30℃ ;波长254 nm ;甲醇-水梯度洗脱 :甲醇:0~15 min :20%~45% ,15~25 min :45%~70% ;流速1 ml·min-1。
       2.1.2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防风根经45 ℃烘干 ,粉碎过30目筛。精密称取0.3 g样品 ,浸泡2 h ,按照不同因素-水平进行超声提取 ,过滤 ,定容于100 ml容量瓶中 ,过0.45 μm滤膜 ,精密吸取20 μl进样 ,按外标法测定。
       2.1.3  混合对照品溶液的配制 精密称取经五氧化二磷干燥后的升麻素苷、升麻素、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和亥茅酚苷适量 ,配成浓度为 :升麻素苷: 0.3 mg·ml-1,升麻素: 0.04 mg·ml-1,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 0.5 mg·ml-1和亥茅酚苷0.02 mg·ml-1的混合对照品溶液。分别精密量取0.25,1,2,3,4,5 ml ,定容于10 ml容量瓶中。
       2.1.4  标准曲线的制备 分别吸取上述对照品溶液20 μl按色谱条件进样 ,测定峰面积。以色谱峰面积为纵坐标(Y) ,进样量为横坐标(X) ,绘制标准曲线 ,计算回归方程。
       
       升麻素苷 :Y = 3 288. 853 74 X + 68.774 277(r= 0.999 85) ,线性范围 :0.15~3 μg ;
       
       升麻素 :Y = 2 578.415 45 X + 7.520 469(r = 0.999 72) ,线性范围0.02~0.4 μg ;
       
       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 :Y = 2 010 X + 68.751 405(r = 0.999 59) ,线性范围0.25~5 μg ;
       
       亥茅酚苷 :Y = 4 125.812 67 X + 5.313 809(r= 0.999 71) ,线性范围0.01~0.2 μg。   
       混合对照品和供试品的色谱图见图1。
       图1  混合对照品 (a) 和供试品 (b) 的HPLC图(略)
       2.1.5  稳定性实验精密吸取混合对照品溶液20 μl ,按色谱条件每隔4 h 进样1 次 ,共测定7次。计算4种色原酮峰面积。结果升麻素苷、升麻素、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和亥茅酚苷的RSD值分别为0.98%,1.63%,1.53%和0.99%。表明24 h内4个对照品稳定性良好。
       2.1.6  精密度实验精密吸取混合对照品溶液20 μl ,按上述色谱条件进行分析 ,连续5次。计算4种色原酮峰面积积分的RSD值分别为0.91%,1.54%,1.76%和1.95%。
       2.1.7  重复性实验精密称取防风样品5份,按上述操作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 ,分别精密吸取供试品溶液20 μl ,按照上述色谱条件测定峰面积 ,结果4种色原酮峰面积积分的RSD分别为1.74%,2.68%,2.30%和2.16%。
       2.1.8  回收率实验取已知含量的供试品5 份 ,分别加入定量的升麻素苷、升麻素、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及亥茅酚苷对照品 ,按上述色谱条件测定。计算4种色原酮的回收率 ,结果升麻素苷平均回收率为104.72% ,RSD为1.57%(n= 5) ;升麻素平均回收率为104.98% ,RSD为1.64%(n= 5) ;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平均回收率为104.93% ,RSD为1.41%(n= 5) ;亥茅酚苷平均回收率为104.47% ,RSD为1.53%(n= 5)。
       2.2  单因素分析
       2.2.1  料液比对总色原酮提取率的影响精密称定0.3 g防风样品 ,分别准确加入甲醇 3 ml(料液比1∶10)、6 ml(料液比1∶20)、9 ml(料液比1∶30)、12 ml(料液比1∶40)和15 ml(料液比1∶50)在相同的条件下考察料液比对提取率的影响 ,结果总色原酮质量分数依次为0.932 1% ,0.953 8%,0.962 3%,0.965 6%,0.966 6% 。可见在一定范围内 , 随着料液质量体积比的增加,提取率增幅增大,在料液比为1∶30处达到最大。当料液比继续增加时,总色原酮提取量的增加幅度较小。鉴于节约溶剂的原则 ,故将料液比定为1∶30左右。
       2.2.2  超声时间对提取率的影响在料液比1∶30 ,其它条件相同下选择时间15,30,45,60 ,75 min进行超声萃取 ,结果总色原酮质量分数依次为0.932 5%,0.966 9%,0.986 3% ,0.989%,0.990 6%。可以看出,随着超声波提取时间的加长,总色原酮提取率的增幅不断减少,这可能由于提取率正在接近最高值,并且由于在提取过程中杂质的不断增加,影响了色原酮提取量的继续升高。因此选择45 min左右进行正交实验。
       2.2.3   超声频率提取率的影响在料液比1∶30 ,其它条件相同下选择超声频率30,50,70,90 kHz进行超声萃取 ,结果总色原酮质量分数分别为0.905 1%,0.974 4%,1.008%,1.014 4%。随着超声频率的增加 ,总色原酮的提取率不断增加 ,考虑超声波仪器本身的频率限制 ,故将频率定为70 kHz左右。
       2.2.4  提取温度温度过高杂质溶出增加; 温度过低 ,影响色原酮在甲醇的溶出。因此,综合考虑 ,选择30,40,50℃进行正交实验。
       2.3  正交实验设计及个因素水平设置 根据单因素实验结果 ,选取料液比(A)、超声时间(B)、超声温度(C)和超声频率(D)为主要考察因素 ,各因素及水平设置见表1。正交实验采用4因素3水平正交表即L9 (34) 正交表进行实验 ,结果见表2 ,并对4种色原酮总量进行极差分析及方差分析。结果见表3~4。
       表1  因素水平(略)
       以总色原酮为考察指标 ,极差R值大小显示因素作用主次分别为C>D>B>A; 即提取温度C的极差值最大 ,表明提取温度是影响超声波萃取的最重要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4)表明,C、D因素对防风中色原酮的提取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B因素对防风中色原酮的提取影响达到显著水平(P< 0.05)。其最适宜的提取工艺组合为A2B2C3D3 ,即料液比为1∶30 ,超声时间45 min ,超声温度50 ℃ ,超声频率90 kHz。
       2.4   验证实验根据以上所选最佳工艺 A2B2C3D3的条件 ,对防风样品中色原酮类成分的含量进行测定 ,结果总色原酮质量分数为1.089 4% ,1.092 7% ,1.093 8% ,平均值为1.092% ,大于正交设计中的含量 ,所得结果正确 ,并且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和较高的准确率 ,所筛选的提取工艺条件基本稳定 ,可作为防风中色原酮化合物的测定方法。
       表2  提取工艺正交设计实验结果(略)
       表3  极差分析(略)
       表4  方差分析(略)
       3  讨论
       
    
       实验曾使用不同浓度的乙醇进行提取 ,但水溶性杂质也一起萃取出来 ,干扰了4种色原酮的HPLC检测 ,而用甲醇提取时水溶性杂质少 ,故本实验选用甲醇作为提取溶剂。
       
       实验结果表明,提取温度和超声频率对提取效果有极显著的影响。分析原因认为适度增加温度有利于提高溶剂的溶解度,但温度过高导致溶剂挥发严重,杂质溶出增加;而高频率的超声波可产生强烈震动和空化效应,从而加速植物材料中有效成分的溶出。
       
       通过单因素和L9 (34) 正交实验 ,确定防风4种色原酮超声波提取最佳工艺为:料液比为1∶30 ,超声时间45 min,超声温度50 ℃ ,超声频率90 kHz,其结果经验证实验确认条件可行。该法具有实验设备简单,操作方便,提取时间短,提取效率高等优点。作为中药提取新工艺,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和实际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国家药典委员会. 中国药典,Ⅰ部[S].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102.
       
       [2] 张贵君,张燕波,李 影. 我国生药防风近10年的研究概况[J]. 时珍国药研究, 1997, 8(1): 73.
       
       [3] 王林丽,宋志勇. 防风的研究进展[J]. 中国药业, 2006, 15(10): 63.
       
       [4] 薛宝云,李 文,李 丽,等. 防风色原酮甙类成分的药理活性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 2000, 25(5): 297.
       
       [5] 张晓东,潘国凤,吕圭源. 超声提取在中药化学成分提取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 时珍国医国药, 2004, 15(12): 861.
       
       [6] 姚仲青,李文林,周 俊,等. 防风提取工艺的研究[J]. 中国中医药科技,2007,14(6): 431.
       
       [7] 孙 晖,曹 玲,王喜军. 防风药效物质基础季节积累规律的研究[J]. 中国中医药科技, 2003, 10(6): 355.

经典中医古籍

中药学教材(附图片)

穴位数据库(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