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针药并用治疗干燥综合征疗效观察
作者:古青, 强世平, 刘保成    
作者单位: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医院,湖北 武汉 430064

《时珍国医国药》 2008年 第1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摘要】 
       目的寻找治疗干燥综合征的新方法。方法对48例干燥综合征的患者采用毫针针刺结合中药内服治疗,并于治疗前、后进行实验室指标分析。结果治疗前后疗效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针药并用是治疗干燥综合征的有效方法,且可降低纤维蛋白原和IgG。
       【关键词】  干燥综合征 针刺疗法 中药 活血化淤
       干燥综合征(简称SS)是一种以外分泌腺为靶器官的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在我国此病已成为发病率仅次于类风湿性关节炎而居第2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本病病因不明,病程迁延,可累及全身多个脏器,目前尚缺乏病因治疗和根治措施。笔者近年来采用针药并用治疗干燥综合征48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全部48例均为我院中医理疗科门诊及住院患者,其中女性46例,男性2例,男女比例为1∶23;年龄为28~68岁,平均51岁;病程0.5~18年,平均病程4.5年。
       1.2  诊断标准
       1.2.1  诊断标准依据1995年出版的《风湿病学》关于本病的诊断标准。①干燥性角结膜炎。②口腔干燥症。③抗SSA抗体阳性,或抗SSB抗体阳性,或RF>1∶20。      
       1.2.2  纳入标准符合上述诊断的患者。
       2  治疗方法[1,2]
       2.1  针药并用   所有患者均采用毫针针刺和中药内服治疗。取穴:合谷、廉泉、肾俞、足三里、三阴交、太溪穴。操作方法:患者取仰卧位,穴位皮肤常规消毒,用0.25 mm×40 mm的毫针针刺上述穴位,留针30 min,平补平泻法。
       
       中药以活血化淤、扶正解毒为基本法则,以改善微循环、调整机体的免疫功能作为治疗本病的基础。药物组成:赤芍、丹参、黄精、菟丝子、土茯苓、生地各15 g,桃仁、红花各10 g,生甘草6 g。1剂/d,加水500 ml,煎至200 ml,分2次早晚服用。针药并用15 d为1个疗程,疗程间歇2 d,治疗两个疗程后判断疗效。
       2.2  观察指标
       2.2.1  症状体征记录患者全身及局部的症状体征。
       2.2.2  自觉症状的改善按3级记分法确定为:症状显著减轻为显效;症状有减轻为好转;症状无改善为无效。
       2.2.3  免疫指标对IgG,IgM,IgA、纤维蛋白原、血沉、γ球蛋白等项目进行对照观察。
       2.3  统计方法症状疗效比较、纤维蛋白原、IgG含量比较用组内t检验;数据用±s表示。
       3  疗效观察
       3.1  疗效标准临床主症(口、眼、鼻干燥)显著减轻,泪流量基本恢复正常,实验室检查有二项以上改善,为显效;临床主症减轻,泪流量有所改善,实验室检查一项以上有改善,为有效;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无变化,为无效。
       3.2  治疗结果
       3.2.1  临床疗效本组共48例,其中显效14例,占29.2%;有效25例,占52.1%;无效9例,占18.2%。总有效率为81.3%。
       3.2.2  症状疗效比较治疗后患者口干、眼干、关节痛均较治疗前有明显好转,经t检验,P<0.01,有显著差异。结果见表1。
       表1  症状疗效比较(略)
       治疗前后比较,*P<0.01
       3.2.3  实验室检查治疗前后相比纤维蛋白原和IgG有明显下降,经t检验,有显著性差异;血沉,IgA,IgM和γ球蛋白也比治疗前有所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结果见表2。
       表2  治疗前后实验室检查指标分析(略)
       治疗前后比较,*P<0.01,**P<0.05,△P>0.05
       4  讨论
       
    
       现代医学对干燥综合征的确切病因和发病机理尚未十分明确。近年来通过免疫学检查和动物实验模型揭示,很多涉及自身免疫的因素如遗传、内分泌、感染等都可能与本病的发生有关。本病主要好发于中年以上女性,病变主要侵犯唾液腺和泪腺。现代医学对本病无特殊的有效治疗,对症治疗为减轻口干、眼干引起的局部损害,效果亦不理想。
       
       祖国医学认为本病属中医“燥证”或“燥痹”范畴。其发病以肺肾两虚为本,燥热、淤血为标。津液不足则病燥,津与血在生理上相互为用,关系密切,在病理上血脉淤滞则津液布散障碍,流经受阻,血滞津涩,燥象丛生。临床上干燥综合征每多见关节疼痛、畸形、屈伸不利、腮腺肿大、皮肤粗糙、肢端寒冷、色白或紫暗,而且本病症情乖戾,病程长久,复杂多变,与“久病必淤”“久病入络”理论颇相吻合。实验室检查也提示患者的多项血液流变学指标异常,且以纤维蛋白原增加为显著。
       
       根据干燥综合征淤血阻滞、正虚邪实的特点,我们采用针药并用,针刺合谷、廉泉、肾俞、足三里、三阴交、太溪穴。合谷属手阳明大肠经,与肺相表里,有抗炎,增强免疫功能作用;廉泉可以改善舌肌微循环,为任脉主穴,刺之可助津液上承,使口舌得润;肾俞可以调节机体的激素水平;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之合穴,有调理脾胃、活血通络之功效;针刺三阴交、太溪可滋阴降火。诸穴共用,津液得生,燥病可除。中药治以活血化淤,扶正解毒。方中赤芍、丹参、桃仁、红花活血化淤;黄精、菟丝子扶正生津而不温燥伤液;土茯苓、生地、生甘草解毒祛邪,凉血生津。针药并用,内通外达,能明显改善患者口干、眼干、关节疼痛等症状,共奏滋阴补肾、化淤解毒之功效 。本观察结果表明,针刺结合中药对治疗干燥综合症有较好疗效,为临床应用综合疗法治疗干燥综合征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戴自英.实用内科学,第8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809.
       
       [2] 赵吉平,王燕平.针灸特定穴的理论与临床[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8:118 .

经典中医古籍

中药学教材(附图片)

穴位数据库(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