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浅议哮病宿痰伏肺说
作者:高广飞    
作者单位:江苏省无锡市中医医院 214001

《时珍国医国药》 2008年 第1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摘要】 
       针对“宿痰伏肺”为哮病“夙根”的观点,提出不同的看法,认为哮病“夙根”的实质是脏腑阴阳失调,肺脾肾对津液的运化失常。
       【关键词】  哮病 宿痰伏肺 夙根
       哮病是一种反复发作性的痰鸣气喘疾患,有发作期及缓解期。发作时喉中哮鸣有声,呼吸急促困难,甚则喘息不能平卧,缓解期则如常人。现行全国中医高等院校试用教材《中医内科学》[1]中关于哮病的定义为:“哮病是由于宿痰伏肺,遇诱因或感邪所致引触,以致痰阻气道,肺失肃降,气道挛急所致的发作性痰鸣气喘疾患。”认为宿痰伏肺乃哮病的潜在夙根。然而,笔者认为此说有待于探讨。哮病的夙根是不是“宿痰伏肺”,直接关系到本病缓解期调治的理、法、方、药。为此笔者结合学习体会和临床所得,浅谈肤浅看法,不妥之处,敬请斧正。
       
       哮病的“夙根”说肇自《证治要诀》之“或宿有此根”,而明确于《景岳全书·喘促门》:“喘有夙根,遇寒即发,或遇劳即发者,亦名哮喘。”关于“宿痰伏肺”为哮病的“夙根”的认识,最早可上溯到《金匮要略》,张仲景书中虽无哮病之概念,但对“上气”“痰饮”的认识颇多与哮病类似之处,《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说“膈上病痰,满喘咳吐,发则寒热,背痛,腰疼,目泣自出……必有伏饮。”之后元代朱丹溪在《丹溪心法·哮喘》中提出“治哮必须薄滋味,专主于痰”。《症因脉治·哮病》亦指出“哮病之因,痰饮留伏,结成窠臼,潜伏于内,偶有七情之犯,饮食之伤,或外有时令之风寒束其肌表,则哮喘之症作矣”。
       
       历代医家之所以认为“宿痰伏肺”为哮病的“夙根”,揣其理由,大致有三:首先从症状来看,哮病急性发作时喉中痰鸣有声,或如水鸡声,或呼吸有声,或喝喝痰声,显然有明显的痰浊表现,通过宣肃肺气、化痰排痰可使哮病患者的症状得到缓解。其次,在发作停止之前,多数患者常先有黏稠痰涎涌上,病人咳嗽频频,吐出大量痰浊后始觉轻松,气息渐定,渐趋缓解。再次,在哮病缓解期,有的患者可有轻度咳嗽、咳痰、呼吸时喉间有声等痰浊内阻的临床表现。
       
       中医学认为“痰”是人体内津液不归正化而变生的病理产物,既可因病而生,又可停积致病,是导致多种疾病的病理因素,故现今称之为第二病因。正如《景岳全书·痰饮》中指出:“痰即人之津液,无非水谷之所化,此痰亦既化之物,而非不化之属也。……而痰涎本皆血气,若失其正则脏腑病、津液败,而血气即成痰涎。”《景岳全书·喘促》又云:“治痰而治其所以痰而痰终不能治,而喘何以愈哉。”由此可见,若视“夙根”即为痰伏于肺,又似有一间之隔。
       
       肺脏清虚,受不得外邪、内邪之干扰,一旦邪气袭扰,必然导致肺失宣降而出现咳嗽、咳痰、气喘等症。正如《医学三字经》所说“肺为脏腑之华盖,呼之则虚,吸之则满,只受得本脏之正气,受不得外来之客气,客气干之则呛而咳矣;亦只受得脏腑之清气,受不得脏腑之病气,病气干之,亦呛而咳矣。”如果宿痰伏肺,那么在哮病缓解期,势必影响肺主气、主宣发肃降的功能,必然会出现咳嗽、咳痰、气喘等症状。然而哮病缓解期,大多如常人。若宿痰伏肺为哮病的“夙根”,那么在缓解期当以祛痰为要,唯有痰去夙根除则哮病不会发作,然考各治疗方药,多为玉屏风散、六君子汤、金匮肾气丸之类以补益肺脾肾,祛痰之品少之又少,此又当如何解释?
       
       从上可知,“宿痰伏肺”并不能作为哮病的夙根。笔者认为哮病“夙根”的实质,主要是指脏腑阴阳失调,肺脾肾对津液的运化失常。因为痰的来源,必然是在素体偏盛、偏虚,脏腑阴阳失调的基础上,复加外感、饮食、情志、劳累等因素,影响津液的运行,肺不能布散津液,脾不能输化水精,肾不能蒸化水液,以致津液凝聚成痰,如伏藏于肺,则可成为哮病的潜在病理因素。这一认识有助于加深哮病缓解期采用补肺、健脾、益肾等法的理解和应用,似较“夙根”为宿痰伏肺说更为贴切。
       【参考文献】
           [1] 王永炎,李明富,戴锡孟,等.中医内科学,第6版[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94:62.

经典中医古籍

中药学教材(附图片)

穴位数据库(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