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聚酰胺树脂分离纯化芦荟蒽醌衍生物
作者:刘太平, 李芬芳*, 邢健敏, 黄莹    
作者单位:中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3

《时珍国医国药》 2008年 第1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摘要】 
       目的研究纯化芦荟蒽醌衍生物的工艺条件。方法对照乙醇梯度洗脱所得各组分的HPLC谱图,考察聚酰胺树脂富集、纯化芦荟蒽醌的吸附性能和洗脱参数。结果通过聚酰胺树脂富集与纯化,并采用40%,60%,70%,80%乙醇梯度洗脱,可以使芦荟蒽醌衍生物得到较好的分离。结论该法的精确度、稳定性、重复性和回收率都较好,且操作简便易行。
       【关键词】  芦荟 蒽醌类衍生物 聚酰胺树脂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Study on the Purification of Anthraquinoid Compounds with Polyamide  Resin
       LIU Taiping,  LI Fenfang*, XING Jianmin, HUANG Ying
        
       (College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Changsha 410083,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study the purification process of anthraquinoid compounds.MethodsThe absorptive characteristics and elution parameters of the process were studied by HPLC method.ResultsWith polyamide resin to absorb and purify, eluted with 40%,60%,70%,80% ethanol, good results were obtained.ConclusionThe method is precise, stable, repeatable and easy to operate.
       Key words:Aloe;  Anthraquinoid compounds;   Polyamide resin;   UV-VIS spectrophotometry;  HPLC
       
       芦荟为百合科芦荟属多年生长绿肉质草本植物,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创伤、哮喘、胃溃疡、便秘等症,其中芦荟蒽醌类及其衍生物倍受人们关注。近年来的药理和临床实验表明,蒽醌类物质具有抗病毒、抗肿瘤、抗衰老、降血糖血脂、调节免疫功能及调节血压等药理作用[1~4]。含芦荟蒽醌类成分的产品已出现在医药、保健、食品等市场。
       
       过去大都采用大量的甲醇反复多次提取,减压浓缩后用溶剂如苯、乙醚、正丁醇等依次提取蒽醌类物质,然后采用大孔吸附树脂进行初分,得到初分产物[5,6]。这种方法虽然可以除去部分干扰物质,但需要消耗大量有机溶剂,步骤繁琐,而且残留的甲醇、苯等有机溶剂,使得产品的使用范围受到一定的限制。采用聚酰胺柱层析技术,具有选择性好、机械强度高、吸附速度快、分离效果好,有机溶剂无残留等优点,在天然产物的分离与纯化中已经获得了广泛应用[7,8],但用于分离纯化芦荟蒽醌类物质尚未见报道。本研究以聚酰胺树脂为固定相,选择适当的流动相,应用常压柱色谱法对芦荟蒽醌类衍生物进行分离,旨在探索一种快速提取、分离与纯化芦荟有效成分的简单实用方法。
       1  材料与方法
       1.1   仪器和材料日本产LC-8A型高效液相色谱仪;北京普析通用仪器有限责任公司产70-1800SPC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上海申生科技有限公司产R-201型旋转蒸发器;湘仪天平仪器厂产TG328A光学读数分析天平以及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生产电子天平(JY4001)。原材料芦荟由海南中和集团提供。
       1.2   芦荟蒽醌类衍生物的提取取3.5 kg芦荟鲜叶,洗净,剥取表皮及维管束部分,切成3 cm的方块,打碎成浆状,放入密闭的容器中,加入50%的乙醇溶液,避光浸泡24 h。滤取清液,滤渣继续用50%的乙醇溶液浸泡两次,合并清液,转入1 000 ml的烧瓶中减压蒸馏除去乙醇和水,得到红褐色的芦荟胶状提取物。无水乙醇浸泡芦荟胶状提取物,芦荟多糖和树脂类析出。离心分离,得到清液。将清液转入1 000 ml烧瓶中减压蒸馏除去溶剂乙醇,得到浸膏。加入一定量20%硫酸溶液和氯仿(1:5体积比)混合液于芦荟浸膏中,在70℃的水浴锅中回流4h,倾出氯仿液。残渣再如法重复3次,合并氯仿液。蒸馏除去氯仿,得到黄褐色的胶状物[9],即芦荟蒽醌类粗品。
       1.3   蒽醌衍生物的分离纯化称取5 g黄褐色的胶状物,乙醇溶解,转入已经预处理好的聚酰胺树脂柱中。当蒽醌类衍生物被聚酰胺树脂吸附后,用蒸馏水洗涤至滤出液没有蒽醌类物质。然后以乙醇-水(体积比分别为20∶80;30∶70;40∶60;50∶50;60∶40;70∶30;80∶20;90∶10)作为流动相进行洗脱,流速为1.0 ml/min,收集各个洗脱组分,用于下一步实验。具体操作过程见图1。
       1.4   芦荟蒽醌衍生物的定性分析 准确量取各洗脱组分各10 ml,减压蒸馏除去溶剂,置于100 ml容量瓶中,加0.8%醋酸镁-甲醇液至刻度线,摇匀。再以0.8%醋酸镁-甲醇液作空白液,采用70-1800SPC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在508 nm处测定吸光度[5]。
       1.5   HPLC法测定芦荟蒽醌类物质含量色谱条件[10]:色谱柱为Nova-PakC18柱(150 mm×4.6 mm,i.d.);流动相为25%~30%甲醇溶液(5 min;线性递增),30%~35%甲醇溶液(10 min;线性递增),35%~70%甲醇溶液(35 min;线性递增),70%甲醇溶液(10 min);流速:0.7 ml·min-1;检测波长293 nm;柱温25℃,进样量为20 μl。
       2  结果与讨论
       2.1   HPLC法对聚酰胺树脂分离纯化芦荟蒽醌类衍生物效果的评价图2~图5分别为乙醇-水(体积比分别为40∶60;60∶40;70∶30;80∶20)洗脱液梯度洗脱所得组分的高效液相色谱图。
       
       图2中可以看出,40%乙醇水溶液洗脱组分,在保留时间为28.463 min处,存在一个明显对称、峰面积较大的峰,色谱峰面积比为47.836%。说明40%乙醇洗脱组分中含有的主要有效成分十分明显,但其后有几个连续的小峰,说明仍有其它组分存在。
       图1  芦荟蒽醌类提取分离实验流程图(略)
       图2  40%乙醇洗脱组分HPLC图(略)
       图3  60%乙醇洗脱组分HPLC图(略)
       图4  70%乙醇洗脱组分HPLC图(略)
       图5  80%乙醇洗脱组分HPLC图
       
       图3~5分别为60%,70%,80%梯度洗脱液所洗脱组分的高效液相色谱图。图中可以看出,3个图谱的色谱峰保留时间与前面低浓度洗脱组分的色谱峰的保留时间差别很大。低浓度洗脱组分色谱峰的保留时间分布的比较广,且相对靠后,而高浓度洗脱组分色谱峰的保留时间都集中靠前,且峰面积较大,相对而言其后几乎没有小的色谱峰出现,这一现象说明在高浓度条件下所获得的产品比较纯。从峰面积比来看,60%洗脱组分中主要活性成分的面积比为33.12%,70%洗脱组分中的主要活性成分的面积比为32.626%,这两个面积比加上相应的溶剂峰面积比,分别占各自样品的73.17%和83.00%,表明这两个组分中的有效成分含量相对比较高,纯度也较高,成分的定性鉴定以及其精细结构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在对各洗脱组分的乙醇溶液进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检测(169 ~600 nm),可以发现各组分的最大特征吸收峰在200~450 nm,与蒽醌类物质的最大特征吸收峰相符。
       2.2   聚酰胺树脂的解吸与再生性能研究实验采用动态吸附法检测聚酰胺树脂的吸附、解吸和再生性能。以每100 g聚酰胺树脂吸附4.5 g蒽醌粗产物。待蒽醌粗产物完全吸附后,用蒸馏水冲洗至洗脱液中无蒽醌类物质。计算出聚酰胺树脂的吸附量。经过25次的吸附解吸再生过程后,聚酰胺树脂的穿透容量仍然保持不变,聚酰胺树脂的吸附率为87.8%,解吸再生率为92.6%。说明聚酰胺树脂具有良好的重复使用性能。
       3  结论
       
   
       利用聚酰胺吸附树脂柱,依次采用40%,60%,70%,80%乙醇溶液作为洗脱剂,梯度洗脱得到了4个组分,并对洗脱组分进行了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结果显示4个组分分离效果好;聚酰胺易再生且对分离效果不产生任何变化。最重要的是本法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和回收率都很好,且操作简便易行。
       【参考文献】
           [1] 万金志,乔悦昕.芦荟的化学成分及其研究[J].中草药,1999,30(2):151.
       
       [2] 王红梅,陈 魏,施 伟,等. 芦荟酚类化合物的成分研究[J].中草药,2003,34(6):499.
       
       [3] 伍晓春,陆 豫,张振辉.虎杖总蒽醌的超声波法提取[J].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2005,29(3):282.
       
       [4] 王佩琪,郭伟英,王轶晶,等.超声提取大黄游离蒽醌的研究[J].中成药,2004,26(7):592.
       
       [5] 张慧君,罗仓学,张新申,等.几种树脂对芦荟苦素的吸附性能[J].化学研究与应用,2004,16(2):205.
       
       [6] 米靖宇,宋纯清.大孔吸附树脂在中草药研究中的应用进展[J].中成药,2001,12(23):914.
       
       [7] Bai Yinjuan, Li Yu , Shi Yanping, et al. Chemical constituents of Artemisia vestita[J].Chinese Pharmaceutical Journal(中国药学杂志) 1997,32(8) :462.
       
       [8] Chen Hai-xia , Xie Bi-jun. Comprehensive Extraction of Effective Components from Tea by Resins[J].Fine Chemicals.2000,17(8):493.
       
       [9] 袁吕江,李学刚,赵海玲,等.大黄中蒽醌衍生物水解和提取工艺改进研究[J].中医药学刊,2004,22(10):1880.
       
       [10] M.K.Park,J.H.Park,Na Yong Kim,et al. Analysis of 13 Phenolic Compounds in Aloe species by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ghy[J].Phytochemical Analysis,1998(9):186.

经典中医古籍

中药学教材(附图片)

穴位数据库(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