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说文解字》对疾病成因的认识(Ⅰ)
作者:夏慧茹    
作者单位:宁夏医学院中医学院,宁夏 银川 750004

《时珍国医国药》 2008年 第2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摘要】 
       《说文解字》中蕴含着丰富的中医学资料与信息,全书涉及了中医诸多方面的知识,全面而系统。其中对某些疾病的认识已达到相当的水平,最为集中地体现此类内容的汉字收录于“疒”部,共收字102个,多数与疾病有关。部分字义的解释较全面地反映了古代对疾病成因的认识。文章对《说文解字》涉及的致病因素作了较为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  《说文解字》 疾病成因
        《说文解字》(以下简称《说文》)是我国第一部字典。它首创了部首排列法,开创了后世字典编排、查检之先河;它保存了上古丰富的文字资料,是我们今天研究甲骨文、金文不可缺少的阶梯,是研究小篆体的直接样本;它阐发了前人的六书说,并首先运用六书理论分析汉字的形体构造,其开创之功及学术价值远非一般字典所能比拟。更为可贵的是,《说文》在进行字义解释时所反映出的包括中医学在内的有关科学各领域的信息,已成为我们研究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户牖”和“津梁”。通过对《说文》的研究和分析,我们惊奇地发现,《说文》中蕴含着丰富的中医学资料与信息,全书涉及中医基础理论,人体生理与解剖、病名与病状、病因与病机、诊断与治疗、药物、卫生保健等诸多方面的知识,全面而系统。《说文》对某些疾病的认识已达到相当的水平。《说文》共收字9353个,据许敬生先生统计[1],与医药学直接相关的文字将近1300字,其中病理方面的有427字。这400多个汉字中大部分是表示病名的,涉及内、外、妇、儿、五官、皮肤科及流行病等,最为集中地体现此类内容的汉字收录于“疒”部,共收字102个,多数与疾病有关。其中一部分字义解释较为全面地反映了古代对疾病成因的认识。《说文》对疾词的解释涉及了造成疾病的诸多因素,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六气致病
       根据《左传》昭公元年记载,“六气致病”说由秦国名医医和首倡,后成为中医病因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六气,是指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正常的自然界气候。当气候变化异常,超过了一定限度,如六气的太过或不及则会导致疾病的发生。《说文》中反映了中医的“六气致病”说。
       跔,《说文·足部》:“天寒足跔也。从足,句声。”《说文解字系传》卷四:“跔,筋遇寒不舒也。”《说文解字注·足部》:“跔者,句曲不伸之意。”依《说文》的解释,指因天寒而致脚筋蜷曲不伸。《说文·句部》:“拘,止也。从句,从手,句亦声。”《说文·句部》:“句,曲也。”“句”兼表声义,“拘”为会意兼形声字,那么,“跔”也应是亦声字,两者的结构形式完全相同。再者,《说文》只解释了“跔”字指“足”之一义。《集韵·虞韵》:“跔,一曰拘跔不伸。”拘跔并用,意义相同,指四肢蜷曲不舒。《庄子·大宗师》:“将以予为此拘拘也。”陆德明《经典释文》引司马云:“拘拘,体拘挛也。”“拘”非仅指上肢。“拘”“跔”两字字形并不像结构上表现出的那样,前者与手有关,后者与足有关。《素问·生气通天论》:“湿热不攘,大筋软短,小筋驰长,软短为拘,驰长为痿。”《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凡此太阴司天之政……民病寒湿,腹满身?愤胕肿,痞逆寒厥拘急”“此为拘急证或拘挛证。症见四肢屈曲不伸,而少有仅发于上肢或下肢者,这是发病规律,中医许多病证名都反映了这一规律,如四肢倦怠、四肢逆冷、手足麻木、手足烦热等。也表明两字并无分开表义之根据。(按:“,瘃足也。”也属此类,应为“瘃手足”,出《灵枢经·阴阳二十五人》“足阳明之下……血少气多则肉而善瘃。”《字汇·病部》:“瘃,手足冻疮。”)《素问》中表拘急证几乎不用“跔”字,说明医书中以“拘”为正体,而《说文》中收载的“跔”是异体。在表示“四肢屈曲不伸”之义时,“跔”即“拘”。据此,“拘”与“跔”的命名理据应是相同的,均突出了弯曲的特点,因为两者都是以“句”为“母文”而孳乳产生的后出字,古音相同,侯韵见纽,故为同源字。
       暍(yē),《说文·日部》:“伤暑也。”《庄子·则阳》:“暍者反冬乎冷风。”《经典释文》引《字林》云:“伤暑也。”《山海经·北山经》:“食之已暍。”郭璞注:“中热。”《玉篇·日部》:“中热也。”《素问·刺瘧篇》:“先寒后热,熇熇暍暍然。”张志聪集注:“暑热气也。”《诸病源候论》卷二十三:“夏日炎热,人冒涉途路……阳气暴壅,经络不通,故奄然闷绝,谓之暍。”即中暑,中医也称“中暍”病,出《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并治》,曰:“太阳中暍,发热恶寒,身重而疼痛。”
       痱,《说文·疒部》:“风病也。”《灵枢经·热病》:“痱之为病也,身无痛者,四肢不收。智乱不甚,其言微知,可治。甚则不能言,不可治也。”明代张介宾《类经·针刺类·刺诸风》:“痱亦风属,犹言废也。上节言身偏不用而痛,此言身不知痛而肢不收,是偏枯痱病之辨也。”张介宾进一步阐明了“痱病”与前文出现的“偏枯”在症状表现上明显的不同。《说文解字约注》:“乃中风之后,手足瘫痪,不能屈伸者,医经谓之风痱,是也。”即今之中风。
       痹,《说文·疒部》:“湿病也。”《玉篇·疒部》同。《汉书·艺文志》:“《五藏六府痹十二病方》三十卷。”颜师古注曰:“痹,风湿之病。”《素问·金匮真言论》:“冬善病痹厥。”张志聪集注曰:“痹者,风入于经俞也。”《素问·痹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寒气胜者为痛痹。”可见,痹病是由风、寒、湿邪等多种外邪侵袭肢体经络而导致肢节疼痛、麻木、屈伸不利的病证,风邪所致称为风痹;寒邪所致称为痛痹;湿邪所致称为着痹。《说文》释义不全,只举其中之一证,但足以说明许慎认识到了痹的形成与湿关系密切。
       鼽(qiú),《说文·自部》:“病寒鼻窒也。”《淮南子·时则》:“民多鼽窒。”高诱注;“鼽窒,鼻不通利也。”《释名·释疾病》:“鼻塞曰鼽。鼽,久也。涕久不通,遂至窒塞也。”《素问·气交变大论》:“欬而鼽。”王冰注:“鼽,鼻中水出也。”即因感风寒而流清涕。
       瘃(zhú),《说文·疒部》:“中寒肿覈。”《玉篇·疒部》:“瘃,手足中寒疮也。”《说文解字注·疒部》:“瘃,肿而肉中硬,如果中有覈。覈,核古今字。”《灵枢经·阴阳二十五人》:“足阳明之下……血少气多则肉而善瘃。”《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五:“严冬之月,触冒风雪寒毒之气,伤于肌肤,血气壅涩,因即冻瘃,焮赤疼肿,便成冻疮。”《字汇·病部》:“瘃,手足冻疮。”即冻疮,指因气候寒冷,温度过低等导致气血凝滞,血脉不通,肌肉坏死而成疮[2]。
        《说文解字》揭示了这些疾病的病因,认识到自然界气候变化对人体产生的影响,体现了中医病因学说贯穿始终的整体观念,为中医所提倡的治病治本的医学思想提供了重要依据。
       2  疫疠致病
       疫疠,也叫“瘟疫”,是一种具有强烈传染性的外来致病因素。在甲骨文中就有“疾年”的记载(见《殷墟书契》前编六十一),指的就是瘟疫。《周礼·夏官·司爟》又称“时疾”。在《尚书》、《山海经》和《左传》中已出现。“疠”字在中医文献中,称“疠气”,又称为“疫气”“疫毒”“戾气”等。疠气引起的疾病称为“疫病”、“瘟病”。《说文》通过对这一类疾病名称的释义反映出古人对于传染病的认识与防范。
       疫,《说文·疒部》:“民皆疾也。” “疠,恶疾也。”《汉书·刑法志》:“鬻棺者欲岁之疫。”颜师古注曰:“疫,疠病也。”《后汉书·钟离意传》:“会稽大疫,死者万数。”李贤注:“疫,疠气也。”《周礼·天官·冢宰》:“四时皆有疠疾。”郑玄注:“疠疾,气不和之疾。”《左传·哀公元年》:“天有灾疠。”杜预注:“疠,疾疫也。”《山海经·西山经》:“食之已疠。”郭璞注:“疠,疫病也。”可见,古代文献中“疫”“疠”含义相近可以互训。汉以前,“疠”的含义更广泛一些。除了与“疫”同义之外,又泛指一些比较严重的痼疾,并且还特指麻风病。例如:《素问·风论》:“疠者,有荣气热胕,其气不清,故使其鼻柱坏而色败,皮肤疡溃……名曰疠风。”即麻风,故《说文》释“疠”为“恶疾”,表明了“疫”“疠”的区别。汉及以后著作中出现“疫疠”并称,如东汉王充《论衡·命义篇》:“温气疫疠,千户灭门。”《诸病源候论》卷十:“病无长少,率皆相似,如有鬼厉之气,故云疫疠病。”其含义逐渐趋于一致。《说文解字注·疒部》:“疠,按古义谓恶病包内外言之,今义别制‘癞’字训为‘恶疮’,训‘疠’为‘疠疫’。”“癞”为后起字,分担了“疠”之“麻风病”义,而“疠”与“疫”已无区别。另外,对于“疫”的解释中言“皆”字,说明作者认识到“疫”之发病具有一定的广泛性和流行性,但这种广泛性和流行性是否与传染有关,还有什么特点,并没有明言,在当时的其他著作中也找不到更充足的理由来肯定或否定[3]。《素问·刺法论》虽有“余闻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之论,但这段引文所在的《刺法论》以及《素问·本病论》,在唐代王冰为《素问》作注时已亡佚,较为公认的看法是宋人补入的。据此推断,汉代人们对“疫疠”的传染性还没有明确的认识。较早明确提出“疫”之传染性的是《诸病源候论》,认为疫疠乃“人感乖戾之气而生病,则病气转相染易,乃至灭门,延及外人。”正因为疠疫之气暴发会产生如此严重的后果,古人才祈求神灵来消灾灭祸,《说文》通过释义记录了这一活动,如《说文·示部》:“禜,设緜蕝为营,以禳风雨、雪霜、水旱、疠疫于日月星辰山川也。” “禳,磔禳祀,除疠殃也。”反映了古人对于疠疫的畏惧与重视。《说文·疒部》中还收录了有关“瘧疾”病名三个,虽然其致病因素与“疫疠”不尽相同,但与气候反常、环境污染、饮食不洁均有关,并且亦具较强传染性,故一并论述。
       瘧(nüè),《说文·疒部》:“热寒休作。从疒从虐,虐亦声。《素问·瘧论》:“夏伤于暑,秋必病瘧。”又“瘧之始发也,先起于毫毛,伸欠乃作,寒慄鼓颔,腰脊俱痛,寒去则内外皆热,头痛如破,渴欲冷饮。”《说文》对“瘧”的解释与《内经》一致,其发病症状为热与寒一休一作交替出现。瘧,从疒从虐会意,《说文·虍部》:“虐,残也。”《广雅·释诂三》:“虐,恶也。《释名·释疾病》:”瘧,酷虐也。凡疾或寒或热耳。而此疾先寒后热,两疾似酷虐者也。《说文》通过字形分析,揭示了“瘧”为恶性疾病的特性,正与《素问》及其他文献所描述症状的严重性吻合。
       痁(shān),《说文·疒部》:“有热瘧。”《左传·哀公二年》:“痁作而伏。”杜预注:“痁,疟疾也。”《说文解字注·疒部》:“有热无寒之瘧也。”《类篇·疒部》:“痎病也。”
       痎(jiē),《说文·疒部》:“二日一发瘧。”《玉篇·疒部》:“瘧,或寒或热病。”《集韵·咍韵》:“痁瘧也。”《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秋为痎瘧。”王冰注曰:“痎,痎瘦之瘧也。”《素问·瘧论》:“夫痎瘧皆生于风。”王冰注曰:“痎,犹老也,亦瘦也。”《说文解字注·疒部》:“今人谓间二日一发为大瘧。”按:痎瘧之义,有多种解释,除通指瘧疾病外,尚有专指间日瘧、老瘧、久瘧而言者,又有指传尸病而言者。
       据此可知,“瘧”“痁”“痎”三字,浑言之无别,古籍中常通释后二字为“瘧”;析言之不同,《说文》用同义词系联的方法,区分出多种瘧病之间的细微差别,反映了汉代以前中医在临床诊断,尤其是外科诊断上的高超水平,表明辨证论治在中医诊断中的重要作用,也为后世临床诊断提供了参考依据。
       3  劳累致病
       劳累过度会损耗机体之正气,并能损伤筋骨而产生疾病。对此《说文》作了记载。
       癃(lónɡ),《素问·宣明五气论》:“……膀胱不利为癃。”《素问·五常政大论》:“其病癃閟,邪伤肾也。”王冰注曰:“癃,小便不通。”癃,又称癃閟。根据《素问》理论,病因为邪气伤肾,其症状为膀胱不利,小便不通。肾藏精,房劳过度则可损伤肾中精气。而膀胱的排尿,有赖于肾气与膀胱的气化作用,若肾气不足,则气化失司,膀胱不利,可见排尿不畅,甚则癃闭。故《说文·疒部》释“癃”为“疲病”,正与《素问》理论完全相合,“疲病”指疲劳(或房劳)过度而致之病。
       疲,《说文·疒部》:“劳也。”《庄子·齐物论》:“尔然疲役而不知其所归。”《经典释文》引简文注:“疲,病困之状。”《类篇·疒部》:“疲疧,或作氏。”《说文·疒部》:“疧,病也。”(shòu),《说文·疒部》:“臞也。”《说文·肉部》:“臞,少肉也。”《说文解字今释》:“,今作瘦。”《孝经·丧亲章》“毁瘠羸”经典释文》注:“,一本作病,又或作惫。”可见,瘦可能是指因“惫”而缺少肉的一种病。
       癉(dàn、duò),《说文·疒部》:“劳病也。”《说文句读》卷十四:“凡《诗》、《书》言癉,未有真是疾病者也。”《说文解字今释》译为“因疲劳而出现的病态”较为准确。    蔑,《说文·部》:“劳目无精也。从,人劳则蔑然。从戍。”《玉篇·部》:“劳目无精也。”指因疲劳所致之眼病。
       从以上文献语言材料来看,古人对疾病的定义,其外延显然要比现代医学的疾病定义大,生理上的疲劳会使人产生自身主观体验上的不舒适、形体上的消瘦可能会是某些疾病的先兆,于是古人将其归入疾病之列。这实际上是介于疾病和健康之间的一种状态,现代医学称之为亚健康状态,处于病与非病的临界点上。古人对疾病的认识侧重于疾病在主观感受上的影响,只要在主观感受上产生了不适感,古人就认为它是病。《说文》所载这些词义应该是非医学专业的普通人对病的界定[4]。
       4  饮食致病
       饮食是人体摄取食物,转化成水谷精微及气血,维持生命活动的最基本条件。但是,饮食失宜,又常常成为致病因素。《说文》中所见饮食致病的文字如下:
       酲(chénɡ),《说文·酉部》:“病酒也。一曰:醉而觉也。”《诗·小雅·节南山》:“忧心如酲。”毛传:“病酒曰酲。”《后汉书·边让传》:“惘焉若酲”。李贤注:“酲,酒病也。”醉酒,轻者仅感身体不适,头痛发热;重者会出现神志不清,胡言乱语,行动困难等症状;更有甚者则会因酒精中毒导致死亡。对此,古人也早就有充分的认识。这种因饮酒过量而产生的不适感或严重后果,古人当然会命之曰“病”并造专字“酲”表达,以引起高度重视。    齭(chǔ),《说文·齿部》:“齿伤酢也。从齿,所声。读若楚。”《集韵·语韵》《广韵·语韵》同。《说文解字注·齿部》:“齭,亦作齼。凡言痛憷、儊瀝,意皆同。”《说文通训定声》:“齭,字亦作齼。今酸楚字以楚为之。”许氏释曰“读若楚”,是以假借证同音。齭、齼为改换声符之异体字,二字义同,指因五味偏嗜,过食酸物导致牙齿受伤而感不适。
       顑(lǎn),《说文·页部》:“饭不饱,面黄起行也。”顲(kǎn),“面顲皃。”义为饭吃不饱,面黄(肌瘦)开始发生。《广韵·感韵》:“顑,食不饱。”《灵枢经·五味》有“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之说。摄食不足,临床上可出现面色不华,心悸气短,全身乏力等症状,同时还可因为正气虚弱,抵抗力降低而继发其他病证。(未完待续)
       【参考文献】
           [1]许敬生.简论《说文解字》在中医研究中的价值[DB/OL].许慎文化网.20060830.
       
       [2]韩成仁,黄启金,王德全.中医证病名大辞典[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0:229.
       
       [3]张志斌.疫病含义与范围考[M].北京:中华医史杂志,2003,33(3):159.
       
       [4]李长春.《尔雅》所见疾病词语浅说[M].海南: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9(3):88.

经典中医古籍

中药学教材(附图片)

穴位数据库(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