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川白芷与公白芷的形态组织学对比鉴定
作者:马逾英 钟世红 贾敏如 熊英 蒋桂华 唐声武

《时珍国医国药》 2005年 第9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关键词】  川白芷
        摘要:为配合川白芷规范化种植(GAP)的研究,作者采用常规生药学鉴定的方法,对川白芷和公白芷进行了形态组织学的对比鉴定,找出了它们在药材性状和显微特征上的主要区别,为防止商品川白芷中混入公白芷提供鉴别依据。
        关键词:川白芷;公白芷;药材性状;显微鉴定
        Comparasion of Macroscopic and Microscopic Characteristics of Chuan Baizhi and Gong Baizhi
        MA Yuying, ZHONG Shihong, JIA Minru, XIONG Ying, JIANG Guihua, TANG Shengwu
        (Pharmaceutical School,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TCM, Chengdu, Sichuan 610075, China)
        Abstract:To support the study of Good Agricultural Practice of Chuan Baizhi, we compared Chuan Baizhi with Gong Baizhi in a rutine way of pharmaconostical identification. We found out the main differences of macroscopic and microscopic characteristics between them and provided an identification basis to prevent Gong Baizhi from interfusion Chuan Baizhi.
Key words:Chuan Baizhi;Gong Baizhi;Macroscopic characteristics;Microscopic identification
        白芷Radix Angelicae dahuricae是一种常用中药,具有散风除湿、通窍止痛,消肿排脓的功效,临床上广泛用于鼻渊头痛,风湿痹痛等多种疼痛的治疗[1]。据有关报道和深入产区实地调查表明,在白芷生产中,早期抽薹率达10%~30%。川白芷秋季播种,当年为幼苗期,第2年为营养生殖期,至植株枯萎时收获(7月中旬叶片渐萎黄枯死,进入休眠状)。采种植株则进入第3年的生殖生长期,5~6月抽薹开花,7月中旬种子成熟。生产上常有部分植株于第2年提前抽薹开花、结果,当地药农习称“公白芷”。其根木化,质硬,主要有效成分香豆素类的含量明显低于川白芷[2],不能供药用。关于公白芷的形态组织学研究鲜见相关报导。为配合川白芷规范化种植(GAP)的研究,作者首次对川白芷和公白芷进行了形态组织学的鉴定,为其系统研究奠定了基础,为药材鉴别提供了依据。
           1实验材料与方法
        收集四川遂宁、南充、达县等主产地的川白芷、公白芷样品10余批,经作者鉴定,为伞形科植物杭白芷Angelica dahurica (Fisch. ex Hoffm.) Benth. et Hook. f. var. formosana (Boiss.)Shan et Yuan 的干燥根。按常规生药鉴定的方法,对收集的样品进行性状鉴定、显微鉴定。组织特征观察以徒手切片为主,辅以石腊切片,取川白芷根上部(根头下2 cm处)、中部(根正中部上下2 cm)、下部(距根尖4 cm处)。组织、粉末图均用显微描绘镜绘制,同时对部分显微特征进行了显微摄影。
           2实验结果
        2.1药材性状
        2.1.1川白芷根长圆锥形,长10~25 cm,直径1~3 cm。表面粗糙,黄棕色至灰棕色。根头部近圆形或钝四棱形。通体具纵皱纹、支根痕,散生多数皮孔样横向凸起,有的排列成四纵行。质坚实,断面灰白色,粉性,可见放射状纹理,形成层环棕色,类圆形或近方形,皮部散有多数棕色油点,近形成层环处较多,木部约占断面2/5~1/2。气芳香浓烈,味辛、微苦。见图 1。
        2.1.2公白芷根长圆锥形,长10~22 cm,直径0.5~3 cm。表面粗糙,黄棕色至灰棕色。根头部近圆形。通体具纵皱纹、支根痕,多数皮孔样横向凸起散生。质轻泡而硬,木部约占断面1/2~3/4,中部海绵状,有的空心。见图2。
        2.2显微特征
        2.2.1组织构造
        2.2.1.1川白芷(根上部横切面  直径2.5 cm)木栓层3~13列细胞,类长方形,淡棕色;外侧表皮常脱落。栓内层常数列细胞,类长方形,向内渐为类圆形,可见油室,直径15~62 μm,由4~8个分泌细胞组成,草酸钙晶体多见,多为簇晶,可见方晶。韧皮部宽广,约占横切面的1/2,与栓内层相接处常有裂隙,筛管群挤压,稀疏地径向排列;射线明显,向外常弯曲,多由2~3列径向细胞组成;油管散在,圆形或椭圆形,直径30~146 μm,由6~11个分泌细胞组成,外侧的较大,向内逐渐变小,且分布较密集,草酸钙晶体少见。形成层区域成环,由6~15列切向延长的细胞组成。木质部约占断面2/5,导管木化,常10余个径向排列,向内常单个或2~3个近环状排列,直径25~78 μm。薄壁细胞中充满淀粉粒。图3 a,图4~5。川白芷(根中部横切面  直径1.6 cm)与根上部不同的特征是:木质部导管常2~5个径向排列,中部导管较大,直径25~98 μm。图3 b。川白芷(根下部横切面  直径8 mm)与根上部不同的特征是:木质部导管常散在,近形成层处较小,中部较大,直径25~112 μm。见图3 c。
        2.2.1.2公白芷(根中上部横切面,直径1.5 cm)木栓层为3~6列类长方形细胞,淡棕色。栓内层常数列细胞,切向延长,向内逐渐为类圆形,可见油室,由4~9个分泌细胞组成,草酸钙晶体多为簇晶,可见方晶。韧皮部约占断面1/4,外侧常有裂隙,射线多由1~3列细胞组成,向外常膨大成喇叭状,油管散在,圆形或椭圆形,直径20~98 μm,由5~10个分泌细胞组成。形成层区域成环,由2~4列切向延长的细胞组成。木质部约占断面3/4,分为内外两层,外层较窄,木薄壁细胞与木射线细胞均木化,木薄壁细胞类多角形,木射线细胞类长方形,有网孔状增厚的纹理,导管木化,常散在;内层木质部较宽,木薄壁细胞与木射线细胞均不木化,木薄壁细胞类圆形,导管木化,常单个或2~5个近环状排列。见图6~7。
        图4川白芷根中上部横切面显微摄影图
        图5川白芷根中上部纵切面显微摄影图
        图6公白芷根中上部横切面组织简图
        图7公白芷根中上部横切面显微摄影图
        2.2.2粉末特征
        2.2.2.1川白芷粉末灰白色。(1)淀粉粒极多,单粒类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直径2~32 μm,脐点多裂缝状,亦有星状、三叉状、飞鸟状、人字形、十字形,大粒隐约可见层纹;复粒由2~7分粒组成,以3分粒较多,少数可至11分粒。(2)草酸钙晶体多为簇晶,呈类圆形或圆簇形,棱角圆钝,直径2~38 μm;可见方晶,长方形或正方形,直径6~38 μm。(3) 油管多已碎断,分泌细胞纵向狭长,内含棕黄色分泌物。(4)导管多为梯纹及网纹导管,直径15~115 μm,螺纹导管较少见,直径5~15 μm。(5)木栓细胞淡黄棕色,木化,表面观类多角形,横切面观类长方形,长40~110 μm,宽10~30 μm。见图8~9。
        2.2.2.2公白芷(1) 淀粉粒较少,单粒多类圆形或类椭圆形,直径3~11 μm,脐点多为“人"字形,复粒多由2~4分粒组成。(2) 草酸钙晶体多为簇晶,常单个散在,有的分布于薄壁细胞中,直径9~24 μm,晶瓣棱角较钝;可见方晶。 (3) 油管多已碎断,分泌细胞纵向狭长,内含棕黄色分泌物。(4) 导管多为网纹导管,直径12~96 μm,可见梯网纹导管和具缘纹孔导管。(5) 木栓细胞表面观类长方形,黄色或深黄色。(6) 木薄壁细胞多呈长条形,壁木化增厚,可见十字交叉状纹孔。(7)木射线细胞多呈规则正方形或长方形,细胞壁呈连珠状增厚。见图10~11。
        图8川白芷粉末图
        图9川白芷粉末显微摄影图
        图10公白芷粉末图
        图11公白芷粉末显微摄影图
           3小结
        3.1川白芷与公白芷在药材性状上的主要区别川白芷体重,质坚实,断面皮部有多数棕色油点;公白芷体轻,质泡而硬,断面皮部棕色油点少见,木部占比例较大,中部多呈海绵状,有的空心。
        3.2组织特征公白芷的木化程度较高,分泌组织较少,木质部分为内外两层,外层木质部的薄壁组织与木射线均木化增厚,而川白芷无此现象。
        3.3显微观察发现川白芷薄壁组织中可见草酸钙方晶,这在以往文献中未见记载,本文首次报道;有文献提及川白芷粉末中可见具缘纹孔导管,作者反复装片观察,均未见,而公白芷中可见;关于川白芷中分泌组织,发现在栓内层为油室,韧皮部为油管。
           参考文献: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Ⅰ部[S].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7980.
        [2] 王梦月,贾敏如,马逾英,等.不同入药部分及不同加工方法对白芷香豆素类成分含量的影响[J].中药材,2004,27(11):826828.
        [3]徐国钧,徐珞珊.常用中药材品种整理和质量研究(南方协作组第2册)[M].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287316.
        (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四川 成都610075)

经典中医古籍

中药学教材(附图片)

穴位数据库(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