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认知行为疗法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网络成瘾的探索
作者:杨曙民, 龚晓会    
作者单位:河北工程大学职工医院,河北 邯郸 056038

《时珍国医国药》 2008年 第4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关键词】  青少年网络成瘾 认识行为疗法
       随着网络应用科技的迅猛发展,网络成瘾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青少年是网络成瘾综合征的高发人群。在我国,网民以青少年居多,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正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而日益严重[1]。
       1  青少年网络成瘾现状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0507关于中国互联网发展的第十六次统计报告显示,中国的网民(平均每周使用互联网至少1 h的中国公民)总数已达1.0亿。其中学生占33.2%,学生平均每周上网4.2 d,14.0 h[2]。网络成瘾(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IAD)是指在无成瘾物质作用下的上网行为冲动失控,表现为过度使用互联网而导致个体明显的社会、心理功能损害[3~5]。网络成瘾者在对互联网上瘾之前,常常已经患有其他的心理障碍,特别是抑郁症和焦虑症[6~10]。沉溺于网络给个体带来的危害是多方面的,不仅会造成身体依赖症状,还会对学业、人际关系、经济、职业等造成严重的损害[11]。近年来研究显示,网络成瘾发生率为6%~14%,成瘾者以男性居多。网民呈现低龄化趋势,网络成瘾者的主体是受到良好教育的20~30岁的人群,主要是学生。国内研究报道,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发生率在10%左右,其中大学生为4%~13%,中学生高达15%。一般认为,程度不同、类型不同的青少年网络成瘾者的症状是不一样的,其身心所受的影响也是大不相同的,多是6个类型的混合体,具体包括:网络游戏成瘾、网络交友成瘾、网络色情成瘾、网上信息收集成瘾、计算机成瘾以及其他强迫行为(如不可抑制地参与网上讨论、BBS发表文章、购物、拍卖等活动)[12]。
       2  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危害性
       青少年迷恋于网络以后,推理能力、支配性与智商降低,伴内向孤独、焦虑抑郁、自卑害羞、自负、警觉、情绪敏感、冲动、反社会性(non-conformist)等[13]。患上网瘾综合征(以下简称IAD)后表现为:对网络有一种心理上的依赖感,不断增加上网时间,从上网行为中获得愉快的满足,下网后有烦躁不安感,以上网虚拟空间来逃避现实生活环境;否认过度上网给自己的学习、工作、生活造成损害;情绪低落,无愉快感或兴趣丧失,睡眠障碍,生物钟紊乱,饮食下降和体质量(体重)减轻,精力不足,运动迟缓,免疫机能下降,自我评价降低,思维迟缓,行为孤僻怪诞,丧失正常的人际关系;一旦停止上网,就会出现急性戒断综合征,甚至有可能采取自残或自杀手段,危害个人和社会安全。
       3  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原因
       3.1   网络全新的虚拟环境为青少年,尤其是那些低自尊、害怕被拒绝、高度需要社会支持、人际交往和自我实现能力较差的青少年提供了实现自身需求的平台,即网络上的某些功能满足于青少年的某些生理需求,如社会支持、性满足、创造一个全新的自我形象等[6]。
       3.2  高焦虑、低自尊、抑郁、自我概念不明确者容易网络成瘾。即人格特质因素,往往也是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的内在心理根源。综合多项研究结果可以看出,患IAD的个体在人格特质方面往往具有敏感、抑郁、脆弱、多疑、焦虑、情绪不稳定、意志薄弱、自制力差、性格孤僻、认知能力差、缺乏自信、悲观、逃避现实、自卑、成就感低等。具有以上人格特质的青少年一旦上网,容易导致网络成瘾[1]。
       3.3  认知不良、抑郁和网络成瘾有密切的关系。认知理论认为,认知在人对刺激的反应过程中起决定性的作用。认知是情绪和行为产生的直接原因,如果认知过程发生错误,就可能导致错误观念,继而产生不适应的行为与情绪,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其自我意识发展而出现的认知冲突,不满情绪和回避行为,较易出现孤独感、焦虑、自卑、内疚、抑郁等消极情绪体验[14],此心境促使人们试图通过上网来排遣心中的苦闷、焦虑及自卑,在虚拟的网络空间来寻求自我满足,久而久之导致IAD,形成抑郁与IAD的恶性循环。
       3.4  单亲家庭、父母关系紧张、家庭不和睦、家长与子女沟通时间少、教育方法不得当等,是造成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其他因素。
       
       3.5  围绕着中、小学、大学校园附近星罗棋布的网吧也是吸引青少年上网,造成网络成瘾不可忽视的外在原因。笔者曾用4个月的时间观察某高校附近的15所网吧中大学生通宵上网的情况,每日凌晨从网吧里出来的大学生约100人(周五到周日超过200人),若除去寒暑假,每年按9个月计算,将有27 000人次通宵上网。而缺课率达30%是由通宵上网所致。该高校网络成瘾调查问卷结果显示,2700名大学生中具有网络成瘾倾向的1117人,总体比例为41.7%,已发展成为IAD者270人,比例达26.67%。因此可见,青少年网络成瘾现象有逐渐增加趋势,矫治和预防刻不容缓。
       4  青少年网络成瘾行为的预防与干预
       对于青少年网络成瘾行为的预防与干预要从性别、个体的心理特点出发,有重点,层次分明地在家庭、学校及全社会范围内综合考虑,立体干预。单纯地说教式方法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青少年网络成瘾的问题。笔者从帮助1例严重网络成瘾脱瘾的经历来谈一下青少年网络成瘾有效的干预措施。
       4.1  预防是减少青少年网络成瘾的重要环节
       4.1.1  家长多与子女沟通和交流至关重要。青少年是一群生理、心理由不成熟逐渐走向成熟的特殊群体,他们面对诸如性的问题、人际交往、理想自我与实现自我的失衡、各种矛盾、打击、挫折等应激事件,往往容易产生羞于启齿、烦闷、失落、不知所措等心情,如果此时没有合适的倾诉对象和环境,本来就很脆弱的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能力迅速地陷入低谷。网络所提供的虚拟空间,顺理成章地补充了现实的不足。随着网络依赖的加重,造成逃避上课、荒废学业、精神恍惚、漠视现实,世界所有的事情都显得浑然无味。反过来,更加迷恋网络,形成恶性循环,导致网络成瘾[15]。因此,家长通过与子女经常的沟通和交流,一方面可以了解孩子的现状,另一方面增进彼此间的信任感,使孩子能够有安全感,愿意向家长倾诉自己的烦恼和郁闷情绪,而不是上网去渲泄自己的不快。
       4.1.2   家长要做到自己懂得网络,才能在网络方面和孩子达到某种程度的共识,进而了解孩子对网络中的哪些虚拟的东西更感兴趣,从而在现实生活中满足孩子在该方面的兴趣,即及时地转移兴趣。
       4.1.3  限制上网时间、监督上网内容,引导孩子浏览健康有益的网上栏目,即最好和孩子一起上网。每周上网时间不超过2次,上网时间少于1~2 h/次。据国外精神病学专家研究发现,平均每天使用电脑4 h以上的人,较多会情绪不稳,忧虑及沮丧;如果长时间使用电脑达半年以上,患精神病的可能性会比正常人高4倍。
       4.1.4  家长应合理安排孩子的闲暇时间。双休日、节假日,许多家长给孩子安排多种辅导班等,这种做法不可取,容易造成孩子的焦虑和压力感。应多进行户外活动、体育锻炼、联络多个孩子一起玩耍,促使孩子们之间进行多方位的交流。
       4.2   青少年患上网络成瘾后的干预措施
       4.2.1  采用认知行为疗法 ,即:①在相反的时间上网;②布置家庭作业并严格按规定执行;③借助外力的作用,弄清患者上网的认知因素,让患者暴露在他们最敏感的刺激面前,挑战他们的不适应性认知,逐步训练他们上网的正确思考方式和行为;④制定限制网络使用的目标;⑤节制、戒断,使他们在3周内断绝和网络的接触;⑥提醒卡;⑦团体治疗;⑧家庭治疗。整个过程约需11周的时间。另外,当家长得知孩子准确的上网时间时,应在此时间陪孩子进行强度较大的体育锻炼,使孩子在该时间段的体力消耗基本到极致。此做法需2周左右。
       4.2.2 认知不良往往容易导致焦虑、抑郁等不良的情绪反应,久而久之造成青少年迷恋网络而患上网络成瘾。西医抗焦虑及抑郁症药物虽然疗效肯定,但多有一定的副作用,治疗依从性普遍较差,易出现脱失治疗。谭斌[16]报道,柴芩温胆汤结合氯丙咪嗪治疗抑郁症疗效优于单用西药组。方剂组成为:柴胡10 g,黄芩10 g,陈皮10 g,半夏10 g,枳实10 g,竹茹10 g,合欢皮30 g,夜交藤30 g,胆南星10 g,郁金10 g,栀子10 g,甘草5 g,早晚各服1次,同时加服氯丙咪嗪(50±5.25)mg/d, 60 d为1个疗程。结果显示汉密顿抑郁量表分值明显下降。其治疗抑郁症的理论根据是:抑郁症属中医郁证范畴。《内经》云:愁忧者,气闭塞而不行。提出“木郁达之,火郁发之,土郁夺之,金郁泻之,水郁拆之”。根据“木郁达之”的理论,以疏肝理气为治疗郁证的最基本的原则[17]。选方柴芩温胆汤加减,其治疗重点是以解郁为主。方中柴胡、枳实、陈皮、合欢理气化痰,疏肝解郁;茯苓健脾,以杜绝生痰之源;半夏、南星燥化痰湿和胃降逆;竹茹清胆和胃除烦;黄芩、栀子燥湿而泄邪热,使肝郁得解,脾运得健。诸药合用,共奏化痰理郁、清胆宁神、和胃除烦之功[18,19]。配合小剂量的三环抗抑郁剂氯丙咪嗪治其标,疗效好,副作用少,对药物治疗的依从性明显提高。不失为治疗抑郁症的良方。
       4.2.3  龚绍麟[14]介绍,宋代陈无择提出“情”有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等情绪情感;“情志”中的“志”是指情感、情绪体验和表现而言。五脏中的心脏作用最大,在人的情感活动中起主导统帅作用。因心“心藏神”(《素问·宣明五气篇》)。所谓“神”是指各种心理活动。明代张景岳认为“神之为义有二,分言之,则阳神曰魂,以及意志思虑这类皆神也。合言之,则神藏于心,而凡情志之属,惟心所绕,是为吾身之全神也”(《类经·会通类》)。“心神”活动过程,也就是心理(精神)活动的过程。即认知、情感、意志活动过程。五志是五脏功能的表现。《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肝“在志为怒”,心“在志为喜,”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忧”,肾“在志为恐”。五志除有情感、情绪体验表现的功能外,还有调和气血的功能。“情”与“志”合起来称为“情志”,是指人内心情感的体验和情绪的外部表现。人的情感体验和情绪的表露受人的认知功能影响,而人的认知过程又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人的情感体验和情绪的表露势必影响人的气血流动和盛衰。中医七情中的“思”是思虑,是认知过程,似不属于“情志”活动范畴,但从情感情绪与思维观念的关系来看,则不难理解祖国医学将“思”归于“情”的范畴,因为思维观念支配着人的情感情绪的体验和表露。郁证有脏腑之郁,气血之郁,湿郁,火郁,痰郁,食郁等。中医药对郁证病人的治疗,讲究辨证施治、因人而异。首先要辨别是实证还是虚证。实证形成的病因病机为情感失调,肝失疏泄,肝郁气滞,气郁化火生痰,肝气横逆犯脾,脾失运化,痰气交结,于是出现实证的临床症状。一般选用:①肝郁气滞:治则为疏肝解郁,理气止痛,清泻肝火。方剂为柴胡疏肝饮加减。②肝郁气滞血淤:治则为疏肝解郁,行气化血,化淤止痛。方剂为血府逐淤汤加减。③肝郁痰结:治则为疏肝解郁,疏痰开窍,清热泻火。方剂为温胆汤加减。虚证形成的病因病机为病久转虚,气血不足,气血淤滞,气机不畅,肝失调达,气郁化火,火郁伤阴,导致心神失常,心肾阴虚,肾阳虚,出现虚证的临床表现。一般选用:①肝郁伤阴,心脾两虚:治则为疏肝解郁,滋阴养血,健脾宁心。方剂为逍遥散加减。②肝肾阴虚,肝阳上亢:治则为滋补肝肾、滋阴降火、重镇安神。方剂为镇肝熄风汤加减。③肝肾阴虚:治则为滋补肝肾。方剂为六味地黄丸加减。④肾阳亏虚:治则为滋补肾阳。方剂为右归丸加减。⑤肝肺两郁:治则为疏肝理气,宣通肺郁。方剂为解郁宣肺汤加减。⑥心脾两虚:治则为行气补血,养心健脾。方剂为萱草忘忧汤。⑦肝肾心脾,气血亏虚:治则为滋阳清热,养血安神益智。方剂为酸枣仁汤、补心丹加减。
       4.2.4  中医对抑郁症的心理治疗
       情态相胜法:是《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急火论篇第五》中提出的心理治疗方法,就是说,人的情绪情感体验和表露过分,可以伤及人的五脏,对某一种过分的异常的情感体验或情绪表露,即“情态”疾病,可以采用让病人产生另一种情感体验或情绪反应的方法加以治疗,使所表现的病态情感情绪得以纠正消除,达到治愈的目的。如让病人悲伤可以消除愤怒;思虑可以消除恐惧;高兴可以消除忧虑;愤怒可以消除思虑;恐惧可以消除过喜。
       精变气法:是《黄帝内经·素问·移精变气论》中提出的中医心理疗法。即:改变人的精神面貌思想观念,转移其对疾病的注意力。
       开导疗法:是《黄帝内经·灵枢·师传篇》中所提出的心理疗法。即要告诉病人有了病他应该怎么做才好,才能使病好得快;要告诉病人,他能做到的治好病的具体方法,以便病人能按照这个方法去做;医生还要针对病人的苦恼、忧、愁、恐惧、焦虑等等思想观念及不良情绪加以开导化解,这就是中医的“开导疗法”。
        顺情遂愿疗法:就是对那些情志不遂,欲望不伸之的病人,想法满足其合理的可以达到的愿望要求的心理治疗方法。
       暗示疗法:出于《黄帝内经·素问·调经论篇》,在给病人针刺治疗时,应“按摩勿释,出针视之,曰我将深之,人必革,精气自伏,邪气散乱,无所休息,气泄腠理,真气乃相得”。也就是说医生在治疗病人时,利用语言、事物对病人进行暗示,可以起到治疗的效果或提高治疗的效果。
       讲课疗法:西汉著名辞赋家枚乘所作的七发辞斌中,描写了一种心理疗法,笔者姑且称它为“讲课疗法”。第1种方法:唱天下最悲伤的歌,以排遣其不良情绪。第2种方法:以美味佳肴滋补身体。第3种方法:运动散心。第4种方法:游历名山大川,使其心旷神怡,消除紧张。第5种方法:牧猎活动以陶冶心情。第6种方法:观看气势澎湃的潮汐,以开阔心胸。第7种方法:请著名学者讲授所需知识,以提高其精神境界,振奋其精神,励精图治等。
       5  结论
       青少年不良性认知—抑郁—网络成瘾是一个连续的环节,我们通过认知行为疗法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可以有效地预防和矫治青少年网络成瘾,同时我们应呼吁全社会来关注青少年网络成瘾现象,政府部门也应加大网吧管理的力度。笔者建议,应禁止在学校周边设立网吧经营场所;对于允许未成年人进入网吧的经营者应重罚,甚至让其到破产的地步;家长一定要有效地负起监督的职责。孩子一旦患上了IAD则后果很难预料,所以防微杜渐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吴汉荣.青少年网络成瘾的成因及干预对策[J].中国学校卫生,2006,27(5):369.
       
       [2]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统计报告[Z].http://www.cnnic.Net.cn/index/OE/11/index.Htm,2005-7-21/2005-12-20.
       
       [3]林绚晖,闫巩固.大学生上网行为及网络成瘾探讨[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1,15(4):281.
       
       [4]KANDELL JJ. Internet addiction on campus: the vulnerabi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cyberpsychol[J]. Behav,1998,1(1):11.
       
       [5]HAU AS,HALL AS. College student case study using best practices in 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J]. J Ment Heal Counsel,2001,23:312.
       
       [6]Young KS, What Makes the Internet Addictive: Potential Explanations for 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N]. Paper presented at the 105th annual conference of the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IL :Chicago.1997,30(20):95.
       
       [7]EGGER O,RAUTERBERY M. Institute for hygiene and applied physiology[J]. Iurich Switgerland,1996,28(358):177.
       
       [8]朱京京, 吴汉荣.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心理社会因素[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18(11):796.
       
       [9]Young KS. Psychology of computer use: XL. Addictive use of the Internet: a case that breaks the sterectype[J].Cyberpsychol Behav,1996,79(3):899.
       
       [10]金佰利.网虫综合征—网瘾的症状与康复策略[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0:190.
       
       [11]Young KS. Internet addictive: symptoms, evaluation, and treatment.//Vandecreek L, Jackson T. Innovations in clinical Practice: A source book[M]. Sarasota. Florida: Professional Resource Press,1998:19.
       
       [12]颜世富.信息时代与心理调节[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218.
       
       [13]刘炳伦,郝 伟,杨德森.IAD研究现状与问题[J].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2004,4:199.
       
       [14]龚绍麟.抑郁[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309.
       
       [15]邱 杰.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心理分析及对策[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4,3:57.
       
       [16]谭 斌.柴胡温胆汤结合氯丙咪嗪治疗大学生抑郁症的临床观察[J].中成药,2006,28(6):830.
       
       [17]邱 侠,祁爱蓉,薛 红.中西医结合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研究[J].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4,19(3):34.
       
       [18]南焕成,南 浩.中西医结合治疗抑郁性神经症30例[J].吉林中医药,2004,24(6):31.
       
       [19]田得禄.中医内科[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12.

经典中医古籍

中药学教材(附图片)

穴位数据库(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