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中西医结合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60例
作者:董慧,孙洪军    
作者单位:辽东学院医学院,辽宁 丹东 118002

《时珍国医国药》 2008年 第4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关键词】  围绝经期综合征 中西医结合
       围绝经期综合征倍受社会关注,围绝经期综合征引起的精神、生理、心理的相关症状,极大地影响该生理阶段妇女的健康和生活质量,更甚者导致精神心理障碍,因此,能否寻求一种综合治疗方法,减少西药治疗的副作用,又能达到治疗最有效的结果,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60例,收到了较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纳入病例
       ①年龄45~55岁;②月经失调,具有潮热、汗出等典型症状;③血清雌激素(E2)水平下降,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水平升高;④排除器质性病变。
       1.2   一般资料  
       60例均为妇科门诊患者,平均年龄(48.4±3.2)岁;病程<1~3年,平均(1.93±1.05)年。
       2   治疗方法
       2.1  中药治疗 
       分证论治,以补肾填精为主,标本兼顾。以益气补肾汤加减。处方:熟地24 g,龟板胶24 g,鹿角胶12 g,山萸肉12 g,枸杞子12 g,菟丝子15 g,续断15 g。加减:脾气亏虚者,加党参、焦白术、黄芪以健脾益气,阿胶、黑姜炭、荆芥炭以养血止血;肝肾阴虚者,易熟地为生地,加丹皮、白芍、女贞子、旱莲草以滋补肝肾,地骨皮、地榆炭清虚热兼以止血;肾阳虚者,加附子、肉桂、杜仲、仙灵脾以温补肾阳;气滞血淤者,加当归、丹参、益母草、川芎、香附、五灵脂以行气活血化淤;血余炭、蒲黄炭活血止血;肝郁气滞者,加延胡索、郁金、柴胡以疏肝解郁;寒凝血淤者,加桂枝、艾叶温经散寒;邪热炽盛者,去鹿角胶、易熟地为生地,加黄柏、栀子、地榆、丹皮以清热凉血止血。
       2.2  西药治疗  
       尼尔雌醇1 mg,安宫黄体酮片2 mg,口服,两次/月。
       
       治疗3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血清雌激素(E2)、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水平。
       3  疗效观察
       3.1   观察指标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标准。临床症状消失,理化检查结果恢复相应水平为痊愈;症状明显好转,理化检查结果基本恢复相应水平为好转;症状、理化指标均无好转或恶化为无效。
       3.2   治疗结果  
       
       痊愈16例,好转38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90%。治疗前后血清E2,FSH,LH水平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血清E2,FSH,LH水平比较(略)
       4  讨论
       围绝经期综合征属于中医“经断前后诸证”范畴。《素问·上古天真论》曰:“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由于进入绝经前后,肾精亏虚,冲、任二脉逐渐亏少,天癸将竭,精气、精血不足,致阴阳平衡失调,脏腑气血功能失常,从而出现复杂的绝经前后症状[1]。西医治疗以激素替代治疗为主,辅以对症治疗。长期使用女性激素致子宫内膜增生,增加发生子宫内膜癌的危险性。单纯中药治疗效果确切,但疗效慢。中西医结合治疗,西医以适量补充激素,中医对复杂多样的症状辨证施治,以调理机体阴阳平衡[2]。我们以中药治疗为主,通过以填补肾精为主,标本兼顾,只要肾中精气充足,则能主宰冲任二脉,调节卵巢功能,固摄精血[3]。同时补充少量雌孕激素,调节内分泌紊乱,促进症状改善,提高治疗效果。方中熟地、龟板胶滋补肾精;枸杞、菟丝子、鹿角胶既补肾精,又补肾阳;续断补肾强腰;龟版胶、鹿角胶、续断均为止血治崩之要药。全方滋而不腻,温而不燥,且能止血,实属标本兼顾。治疗结果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参考文献】
           [1]司徒仪. 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189.
       
       [2]王连容,梁柄垣. 中西医结合治疗更年期综合征[J].新中医,2004,36(7):68.
       
       [3]柯新桥,郝建新. 新编秘方大全[M]. 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3:193.

经典中医古籍

中药学教材(附图片)

穴位数据库(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