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本草纲目》湿疹药物外治法
作者:杨柳

《时珍国医国药》 2005年 第9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关键词】  本草纲目
        摘要:目的:述评《本草纲目》有关湿疹的药物外治法。方法:通过《本草纲目》及相关文献整理研究。结果:《本草纲目》中有关湿疹的药物外治处方丰富,具体有药物煎水外洗、制膏外涂、鲜药捣烂外敷、油剂调涂、或研末调涂等。结论:《本草纲目》中有关湿疹的药物外治法反映了明及明前药物外治湿疹的概貌,对今天的临床仍然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本草纲目》;湿疹;外治法
        《本草纲目》为我国明代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的举世大作,书中所载外治疗法极其丰富,是祖国医药学宝库中的瑰宝之一。鄙人以外科为业,难忘先贤“外科之法,最重外治”之教诲,除在临床实践外治之法,亦时常向《本草纲目》学习,有所体会。每为李君奋编摩之志,历三十稔“渔猎群书,搜罗百氏”,行嘉惠之心所激励。今特整理选介其中有关湿疹的药物外治法,与各同道一起研讨。
           1原方与方解
        1.1方 蟾酥、猪脂原文:一切湿疮。蟾酥烧灰,猪脂和傅。(卷四十二蟾酥条引千金方)方解:蟾酥能解毒,消肿,止痛。现代药理研究有局部麻醉镇痛,抗炎作用。猪脂能润燥,解毒。外治皮肤皲裂,为常用的配剂基质,可配合适当药物外用熬膏涂敷治病。此方两者合用配制药膏能够解毒止痛。适合于治疗皮肤慢性湿疹、神经性皮炎等,此外,还可应用于外治疔疮,痈疽,发背,瘰疬,慢性骨髓炎,时邪疠毒,表面麻醉。
        1.2方 枣子、包青矾原文:耳生烂疮,枣子去核,包青矾煅研,香油调傅之。(卷十一绿矾条引摘玄方)方解:耳生烂疮,责之湿盛。绿矾燥湿、消积杀虫,解毒敛疮,善治湿疮。大枣解药毒,煅后能敛疮。香油润调诸药,利于涂布,共能发挥消积杀虫,解毒敛疮的功效,故能用治湿疹。此外,有医案报道应用大枣外治诸疮不瘥,风沿烂眼。外用煎水洗或烧存性研末调敷。绿矾外治湿疮疥癣,喉痹口疮,烂弦风眼。外用研末撒或调敷,或为溶液涂洗。
        1.3方 酸榴皮原文:脚肚生疮,初起如粟,搔之渐开,黄水浸淫,痒痛溃烂,遂致绕胫而成疡疾。用酸榴皮煎汤冷定,日日扫之,取愈乃止。(卷三十安石榴条引医学正宗)方解:湿热下注肌肤可致脚肚生疮,黄水浸淫,痒痛溃烂。据此条文描述,病当属小腿部急性湿疹,或慢性湿疹合并感染。酸榴皮性涩能杀虫敛疮,现代药理研究酸榴皮有抗菌,抗病毒,驱虫,促进血液凝固作用,故可用之外治脚肚生疮。由于皮疹是黄水浸淫,痒痛溃烂,所以用酸榴皮煎水外涂。现代应用湿敷效果更好,也可用作外洗。
        1.4方 百药煎原文:脚肚生疮,初起如粟米大,搔之不已,成片包脚相交,黄水出,痒不可忍,久成痼疾。用百药煎末唾调,逐疮四围涂之,自外入内(先以贯众煎汤洗之),日一次。(卷三十九五倍子条引医林集要)方解:脚肚生疮,多为湿热下注肌肤所致,或由外伤感染毒邪所生。百药煎,功同五倍子,但经酿过,其体轻虚,其性浮收,收湿解毒敛疮,善治皮肤湿疮癣毒,故可用治脚肚生疮。现代药理研究百药煎主要含有五倍子鞣质,能使皮肤黏膜溃疡局部组织蛋白质凝固而呈现收敛作用,不仅用于治疗皮肤湿疹,还可用于治疗痈肿疮疡,外伤出血等。多外用煎洗或研末撒敷。此条唾调用药,有嫌欠雅,但现代医学研究证实唾液含有多种有利于伤口愈合的成分,可资参考。
        1.5方 乌桕根原文:脚气湿疮,极痒有虫。乌桕根为末傅之,少时有涎出良。(卷三十五乌柏木条引摘简元方)方解:脚气湿疮,可能相当于现代医学的足癣、湿疹,由感染湿毒、虫毒所致。乌桕根能利水,消积,杀虫,解毒,故能治之。临床应用乌桕根外治湿疮,疥癣,疔毒,风疹,毒蛇咬伤,婴儿胎毒满头。煎水外洗或研末调敷。
        1.6方 菖蒲原文:热毒湿疮。宗曰:有人遍身生疮,痛而不痒,手足尤甚,粘着衣被,晓夕不得睡。有人教以菖蒲三斗,日干为末,布席上卧之,仍以衣被覆之。既不粘衣,又复得睡,不五七日,其疮如失。后以治人,应手神验。(卷十九菖蒲条引本草衍义)方解:热毒湿疮,由热毒熏蒸而致。菖蒲能理气、活血、散风、去湿。对于遍身生疮,粘着衣被者,研末,撒布席上卧之,治法甚妙。现代药理研究菖蒲有镇静,解痉,降温,抗癌作用。外治痈疽肿毒,阴汗湿痒,跌打损伤。外用煎水洗或研末调敷。
        1.7方 野菊花根、枣木原文:天泡湿疮。野菊花根、枣木,煎汤洗之。(卷十五野菊条引医学集成)方解:天泡湿疮,可能包括天疱疮、湿疹等疱疹性皮肤病,多由湿毒壅阻肌肤而成。野菊花能够疏风清热,消肿解毒。枣木能祛湿收敛。故可用之煎洗治疗天泡湿疮。药理研究野菊花有抗病毒、抗菌作用,能促进白细胞吞噬功能,提示有抗肿瘤活性。本方外治可用于皮肤湿疮,天疱疮溃烂,头癣,口疮,疔疮,一切痈疽脓疡、无名肿毒,夏令热疖,外用可煎水洗或调敷患处。
        1.8方 龙葵苗叶原文:天泡湿疮。龙葵苗叶捣傅之。(卷十六龙葵条)方解:龙葵清热,解毒,活血,消肿。故可用之捣敷治疗天泡湿疮。现代药理研究龙葵有抗炎作用,外治可用于疔肿,发背,恶疮,痈肿,丹毒,疥癞痒痛,天疱湿疮等。外用捣敷或煎水外洗。
        1.9方 天泡草原文:天泡湿疮。天泡草铃儿生捣敷之。亦可为末,油调敷。(卷十六酸浆条引邓才杂兴方)方解:天泡草,又名酸浆草,具有清热,解毒,利尿功效,现代药理研究天泡草具有抗菌作用。对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有抑制作用。故可用之治疗天泡湿疮、诸般疮肿、杨梅疮等。外用鲜药捣敷或煎水洗患部。
        1.10方 天花粉、滑石原文:天泡湿疮。天花粉、滑石等分,为末,水调搽之。(卷十八栝楼条引普济方)方解:天花粉清热解毒,排脓消肿。滑石清热祛湿。两药合用,加强清热解毒,排脓消肿的功效,故可用治天泡湿疮、痈肿、溃疡等。研末调敷患部。
        1.11方 生百合原文:天泡湿疮。生百合捣涂,一二日即安。(卷二十七百合条引濒湖集简方)方解:生百合能够清热利小便,善治脚气浮肿。现代研究百合含有秋水仙碱等多种生物碱及淀粉、蛋白质、脂肪等,煎剂能抗组织胺引起的蟾蜍哮喘,此外尚有耐缺氧等作用。故可用治天泡湿疮、脚气浮肿,发背,疮肿。外用时将之捣烂敷患处。
        1.12方 丝瓜汁、辰粉原文:天泡湿疮。丝瓜汁调辰粉,频搽之。(卷二十八丝瓜条)方解:丝瓜汁清热,凉血,解毒。辰粉即辰砂,能够解毒治疮。合用而发挥清热,凉血,解毒的功效,故可用之治疗天泡湿疮。还可用治风热腮肿、痈疽不敛、玉茎疮溃、乳汁不通。外用汁粉调涂。
        1.13方 荷花原文:天泡湿疮。荷花贴之。(卷三十三莲藕条引简便方)方解:荷花活血止痛,祛湿消风,故可用鲜品贴之治疗天泡湿疮。也可用煎洗的方法外治暑疖、天疱湿疮、黄水疮等。
        1.14方 莲蓬壳原文:天泡湿疮。莲蓬壳烧存性,研末,井泥调涂,神效。(卷三十三莲藕条引海上方)方解:莲蓬壳,即莲房,具有消瘀,止血,去湿功效,故可用治天疱湿疮,还可治疗暑疖、乳头皲裂,黄水疮等。渗液多时,可直接掺以药末。如疮未溃破,可外用药面调敷。
        1.15方 黄药子原文:天泡水疮。黄药子末,搽之。(卷十八黄药子条引集简方)方解:天泡水疮,强调疱疹性渗出性皮肤病,多由湿毒壅阻肌肤而成。黄药子凉血,降火,消瘿,解毒,现代研究有抗抗肿瘤等作用。故可用之治疗天泡水疮。还可用治瘿气,扭伤,疝气,化脓性炎症,瘰疬等。外用研末调敷。
        1.16方 鸡子黄油原文:天泡水疮。鸡子黄熬油搽之,甚效。(卷四十八鸡条引唐瑶经验方)方解:鸡蛋黄油有生肌、敛疮、止痒之功。诸疮破烂,搽之多有良效。故可用之治疗天泡水疮。鸡蛋黄在外科中多制油涂用,其制法是:于锅中加少许香油,加入蛋黄。用文火煎熬,至蛋黄焦黑出油,取油去渣。外用涂治一、二度烧伤,皮肤溃疡,痔疮瘘管,麻风溃疡,皮肤湿疹,天泡水疮等。
        1.17方 蓝叶原文:天泡热疮。蓝叶捣傅之,良。(卷十六蓝条引集简方)方解:天泡热疮,应是热毒引起的疱疹性皮肤病。蓝叶清热解毒,善治热毒疮肿,故可用之治疗天泡热疮。因本方的主要功效为清热解毒,可用于治疗湿疹感染、天疱疮、丹毒、疮疡痈肿,痄腮肿痛等。捣烂鲜叶外敷。
        1.18方 五倍子原文:风癞湿烂。五倍子末,汁调涂之。(卷三十九五倍子条引普济方) 方解:风癞湿烂,可能为湿疹等瘙痒性皮肤病搔抓染毒而成。五倍子解毒燥湿,敛疮止血。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其有抗菌、收敛作用。故可用之治疗外治风癞湿烂,还可用治外伤出血,肿毒,疮疖,睫毛倒卷。外用煎汤熏洗,研末撒或调敷。
        1.19方 藿香叶、细茶原文:冷露疮烂。藿香叶、细茶等分,烧灰,油调涂叶上贴之。(卷十四藿香条引应验方)方解:冷露疮烂,可能包括足癣、湿疹等皮肤病,受湿染毒而致。藿香叶辟秽,祛湿,现代药理研究藿香叶有抗真菌、抗螺旋体作用。茶叶清利解毒,现代药理研究有收敛,抑菌,利尿,维生素P样作用。故可合用治疗冷露疮烂、脚趾缝烂疮、稻田皮炎、小儿牙疳溃疡、口臭、等。外用煎水外洗或烧存性研末调敷。
           2小结
        以上选介阐述了《本草纲目》治疗皮肤湿疹的19首处方,其方法有药物煎水外洗、制膏外涂、鲜药捣烂外敷、油剂调涂、或研末调涂,等,对今天的临床仍然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许多医家的临床经验表明湿疹的药物外治疗法,药物直达病所,是迅速发挥疗效的关键,不可或缺,应予足够重视。笔者正是基于这一认识,故特整理选介《本草纲目》湿疹的药物外治法供各同道临床参考。取舍阐述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南方医科大学,广东 广州510515)

经典中医古籍

中药学教材(附图片)

穴位数据库(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