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从中国古代尚“和”思想看中医方药配伍
作者:刘舟,邓中甲    
作者单位: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 成都 610072

《时珍国医国药》 2008年 第6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摘要】 
       分析了中国古代尚“和”思想及其普遍意义,阐明了尚“和”思想对中医学理的深刻影响,并以中医方药配伍为例,揭示了方药配伍的本质是结构、功能的尚“和”。提出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对于深刻认识和把握中医学术特征,传承和发扬中医学所具有的重要价值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尚“和” 方药配伍
       A View on Compatibility of TCM Tracing the Ancient Idea of “Harmony-advocating”
       LIU Zhou,DENG Zhongjia
       (Chengdu University of TCM, Chengdu 610072,China)
       Abstract:ObjectiveThis paper analyzed the ancient idea of “harmony-advocating” and illustrated the deep influence on TCM by this ideal. The essence of compatibility in TCM was proved to be a certain kind of harmony in structural and functional aspects. Therefore, it is of great value to develop th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for understanding academic characteristics of TCM and finally inheriting and carrying forward TCM.
       Key Words:Idea of “harmony-advocating”;  Compatibility
       中国传统文化是尚“和”的文化,人们既竭力追求人际关系的和睦,又注重寻求心灵中的平和。传统文化中的尚“和”有着丰富的内容、广泛的影响,在各个领域都有深刻的体现。中医学是中华民族原创的朴素的科技成果,是融入了丰富人文社会学科内容的自然科学。几千年来,它始终植根于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之中,它与传统文化之尚“和”,实乃一脉相承。中医学对尚“和”思想的认识和应用,显示着援哲入医以哲映医的医哲关系,体现了中国古代尚“和”思想巨大的包容性和持久的生命力。
       1  中国古代的尚“和”思想
       概念是思维的基础。古代的“龠禾”(和)字,本身就是“乐之竹管三孔”的象形字,其作用是“以和众声”。在中国哲学中,“和”即和谐,它是标志天、地、人的和谐状态及人所追求的理想境界的哲学范畴[1]。所谓“和睦”“和美”“和顺”“和谐”等内容,都是由“和”衍生而出。主要作为哲学概念的“和”,实际上是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核心价值观。在古代的百家争鸣及文化典籍中,有着关于尚“和”思想的丰富内容。
       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儒家即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突出了以人为本的人和。道家则尤为重视“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的天和。古代典籍《中庸》提出“致中和”的概念,即“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礼记》提出“天地之和”,《国语》宣扬“和实生物,同则不济”,《左传》则有“物和”“和声”之说。
       关于尚“和”,春秋时齐国的晏婴,更是有着著名的“同和”(《左传·昭公二十年》)之辨。当齐景公把自己和宠臣梁丘据的关系视为君臣之和时,晏子当即分析了梁丘据“君所谓可,据亦可。君所谓否,据亦否”,这种毫无定见、一味迎合、唯上是听的错误态度。他还指出了“据亦同也,焉得为和”的实质,即梁丘据对齐景公的态度,只能称为盲目附和,没有资格称为君臣和谐。晏子坚持了“所谓可而有否焉,所谓否而有可焉,此之谓和”的判断标准。最后,晏子还以浅显易懂的事例从哲学的高度论述了同质同构的脆弱性、不合理性,从反面证明了“和而不同”的重要性、必要性。他说:“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专一,谁能听之。同之不可也如是。”晏子关于“和”、“同”的辨析,何其精深。上述事例说明:古代的尚“和”思想,提倡的是不同事物或对立物之间的和谐统一,重视的是开放式的包容。
       传统文化中的尚“和”思想,其渗透领域极为宽广:在政治领域,讲和谐社会,大同世界,所谓“小康大同”。在思想领域,哲学家深刻论述同和之差别,为“和”正本清源,所谓“物一无文,声一无听”,“可而有否,否而有可”。在古代医学领域,尚“和”思想更是渗入了理、法、方、药等各个环节和层次。至于音乐方面的 “五音和谐、凤鸾齐鸣”,古代建筑学讲究的“四梁八柱、和谐对称”,这些则是尚“和”思想更为具体的体现。
       2  《内经》对尚“和”思想的继承
       中医在漫长的积累发展过程中,将阴阳、五行等古代哲学思想创造性地融入中医学术体系,也继承了传统文化中的尚“和”思想。《内经》援“和”入医,通篇闪耀着尚“和”的光芒。
       首先,《内经》从“道”的高度来把握“和”这一正常状态,其准则是“法于阴阳,和于术数”。对于阴平阳秘的动态平衡,则强调:“阴阳之要,阳密乃固”,“阴之所生,和本曰和”。对于病态之由来,强调原因在于违“和”。就人体外在因素而言,是“上下相通,寒暑相临,气相得则和,不相得则病”;就人体内环境而言,是“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人体的病态,归根结底,在于阴阳“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至于治疗,则是以“必先岁气,无伐天和”为前提,或“疏其血气,令其调达,而致和平”,及针灸中“迎之随之,以意和之”。所有这些,总则仍在于“因而和之,是谓圣度”。
       此外,古代尚“和”思想在《内经》的各个具体层次都有着充分的体现。其内容涉及到气候、环境的天地之和,气候、环境与人类的天人相应之和,人际之间的人和,人身的阴阳之和、气血之和、脏腑之和、情志之和、营卫之和、表里之和、劳逸之和、饮食之和等等内容,从而为后世医学广泛应用尚“和”思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  中医方药配伍对尚“和”思想的具体应用
       中医基础理论与传统文化尚“和”思想一脉相承,治法、方药也同样如此。
       关于治法,汗吐下和,温清消补的八法之中,和法占有重要地位。需要说明的是,和法讲“和”,并非其余七法不讲“和”,因为“和”有狭义、广义之别。狭义之和,是调和、和解双方,通过寒热并用、补泻合剂、表里双解、平其亢厉等以致和。诚如程钟龄所说“和之义则一, 而和之法变化无穷焉[2]”。而和法之外的七法,以及八法之间的互用,仍不离广义之“和”。实际上,它们都是通过各种手段,以恢复人体阴平阳秘、达到“中和”状态为最终目的。
       方从法出,药为方统。理法尚“和”,势必方药亦然。中药以草为本,习称本草。草本之性,与人殊体。以草木为药,药质入人肠胃,何以能如人之所欲,调和阴阳,和其不和?这就需要首先通过对药性的调和来实现对人体阴阳的调和。比如中药的五味化合,以及七情合和,当然更包括方剂组方之君臣佐使的基本结构及方药配伍技巧。
       中医遣药组方时,正是依靠君臣佐使这一基本结构,才做到了主次分明,全面兼顾,扬长避短,和衷而共济。如其中佐制药、反佐药的使用,可谓独具匠心。诚如《医原》[3]所说:“用药治病,开必少佐以合,合必少佐以开,升必少佐以降,降必少佐以升。或正佐以成辅助之功,或反佐以作向导之用。阴阳相须之道,有如此者。”实际上,君臣佐使之和谐正是尚“和”思想在方剂结构上的具体体现。
       关于方药配伍技巧,则是在功效上的尚“和”。如半夏泻心汤中黄连、黄芩与干姜,寒温并用,以调和寒热;小青龙汤中干姜、细辛配五味子,散收相配,使散不伤正,收不留邪;麦门冬汤以麦冬配半夏,二者润燥得宜,滋而不腻,燥不伤津;黄土汤中以白术、附子配阿胶、生地,刚柔相济,实乃阴阳相和之道;四物汤用当归、川芎之动以活血,配地黄、白芍之静以养血,动静结合,使补血之中有行血之用;另外,如济川煎中升麻与泽泻,升降兼施,从而使清阳升而浊阴自降;其他还有诸如气血兼顾、通涩并行等诸多配伍方法。
       君臣佐使的和谐结构与方药配伍的调和技巧,它们既最大限度地利用了中药个体的药性药效,又灵活可靠地调控使用了中药群体的综合功效。这些与古代哲学“和”的蕴义是何等吻合。它们不光在总体上体现了“和而不同”,有的还具体体现了“可而有否,否而有可”等古代哲学思想。传统文化中的尚“和”思想及“致中和”的治道,正与医道心有灵犀一点通。难怪清代著名温病学家柳宝诒,他将自己的药铺和诊堂冠名为“致和堂”。
       中医是道器合一的学问。如果说中国古代尚“和”思想,以及《内经》以尚“和”奠定医理,这些都较为抽象;那么,中医方药配伍在结构、功能方面的尚“和”,已经较为具体,能够捉模,可谓以道驭器;如若再纵观古今方名太和丸、保和丸、中和汤、冲和汤、阳和汤、致和汤,进而遥望北京故宫巍峨壮丽的太和、保和、中和三大殿,观赏风光旖旎的颐和园……这些则是客观的存在。放眼这些物化了的尚“和”,我们定会感悟,中医与传统文化中的尚“和”思想一脉相承,中医学的确深深植根于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中医学对尚“和”思想的引入和应用,显示着以哲映医的医哲关系。它给了我们宝贵的启迪:对于祖国医学的传承和发扬,必须放在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下;只有全面掌握包括尚 “和”思想在内的传统哲学的光辉思想,才能真正把握中医学的学术特点和精深内涵,得其精髓,见其光华。
       【参考文献】
           [1]蔡建鹰. 古今中医哲理思维概论[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5:131.
       
       [2]程国彭. 医学心悟[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6:17.
       
       [3]石寿棠. 医原[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171.

经典中医古籍

中药学教材(附图片)

穴位数据库(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