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谷沙藤的生药学鉴别
作者:郭敏,李景云,陆海琳,韦松基,陈芳    
作者单位:(广西中医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1)

《时珍国医国药》 2008年 第7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关键词】  谷沙藤;显微特征;理化鉴别
       谷沙藤Broussonetia kazinoki Sieb.et Zucc为桑科植物,又名葡蟠、藤构。分布于山谷、河边、疏林下。根、茎、叶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功效,主治感冒风热,咽喉肿痛,急性肝炎,跌打损伤,刀伤出血。药理实验还表明其叶子的丙酮提取物有抑制葡萄球菌生长的活性作用,而对于丁香假单孢菌无作用[1]。目前,尚未发现有谷沙藤生药学方面的研究报道。本文对谷沙藤进行生药学研究,为进一步开发利用和临床应用提供鉴别依据。
       1  材料
        谷沙藤采自广西南宁郊区,经广西中医学院韦松基副教授鉴定,为桑科植物谷沙藤Broussonetia kazinoki Sieb.et Zucc。
       2  方法与结果
       2.1  显微特征
       2.1.1  根的横切面木栓层为3~4列类方形、排列紧密的红棕色木栓细胞;皮层较窄,细胞椭圆形或近方形;韧皮部有众多韧皮纤维,射线在韧皮部处多成喇叭状散开;形成层明显;木质部宽广,约为横切面半径的1/2,木纤维较多,与木薄壁细胞相间排列,导管单个或数个相聚散在,射线在木质部处由一列或多列细胞组成,无髓部。见图1。
       2.1.2  茎的横切面木栓层为3~4列类方形、排列紧密的红棕色木栓细胞;皮层细胞长椭圆形或类方形,有的细胞含有方晶,并有石细胞及纤维散在;韧皮部较宽,有多数纤维散在,有的细胞含有簇晶;形成层明显;木质部较宽,导管单个或数个相聚散在,射线由一列或多列细胞组成;中央髓部明显,细胞较大。见图2。
       2.1.3  叶的横切面上下表皮细胞各一列,上表皮细胞长方形或类方形,较平整,有单细胞非腺毛,偶见腺毛;下表皮细胞较小,有许多疣状突起,具有非腺毛和腺毛;栅栏组织细胞二列,呈柱形排列,不贯穿主脉;海绵组织细胞为类圆形,排列疏松;主脉具一个大维管束和1~3个小维管束,大维管束木质部导管纵向排列成行;形成层不明显;韧皮部细胞内含众多簇晶;主脉周围薄壁细胞也含有簇晶;主脉上下表皮内均可见明显厚角组织。见图3。
       2.1.4  叶表面制片叶上表面片细胞多角形,垂周壁平直,叶脉处具单细胞非腺毛与腺毛;叶下表面细胞垂周壁稍弯曲,表面具许多疣突,气孔多为不定式,叶脉处具较多单细胞非腺毛与腺毛。见图4。
       2.1.5 粉末淡黄绿色。木栓细胞多呈类方形;石细胞多见,纹孔沟明显,大小不一,宽约为12~33 μm;纤维长梭形,厚壁,纹孔沟可见,直径约为9~20 μm;导管多见具缘纹孔导管,直径约为30~55 μm;草酸钙方晶众多,直径约4~12 μm;可见簇晶,直径约为4~12 μm;非腺毛单细胞,直径约为7~15 μm。见图5。
       2.2  理化鉴别取谷沙藤粗粉1 g,加100 ml乙醇,加热回流1 h,过滤,得乙醇提取液。
       2.2.1  检查黄酮取乙醇提取液1 ml,加入镁粉少许,再加入2~3滴浓盐酸,水浴加热,显红色。
       2.2.2  检查测黄酮醇取乙醇提取液1 ml,滴氢氧化钠碱液数滴,先呈黄色,通入空气后变为棕色。
       3  小结
       
       通过对谷沙藤的生药学研究,其鉴别特征可总结如下,根的射线至韧皮部成喇叭状散开,韧皮部与木质部都含有较多纤维;茎的皮层含方晶、石细胞及纤维,韧皮部含有簇晶,纤维;叶的主脉具一个大维管束,其韧皮部含较多簇晶,大维管束上方又具1~3个外韧型小维管束;叶的下表面片细胞具疣突及不定式气孔;粉末具较多的方晶,具石细胞及簇晶,导管为具缘纹孔导管。理化鉴别结果证明谷沙藤具黄酮醇类的化学特性。以上生药学研究可为谷沙藤的生药鉴别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 中华本草(2)[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469

经典中医古籍

中药学教材(附图片)

穴位数据库(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