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白芍”与“赤芍”的分化与应用初探
作者:严玉平,宋晓宇    
作者单位:(河北医科大学,河北 石家庄 050091)

《时珍国医国药》 2008年 第7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摘要】 
       “白芍”和“赤芍”现在分别应用于临床,但在《伤寒论》及中国早年传统方剂中只有“芍药”之称,如何正确理解和利用这些传统方,多年来已备受关注。该文通过对芍药属野生种分布、栽培历史、“芍药”炮制方法发展等方面的考察,认为历史之“芍药”与现在的“白芍”同源,“赤芍”只是前者加工与炮制方法发展中的衍生应用之一。
       【关键词】  白芍;赤芍;炮制;分化 
       “白芍”和“赤芍”现在分别应用于临床,但在《伤寒论》及中国早年传统方剂中只有“芍药”之称,如何正确理解和利用这些传统方,多年来已备受关注。本文从芍药属野生种分布、栽培历史、炮制方法发展等方面力求探析芍药分化应用的历史概况,为现代临床正确应用“白芍”和“赤芍”提供帮助。
       1  芍药野生种源与分布
        芍药是我国传统名花,也是世界上最早引种栽培的花卉之一。《山海经》记载“条谷之山,其草多芍药;秀山,其草多芍药;司之山,其草多芍药;洞庭之山,其草多芍药……”,说明野生芍药在我国自古就分布广泛。经大量实地调查和古今文献证实,芍药科仅有芍药属(Paeonia),本属分三组:芍药组、北美芍药组和牡丹组。芍药组共22个种,5个变种,其中分布我国的有9个种,欧洲13个种5个变种。我国分布的9种野生芍药如下[1,2]:
       1.1  芍药P. lactiflora  Pall. 分布于我国东北480~700 m海拔的山坡、草地、林下及河北、山西、内蒙古、陕西及甘肃、宁夏、四川等地海拔1 000~2 300 m的山坡草地。为亚洲特有种,朝鲜、日本、蒙古及西伯利亚也有分布。本种在我国分布范围仅次于草芍药,但却在芍药属中栽培历史最悠久,是中国芍药品种演化的唯一种源,对世界芍药品种形成影响最大,也是“白芍”药材长久以来主要药源种,其野生植株根亦作“赤芍”药用。
       1.2  草芍药P. obovata Maxim. 南起我国湖南西北部、四川东南部,北至俄罗斯东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西起四川汶川,东至日本的广大地区均有分布。该种是中国野生芍药中分布最广的一种,四川东南部、贵州遵义、湖南西部、江西庐山、浙江天目山、安徽、湖北、河南西北部、陕西、宁夏南部及山西、河北、辽宁、吉林等15个省、区海拔800~2 000 m山坡草地及林缘都有大量野生资源,部分地区作“赤芍”药材的药源种。
       1.3  美丽芍药P. mairei  Levl. 分布云南东北部、贵州西部、四川中南部、甘肃南部、山西南部等地海拔1 500~2 700 m的山坡林缘阴湿处。根有行瘀活血止痛功效,部分地区药用。
       1.4  川赤芍P. veitchii  Lynch. 分布于四川西部2 650~3 700 m海拔的山坡林下,西藏东部、青海东部、甘肃及陕西西南部海拔1 800~2 800 m的山坡疏林下。本种观赏价值较高,根可清热解毒、凉血止血、通经,现行《中国药典》规定可作“赤芍”入药,但并不是主源种。
       1.5  另外5种分别是:山芍药P. japonica(Mak.)Miyabe et Takeda 分布中国的东北及日本,又名日本芍药。多花芍药P. emodi  Wall.ex Royle  仅生我国西藏南部(基隆)海拔2 350 m的山坡上。尼泊尔、印度北部也有分布。白花芍药P. sterniana  Fletcher  仅产我国西藏东南部2 800~3 500 m海拔的山坡林下。块根芍药P. anomale  L.Mant. 分布于我国新疆西北部阿尔泰及天山山区1 000~2 000 m海拔林下、山坡草地及阴湿山坡。中亚东部、西伯利亚、蒙古地区也有分布。新疆芍药 P.sinjiangensis  K.Y.Pan  仅分布于我国新疆北部阿尔泰山区1200~1800m海拔的针叶林下。
       2  芍药栽培历史概况
        我国是世界上芍药属植物自然分布中心和多样化中心,也是栽培品种起源与演化的中心。秦朝时期(公元前221~206年)芍药就已普遍栽培,但牡丹芍药不分,皆称芍药。至东汉末年(公元25~220年)才将草本者称芍药,木本者称牡丹(木芍药)。此期进入人们生活或观赏或传情或药用,还都是以野生芍药或牡丹为主,且栽培牡丹长于芍药。魏晋时期(公元265~589年),牡丹和芍药被大量引种栽培于宫廷作观赏。至唐代(公元618~907年)已举国尊牡丹为花王,崇芍药为花相,二者并称“花中二绝”。自宋代(公元618~907年),以芍药P. lactiflora为起源种,各地引种栽培,驯化改良日盛,优良品种频现。因“扬州土壤肥腻,与本草唯宜”,所以“广陵(扬州)芍药自他方移来种植者,经岁则盛,有十倍之初”,那时扬州不仅已经成为芍药的种植中心,而且品种繁多,影响久远:“扬州芍药,名于天下,与洛阳牡丹,俱贵于时”,人们对芍药的观赏改良热情空前高涨。在此后的历史长河中此情一脉相承,牡丹以其雍容华贵现身世界各地,芍药以其顽强娇艳遍植大江南北。后市多有《芍药谱》传世,记录品种多时可达100多种,单瓣、复瓣、起楼,姿态百韵;红色、紫色、白色、黄色,姹紫嫣红。现在,二花不仅已成为我国品种齐全、蕴含深厚文化底蕴的代表花卉,而且还是传统中药丹皮、赤芍、白芍的药源。
       3  “白芍”与“赤芍”的分化与应用
        东汉张仲景立著《伤寒杂病论》(公元206年)113方中有三十余方配伍以芍药,使用范围广泛,阴证阳证、表证里证、寒证热证、虚证实证均有所用。同时期《神农本草经》中记载芍药:“味苦平。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寒热, 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气。生川谷及丘陵”[3]。此中仅记载了芍药的性能功效,但没有涉及药物的具体产地,采收时间,炮制方法,品种鉴定等内容,就当时芍药的栽种状况来看,药源应多是野生芍药的根或性状同野生的家种品的根。但《金匮玉函经》中见芍药有“刮去皮”[4],《注解伤寒论》中亦载有“切”等简单记述[5],说明当时所用并非现之“赤芍”。
        南北朝陶弘景在《本草经集注》(公元502年)中以根、花的颜色分赤白:“白芍,其花莼白,大而美丽,根亦白色,故名。” “芍药今出白山、蒋山、茅山最好,白而长大,余处亦有而多赤,赤者小利。”可见当时虽已有赤芍和白芍的说法,但并未在药用时真正区别开来,“根以白者为佳”说明期间已普遍采用芍药家种品、根粗壮者为药,所以此时的“芍药”正品已与今天的“白芍”同源。
       
       “白芍”炮制热处理始见于《雷公炮炙论》,后《备急千金要方》中载有“熬令黄”,《外台秘要》中载有“炙”,《经效产宝》中载有“炒黄”等。宋代“白芍”沿用了前代芍药的去皮、熬制、炙制及炒制等法,又新增有“锉” “洗”“洗焙”“微炒,焙”“炒焦黄”“水煮十沸时,焙干”“炒令赤色”“酒炒”近10 种制法。元、明、清等历代有先后又新增“酒拌炒”“酒浸炒”“蜜拌蒸制”“盐水炒制”“酒焙制”“酒浸炒”“姜炒制”“酒洗炒制”等多种制法。在不同方法炮制过程中,原药材“芍药”的化学成分组成与比例会发生明显改变[6],不同药性得以强调和提升,配伍不同药材时或活血养血、健脾和中,或泄肝止痢,大大丰富了芍药的功能主治,甚或补前人之不及。同时,芍药在长期种植时施与的杂交和人工改良等也会对不同时期药材成分产生重要影响,现在不同产地的“白芍”化学成分也会有明显差异[7]。由于炮制方法的改变和栽培驯化业的发展,必然造成了“芍药”的药用分化。笔者认为,“赤芍”就是这一过程中分化并独立出来的典型实例。
         
       作为独立的药材,“赤芍”始见于宋代王怀隐的《太平圣惠方》,他将芍药独立成了白芍和赤芍两种药物,并列举各自的代表方。此后的本草论著对白芍、赤芍的功效主治、加工炮制、分布栽培、临床运用等方面予以区别, 并详尽记载。如苏颂《图经本草》载“芍药有二种,一者金芍药(即白芍) ,二者木芍药(即赤芍) 。救病用金芍药,色白多脂肉;木芍药色紫瘦,多脉……”等。实际上此时“白芍”和“赤芍”只是品种间根色和花色的差异,种源并无明显分别,二者均用芍药P. lactiflora  的根入药,前者用栽培品的根去皮并进行各种加工炮制,后者用野生植株的干燥根,不去皮,另有川赤芍P. veitchii、草芍药P. obovata亦作赤芍入药,但质量差,临床主要用前一种。所以“白芍”“赤芍”本质的差别应该是加工方法上的差别,而此时期同为“白芍”,炮制方法已十分丰富,并有不同配物使用的经典方剂。
       
       综上,笔者认为,《伤寒论》及中国早年多数传统方剂中的“芍药”应该与现在的“白芍”同源,“赤芍”只是“芍药”在长期临床实践过程中运用不同加工与炮制方法发展出的药性歧化的一个典例,是“白芍”临床的一种衍生应用。同时作为传统花卉植物长期培育分化,也是“赤芍”独立的一个促进因素。
       【参考文献】
           [1]秦魁杰.芍药[M]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4:1.
       
       [2]王莲英,袁 涛.中国牡丹与芍药[M] . 北京:金盾出版社,1999:4.
       
       [3]清·黄爽.神农本草经[M] . 北京:中国古籍出版社,1982:12.
       
       [4]汉·张仲景.金匮玉函经[M] .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 ,1955.
       
       [5]汉·张仲景.注解伤寒论[M] .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 ,1956.
       
       [6]赵亚男,周 健,臧景岳.不同炮制品的亳白芍质量研究[J],基层中药杂志,2002,14(4):22.
       
       [7]刘瑾,倪嘉纳,刘力,等.不同产地白芍的质量分析[J].时珍国医国药,2004,15(4):207.

经典中医古籍

中药学教材(附图片)

穴位数据库(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