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鱼腥草挥发油主要化学成分含量日变化的研究
作者:陈黎, 吴卫, 杨玉霞,黄春燕,郑有良    
作者单位:1.四川农业大学信息与工程技术学院 ,四川 雅安 625014;2.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四川 雅安 625014;3.四川农业大学小麦研究所,四川 雅安 625014

《时珍国医国药》 2008年 第8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摘要】 
       目的研究鱼腥草挥发油中主要化学成分在一天中日照时间段的含量变化情况,确定适宜的采收时间。方法对生产中鱼腥草主栽品系的鲜草地上部分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GC/MS分析。结果方差分析结果表明,鱼腥草新品系W01-100和W01-94的挥发油主要化学成分含量在日照时间内无显著变化。其中,W01-94挥发油主要化学成分含量更稳定。鱼腥草地上部分鲜草挥发油的部分主要成分间含量变化相关显著,但不同材料间相同两种成分间的相关性可能不同。结论W01-100和W01-94在整个白天内均可采收。
       【关键词】  鱼腥草 挥发油 日照时间 含量变化
       The Change of the Contents of Main Components of the Essential Oil from Houttuynia during Daytime
       CHEN Li,WU Wei,YANG Yuxia,HUANG Chunyan,ZHENG Youliang
       1.Information &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llege, 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Ya"an 625014, China;
       2.Agronomy College, 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Ya"an 625014, China;
       3.Triticeae Research Institute, 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Ya"an, 625014, 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study the content change of the main components of the essential oil from Houttuynia cordata Thunb. during daytime, and to ascertain the optimal harvesting time. MethodsThe essential oil constituents of the fresh aerial parts of two lines were analyzed by Gas Chromatography / Mass Spectrograph (GC/MS). ResultsThe results of variance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essential oil of the two new lines W01-100 and W01-94 did not change significantly during daytime. The contents of the main components of the essential oil of W01-94 were more stable. There were significant correlations between the content changes of some main components of the essential oil from the fresh aerial parts of Houttuynia., but the correlations between the two same components might be different in different materials. ConclusionW01-100 and W01-94 can be harvested during the whole daytime.
       Key words:Houttuynia;   Essential oil;   Daytime;   Content change
       鱼腥草为三白草科蕺菜属蕺菜Houttuynia cordata Thunb.之全草,其茎叶搓碎后有鱼腥味,故名鱼腥草。性味辛、寒,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排脓、利尿通淋之功效。药理研究表明其有效成分具有抗菌、抗病毒、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利尿平喘等作用。挥发油成分为其主要有效成分,包括癸酰乙醛(即鱼腥草素)、甲基正壬酮、月桂烯、蒎烯、癸酸、癸醛等,其中甲基正壬酮为现行的质量控制成分[1]。
       目前生产中,通常采收花期鱼腥草植株入药,但鱼腥草在一天中的采收时间并没有严格限制,整个白天均在采收。研究表明,某些植物体内有效成分的含量具有日变化的特点[2~4]。本研究通过分析不同日照时间段鱼腥草主栽品系挥发油主要化学成分组成及含量的变化规律,为鱼腥草的科学采收提供一定依据。
       1  器材
       ZDHW型调温电热套(河北省中兴仪器有限公司);Agilent 68905973N型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Agilent公司);试剂均为分析纯。
       W01100和W0194均为在雅安三九药业有限公司鱼腥草GAP基地筛选出的新品系[5],其中W01100是基地目前主栽品系。实验材料栽培于四川省雅安市四川农业大学教学科研农场,田间管理同大田生产基本一致。
       2  方法
       2.1  供试样品的制备200306鱼腥草花期,连续3日每日分别于8∶00,10∶30,13∶00,15∶30,18∶00取W01100和W0194地上部分,洗净,擦干后剪碎作为样品。称取样品50 g置圆底烧瓶中,加入蒸馏水500 ml,接挥发油提取器,收集管内加入醋酸乙酯1 ml,微沸提取4 h,取醋酸乙酯层,用醋酸乙酯清洗收集管,合并醋酸乙酯,定容至10 ml作为供试样品。
       2.2  色谱条件GC色谱柱:HP-5MS (30 m × 0.25 mm×0.25 μm);载气:He;流速1 ml/min;程序升温:以5℃/min从70℃到150℃, 保持2 min, 然后以10℃/min从150℃到220℃,保持5 min;气化温度250℃;进样量1 μl;分流比1∶50。
       MS电离能量70 ev;离子源温度230℃;四极杆温度:150℃;灯丝电压1 000 v。
       2.3  数据处理总离子流色谱图中各峰的鉴定主要通过NIST2.0质谱数据库检索以及人工鉴定,采用峰面积归一法计算各峰的百分比含量。
       3  结果
       3.1  挥发油共有化学成分的百分比含量将3日不同时间所取样品的各挥发油共有化学成分百分比含量分别取平均值列于表1。从表1可以看出,两个品系挥发油中共有成分为24种,包括癸酰乙醛、甲基正壬酮、月桂烯等已知的有效成分。共有化学成分中,W01-100含量最多的成分为癸醛,其次是β-水芹烯和月桂烯,它们占挥发油含量的30%左右;W01-94含量最多的成分也是癸醛,其次是十二烷醛和月桂烯,它们占挥发油含量的50%左右。24种共有化学成分总含量在W01-100和W01-94分别达到了各自挥发油总量的95%左右。
       3.2   挥发油主要化学成分的日变化情况W01-100为当前主栽品系,将其挥发油中百分比含量大于5%的成分,包括β-水芹烯、月桂烯、E-罗勒烯、4-松油醇、癸醛、甲基正壬酮、十二烷醛、乙基癸酸酯等8种化学成分以及主要有效成分癸酰乙醛共9种化学成分作为主要化学成分。从表1可以看出,在W01-100和 W01-94中,这9种成分合计均占各自挥发油总量的70%以上。
       对这9种主要化学成分连续3日在日照时间内不同时间的取样结果分别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3日内同一时间所取的W01-100和 W01-94植株地上部分挥发油中9种主要化学成分含量差异均不显著,不同时间所采收样品间挥发油主要化学成分的含量差异也都不显著,也就是说,这两个鱼腥草品系挥发油主要化学成分含量在一天中日照时间内无显著变化。
       
       尽管9种主要化学成分不同时间的含量差异不显著,但将W01-100和 W01-94挥发油中各主要成分在不同时间含量变化趋势列于图1。从图1中仍可以看出,挥发油中不同化学成分在日照时间内变化趋势不尽相同。β-水芹烯和月桂烯含量在W01-100和 W01-94中变化趋势相同,8∶00时最低,然后升高,在13∶00达到一个峰值后下降,15∶30后又升高。4-松油醇和癸酰乙醛在两个品系中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前者表现为升高-下降-升高,后者表现为下降-升高-下降,不过变化的时间在两个品系中各有不同。而其它主要成分在两个品系中的变化趋势则不一致。如乙基癸酸酯在W01-100中的变化趋势为下降-升高-下降,在W01-94中则是下降-升高。
       
       从图1中还可以看出,W01-94的主要化学成分日变化幅度明显小于W01-100的主要化学成分日变化幅度,即W01-94的主要化学成分含量稳定性优于W01-100。
       3.3  挥发油各主要成分日变化的相关分析W01-100和 W01-94挥发油各主要成分在不同时间含量变化的相关系数列于表2。从表2可以看出,鱼腥草鲜草地上部分挥发油部分主要成分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在W01-100中,β-水芹烯与月桂烯、β-水芹烯与十二烷醛、月桂烯与十二烷醛、癸醛与十二烷醛、甲基正壬酮与癸酰乙醛以及甲基正壬酮与乙基癸酸酯间存在显著正相关,癸酰乙醛与乙基癸酸酯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而β-水芹烯与甲基正壬酮、月桂烯与甲基正壬酮、癸醛与甲基正壬酮、十二烷醛与癸酰乙醛以及十二烷醛与乙基癸酸酯间存在显著负相关,十二烷醛与甲基正壬酮、β-蒎烯与癸酰乙醛以及月桂烯与乙基癸酸酯间存在极显著负相关;在W01-94中β-水芹烯与月桂烯存在显著正相关,E-罗勒烯与十二烷醛、癸醛与乙基癸酸酯间则为显著负相关。其余成分无论在W01-100中还是在W01-94中,其相关性均未达显著水平。以上结果表明,虽然鱼腥草地上部分鲜草的挥发油的部分主要成分间的含量变化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相关,但不同材料间相同两种成分间的相关性是可能不同的。表1  两个品系挥发油中共有化学成分不同采样时间的百分比含量(略)
       4  讨论
       
   
       β-水芹烯、月桂烯、癸醛、甲基正壬酮和癸酰乙醛等9种主要成分的总含量在W01-100和W01-94均达到了各自挥发油总量的70%以上。我们认为这9种成分的含量变化可以较好地反映鱼腥草挥发油化学成分的含量变化。
       
       有实验表明,某些植物体内有效成分的含量具有日变化的特点。如青蒿在早上青蒿素含量为0. 415% , 中午12 时和下午16时采收的样品中青蒿素含量分别为0. 577%,0. 543%[2]。唐古特莨菪在早上采收样品的山莨菪碱含量为1. 24%,中午,晚上采收的含量分别为0.104%,0. 114%。此外,唐古特东莨菪叶中黄酮体含量和生物碱含量昼夜间变化也很大,开花盛期其黄酮体含量在12 时最高, 此后降低, 20 时最低, 至24 时后又开始升高;主要生物碱莨菪碱和东莨菪碱含量在12时最高, 在24 时最低; 另一种未鉴定的生物碱在16 时含量最高, 随后逐渐降低, 至24 时完全消失[3]。晴天时,薄荷叶中挥发油含量以10~16时为最高[4]。本实验表明,W01-100和 W1-94挥发油中9种主要化学成分含量在白天不同时间差异不显著。据此认为,W01-100和 W1-94花期在白天任何时刻均可采收。由于W01-94的挥发油成分含量稳定性好于W01-100,因此W01-94采收时间可以比W01-100更灵活。至于不同材料间的主要成分日变化幅度不尽相同的原因可能与W01-100和 W01-94的遗传背景不同有关。我们的前期研究已表明,W01-100和 W01-94在同工酶、DNA分子水平以及解剖结构上存在较大的差异[6~12]。表2  两个品系9种主要成分在不同时间含量变化的相关系数(略)
       本实验结果还表明,部分主要成分日变化相关显著,这为在对一种成分进行含量测定的时候,对与其显著相关的成分含量的预测提供了可能。但究竟是什么原因产生的这种相关性?是因为这些成分在合成代谢途径上存在相关,又或是在体内运输方向上存在相关。如果是这样,那么,为什么部分成分在两份材料间相关关系又孑然不同?如在W01-100中,β-蒎烯与十二烷醛间存在显著正相关,但在W01-94中,它们间却是负相关。对此,尚需做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吴 卫.鱼腥草的研究进展[J].中草药,2001,32(4):367.
       
       [2]钟凤林, 陈和荣, 陈 敏.青蒿最佳采收时期、采收部位和干燥方式的实验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1997,22(7):405.
       
       [3]岳凤先.中药的现代研究[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88:32.
       
       [4]杨继祥,李寿乔,齐桂元.药用植物栽培学[M].北京:农业出版社, 1993:344.
       
       [5]吴 卫,郑有良,马 勇, 等.鱼腥草不同居群产量和质量分析[J].中国中药杂志,2003,28(8):718.
       
       [6]吴 卫,郑有良,陈 黎, 等.川产鱼腥草种质资源的同工酶分析[J].中药材,2002,25(10):695.
       
       [7]吴 卫,郑有良,陈 黎, 等.鱼腥草种质资源的RAPD分析[J].药学学报,2002,37(12):986.
       
       [8]吴 卫,郑有良,陈 黎, 等.利用ISSR标记分析鱼腥草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J].世界科学技术——中药现代化,2003,5(1):70.
       
       [9]Wu Wei,Zheng Youliang, Chen Li, et al.Genetic diversity among the germplasm resources of Houttuynia Thunb. in China based on RAMP markers[J].Genetic Resources and Crop Evolution,2005,2:473.
       
       [10]Wu Wei,Zheng Youliang, Chen Li, et al.PCR-RFLP analysis of cpDNA and mtDNA in the genus Houttuynia in some areas of China[J].Hereditas,2005,142:1.
       
       [11]Wu Wei, Zheng Youliang, Chen Li, et al.Evaluation of genetic relationships in the genus Houttuynia Thunb. in China based on RAPD and ISSR markers[J].Biochemical Systematics and Ecology,2005,33(11):1141.
       
       [12]杨玉霞,吴 卫,郑有良.蕺菜属不同居群间比较解剖学研究[J].广西植物, 2003,23(5):429.

经典中医古籍

中药学教材(附图片)

穴位数据库(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