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试论中药寒热药性与方剂学的相关性
作者:丁舸    
作者单位:江西中医学院,江西 南昌 330006

《时珍国医国药》 2008年 第9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摘要】 
       从中药寒热药性角度阐述了其对方剂组成的原则、药物配伍的形式、方证结合的用药原则及治法的具体运用等方面所起的作用,目的在于说明中药药性理论与方剂学的缘由以及对方剂学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  中药 寒热药性 方剂组成 方剂配伍
       中药寒热药性理论是中药理论的核心之一,是说明中药作用性质的重要概念[1],其在方剂学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方剂学是研究和阐明方剂与治法理论、方剂配伍规律及方剂临床应用为主要内容的一门学科,是祖国医学理、法、方、药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中医理论与临床实践的桥梁作用,是中医治病的主要形式。中药学作为方剂学的基础学科,中药和方剂在理论上一脉相承,两者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2]。其中中药寒热药性理论对方剂组成、配伍的确立,临床的用药以及治法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现阐述如下。
       1  寒热药性是决定方剂组成原则的基石
       
   
       方剂是在辨证施治的前提下,确立治法,按照组方的原则,选择药物,规定用量、用法、剂型,有机地组合而成的。可见方剂不是将药物随意的堆积,而是有一定的法度和规律可循的。而方以药成,合药成方这是无可争议的事实。“药有个性之特长,方有合群之妙用”, 药之特长不外有药性、药味、归经、升降浮沉、有毒或无毒等,其中尤以药性最为重要,药性有寒、热、温、凉之分,中药药性与方剂,两者密切相关,相互作用,相互依存。“君、臣、佐、使”是方剂组方结构,是临床最常用的组方结构,而君、臣、佐药的选择是以药性作为主要依据的,是决定一首方剂用药的基石。
       1.1  决定君、臣药的选择  方剂君、臣药配伍是方剂结构的核心部分,其综合功效决定该方的主要功效。其中君药是针对主因、主症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是方中不可少的主药,其中药寒热药性能规定和影响着整个方剂的性能,当它本身及配伍、用量发生变化,全方的性能往往随之而变,所以一般选择针对性比较强,作用较全面,药力较大的药物作为君药。而臣药是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病或主证的药物,因此一首方中的君、臣药配伍,决定着一首方剂的药性之偏、主要功效和主治病证。如九味羌活汤的君、臣药配伍,体现了本方总体药性偏辛温,具有解表散寒,祛风除湿的主要功用,从而主治外感风寒湿邪为主,此证乃因风寒湿邪束于肌表,皮毛闭塞同时兼有里热所致。属表证、寒证、实证,故首选辛温发散之品羌活为君,以祛除在表的风寒湿邪;又选用辛温之防风、苍术,此二味药助羌活以发汗解表,祛风除湿,为臣药,君、臣药相伍,构成九味羌活汤的核心结构,针对外感风寒湿的主因发挥主要治疗作用。又如小柴胡汤中君、臣药的选择,是由柴胡和黄芩两药的药性特点所决定的。本方主治少阳病,此证既不在表,不可单纯用汗法,又不在里,不可用吐、下法,此为邪热在半表半里,为热证,半表半里证,治当清透半表半里邪热为宜,故首选苦辛微寒,轻清升散之柴胡为主,以透达少阳半表之邪热为君,又配以苦寒之黄芩,清泄少阳半里之热,为臣药,君臣相配,使邪热外透内清,构成和解少阳的基本结构。再如四逆汤主治阴盛阳衰,亡阳欲脱之证,为里证,寒证,阴证,本方以大辛大热附子、干姜君臣配伍,其中附子走而不守,干姜守而不走,二者气味雄厚,构成回阳救逆之剂的核心配伍,决定着该方的功效,从而实现对主治证的治疗作用。
       1.2   决定反佐药的选择反佐药即药性与君药相反,起到相反相成作用的药物,通过反佐作用来辅助君、臣药起到更好的治疗效果,使方剂配伍结构更趋合理性。如芍药汤主治湿热痢疾之证,以大剂的苦寒药中略佐一味辛热药肉桂,制黄芩、黄连苦寒之偏,使无寒凉滞邪之弊,起到相反相成的作用。故陈修园在《时方歌括》说:“肉桂之温是反佐法,芩、连必有所制而不偏也。”又当邪甚病重时,出现本质与表象不一致时,如见真寒假热或真热假寒证时,往往考虑反佐药的配伍,即在一派寒凉药中少佐辛温药,或一派温热药中少佐寒凉药,其结果不仅不会影响君、臣药的功用,反而助其作用。如白通加猪胆汁汤中的猪胆汁的选择,由于本方主治阴盛格阳之重证,若单用纯阳之品,患者呕吐拒药,在辛热药中配伍性偏寒凉猪胆汁,取“甚者从之”之意,既防患者呕吐拒药,又达到诱导阳阴,益阴和阳之功。
       2   寒热药性决定方剂药物配伍形式
       
   
       药物配伍是方剂学中的精髓,中药有药性之偏,功效也各有所长,药物之间相互配伍,或协同、或拮抗,其功能互不相同,形式也丰富多彩。而寒热药性的选择决定方剂药物配伍中同性相须、相反相成的形式。
       2.1   同性药物的配伍,以增加药效通过性能功效相类似的药物配伍应用,以增强原有疗效。药性寒热可从特定角度概括药物作用性质,而性能功效的相类似首先应取决于药性寒热配伍的一致性。如石膏与知母的配伍,石膏辛甘大寒,既取其辛寒,解肌热透邪外出,又取其大寒质重清泻肺胃之热及甘寒生津止渴之功;知母苦甘而寒,清热泻火,滋阴润燥。两药配伍,寒而甘润,清热生津,以治疗肺胃气分热盛,热盛伤津之证。再如羌活、独活的配伍,羌活味辛性温,气味雄烈,长于走上,有散寒祛风,胜湿止痛之功,主治身体上部风寒湿邪;独活性温辛散,性善下行,长于祛风除湿,散寒通痹,主治下半身风寒湿邪。两药性能功效相似,配伍使用,通治一身上下风寒湿邪所致病症。
       2.2   寒热药物的配伍,以纠偏增效寒热药物配伍,通过药物的双方相互牵制而制约,以纠药物寒热之偏而增加药效。如大黄与附子配伍,大黄味苦性寒,具有攻下积滞之功,若用治寒积便秘证,本品虽具有较强的泻下通便作用,但其性寒不利于寒性病证,故配用辛热之附子,以制约大黄苦寒之性,舍其寒弊,“去性取用”,使大黄寒性去而走窜泄下之用仍存,更好地发挥两药温下作用。再如麻黄与石膏相伍,麻黄辛散温通,宣肺散邪,石膏辛甘大寒,清泻肺热。两药合用,且石膏用量大于麻黄一倍以上,一宣一清,既可使肺中邪热得以内清外泄,又可使麻黄宣肺平喘而又无助热之虞,为主治表邪化热,邪热壅肺之咳喘的核心药对。再如黄连与吴茱萸二药组成的左金丸,具有清泻肝火,降逆止呕作用,主治肝火犯胃之证,黄连苦寒之品,清泻肝火,吴茱萸辛热之品,辛散疏肝,降逆止呕,两药合用,寒热并用,辛开苦降,肝胃同治,使泻火而不凉遏,辛热而不伤津,如此肝火得清,胃逆得降,诸症自愈。
       3   寒热药性是方证结合用药的准则
       
   
       中药治病的内在根据是其所具有的“四气”“五味”“升降浮沉”等药性特征。随着人们对中药研究的深入,已逐步认识到中药治病的本质是中药的药性特征及方剂的准确,这两者是直接影响中医药对患者病证治疗作用的因素。证是对疾病病因、病位、病性、病势等多种状况的反应或概括,反应了疾病不同阶段的病情状态。临证强调当以证候为中心组方用药,使方证吻合,用药效如桴鼓。《本经》曰:“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对于临床常见热证或寒证,选用相对适合药性的药物组方加以治疗。如表寒证常选辛温之麻黄、桂枝、羌活、防风、白芷、细辛等药组成的代表方麻黄汤、桂枝汤、九味羌活汤治疗;里寒证常用辛热之附子、肉桂、干姜、吴茱萸等药物组成的方剂如理中丸、四逆汤、吴茱萸汤治疗;表热证常用如辛凉之桑叶、菊花、薄荷、银花、连翘等组成的银翘散、桑菊饮治疗;里热证常用寒凉之品如黄连、黄柏、黄芩、石膏、知母、生地、丹皮等组成的黄连解毒汤、白虎汤、犀角地黄汤治疗。寒热夹杂证由于寒热之邪所在部位不同,虽用寒热并用之药组方,但配伍因之有别,其所主之证主要有:如表寒里热证,用大青龙汤,选用麻黄、桂枝、生姜辛温发汗,以散风寒之邪,石膏辛甘大寒以清里 ,甘草、大枣和中以资汗源,共奏外散风寒,内清郁热,表里双解之功。类似选药组方的方剂有小青龙加石膏汤、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桂枝二越婢一汤等;上热下寒证,用黄连汤,方中以黄连清上热、干姜温下寒为主,配伍半夏降逆止呕,桂枝通阳散寒,人参、甘草益胃和中,姜、连寒热并用,以复中焦升降之职。凡上热下寒之呕泻腹痛,服之可愈。类似方剂有栀子干姜汤、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等;寒热互结证,用半夏泻心汤,方中既用黄芩、黄连之苦寒泄热,又用干姜、半夏之辛温祛寒,再配以人参、甘草、大枣补中和胃。本方寒热并用,辛开苦降,以调和寒热,宣通气机,消除痞满证。类似方剂有甘草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等;寒热错杂蛔厥证,用乌梅丸,方中乌梅用醋渍,增强其酸性,以安蛔止痛为主,细辛、干姜、附子、当归、蜀椒、桂枝辛温散寒,黄连、黄柏苦寒清热,人参补益脾胃。诸药配伍,共收温脏安蛔、清热止痛之功。本方除治疗蛔厥外,还应视为治厥阴病寒热错杂证的主方。
       4    寒热药性是治法的具体体现
       
   
       治法理论是中医理论体系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连接中医基础理论和临床治疗的中心环节。治法是在辨清证候,审明病因、病机之后,有针对地采取的治疗方法,是治疗该疾病所必须遵循的规则。方剂与治法两者密切联系,治法是组方遣药的依据,方剂体现治法。同时治法亦是指导临床应用相应功效方剂或决定新方功效的依据之一。治法决定功效,功效体现治法。即“方即是法”,这里的“方”可以理解为方剂的功效,也就是一首方剂的功效体现了一个具体治法,临床上掌握方剂的功效越多,治法也就相应增多。临床上辨证寒证热证,一般采用“因其性而反之”的治疗原则,这是中医治病用药的一条最重要的原则。《素问·至真要大论第七十四》记载: “热者寒之,寒者热之,……适事为故。”方剂是治法的体现,就是热证用寒凉药,寒证用温热药,正如《素问·至真要大论第七十四》所言:“论言治寒以热,治热以寒,而方士不能废绳墨而更其道也。” 如果违背了这个原则,则如孙思邈在《医论》中说:“寒而冷之,热而温之,是重加其疾而望其生,我见其死矣。”热者当寒之,如外感风热表证患者,拟用辛凉解表治法,选用桑菊饮治疗,方中桑叶、菊花、薄荷、连翘等一派辛凉之品,共奏疏散风热之功,体现辛凉发表法以治外感风热表证。再如症见大热烦躁,小便短赤,发斑,疮疡肿毒,错语吐衄,舌红苔黄,脉数有力。此证乃由实热火毒充斥三焦所致,为阳证、热证,治以泻火解毒。选用由苦寒之黄连、黄芩、黄柏、栀子组成的黄连解毒汤治之。寒者当热之,如外感风寒表实证,治以辛温解表,可用麻黄汤,方中麻黄、桂枝皆为辛温之品,体现了辛温解表法;又如症见自利呕吐,腹痛不渴,喜温欲按,畏寒肢冷,舌淡苔白,脉沉细者,治以温中祛寒,方用理中丸,方中干姜、白术皆性偏温燥,以治中焦虚寒证。以上皆属于中医学的正治法。
       
       有时热证用寒药,不但证不减轻反加重,寒证用热药而寒象更甚,这就要求在治疗要做到知常达变,治病求本,正如《素问·至真要大论第七十四》云:“热因热用,寒因寒用,……,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故辨治寒热不能停留在表面,要透过现象,揭示疾病的本质,特别是寒热真假诊察贵在细辨。对于真寒假热证或真热假寒证,当以从治。如阴盛格阳之证,治以回阳救逆,选用由附子、干姜、甘草组成的通脉四逆汤急救。如热盛阳郁肢厥,治以清热为主,用白虎汤、承气汤之类,切不可见有肢厥而误辨为阳虚证而用祛寒回阳法,而误用四逆汤之类。
       【参考文献】
           [1] 黄兆胜.中药学,第1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0.
       
       [2] 谢 鸣.方剂学,第1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7.

经典中医古籍

中药学教材(附图片)

穴位数据库(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