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柴芩翘栀汤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高热400例疗效观察
作者:张颖, 高艳, 赵团结

《时珍国医国药》 2006年 第10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关键词】  上呼吸道感染,;,,柴芩翘栀汤,;,,高热
       摘要:目的观察柴芩翘栀汤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高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00例小儿上呼吸道感染高热患儿应用柴芩翘栀汤治疗(治疗组),并与西药对照组进行疗效比较,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症状体征有所改善,总有效率97.2%,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05)。结论柴芩翘栀汤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高热疗效确切。
       关键词:上呼吸道感染 ;  柴芩翘栀汤 ;  高热
       高热是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时出现的一个突出症状。热度的高低、热程的长短直接影响疾病的进展与转归,因而在临床上控制高热意义重大。目前西药多采用对乙酰氨基酚类药物治疗,但临床上往往出现体温退而复升,自199904~200304,笔者以柴芩翘栀汤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高热400例,并与西药对照组作对比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选择观察病例均符合《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中上呼吸道感染的诊断标准[1],中医辨证为表里俱实,内热壅盛之实热证,症见高热面赤,烦躁不安,气促口干,小便黄赤,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2]。
       1.2  一般资料观察病例共400例,均为门诊或住院患者。按随机法分为两组,柴芩翘栀汤治疗组250例,男117例,女133例,年龄1岁5个月~12岁,平均4.2岁,病程3 d以内。西药对照组150例,男80例,女70例,年龄1岁2个月~14岁,平均5岁,病程3 d以内。两组患儿性别、年龄、病情、病程相似,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以柴芩翘栀汤治疗。处方:柴胡9 g,黄芩9 g,连翘6 g,栀子6 g,金银花15 g,牛蒡子9 g,生大黄(后下)5 g。以上药量适用于5岁儿童,其他年龄段酌情加减。用法:上药1剂/d,加水200 ml,煎服80 ml,分两次服。
       2.2  对照组以干扰素肌注,病毒唑静脉滴注,体温超过38.5℃时给于泰诺口服。
       2.3  观察方法疗程均为3 d,观察退热时间,症状、体征情况。
         3  疗效标准及治疗效果
       3.1  疗效标准参照《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1]体温正常、症状体征消失为治愈;体温正常、症状体征减轻为好转;治疗前后无改变为无效。
       3.2  治疗结果 两组疗效比较结果见表1。结果显示: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治疗组高于对照组。
       表1  两组疗效比较(略)
       与对照组比较,*P<0.05
         4  讨论
       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多为病毒感染,常见表现为高热,西医无特效抗病毒药,用对乙酰氨基酚类退热往往体温退而复升,对小儿体力消耗较大,家长易焦虑,且小儿发病的特点是传变迅速,故治疗小儿发热应果断审慎,取效迅速,小儿肌肤脆薄,形气未充,卫外不固,抗病力低,且冷暖不能自调,饮食不知自节,易于患外感内伤。本方和解退热,通腑泻下,顿挫热势,截断病变发展。方中药味少而精。柴胡解肌退热;黄芩、栀子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金银花、连翘清热解毒;牛蒡子疏风解表;生大黄苦寒泻下实热积滞,通过泻下,将邪毒扼于气分阶段,阻止其深入营血,苦寒泻下既能泻火解毒,又能荡涤积滞。诸药合用,有和解退热通腑泻下之功效,用于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高热取得满意疗效。
         参考文献:
       [1]  孙传兴.临床疾病诊断依据,第2版[S].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8:48.
       [2]  江育仁,张奇文.实用中医儿科[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95:449.
       (河南省开封市第一人民医院  475000)
        

经典中医古籍

中药学教材(附图片)

穴位数据库(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