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运用卫气营血辨证方法治疗成人斯蒂尔病——附中药治愈1例的临床经过
作者:蒋健    
作者单位: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上海 200021

《时珍国医国药》 2009年 第12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摘要】 
       文章详细介绍单纯用中药治愈1例成人斯蒂尔病的全部临床经过。通过试探性治疗结合疗效变化察微知著,确立以卫气营血辨证方法治疗的思路;根据病情周期特点,制订不同的方药并不断摸索药物加减及剂量变化对疗效的影响;采用逐渐减药的方法巩固疗效,注重长期随访。
       【关键词】  斯蒂尔病;卫气营血;治疗
       成人斯蒂尔病(Still)又称“变应性亚败血症”,为病因不明的临床少见疾病,以长期间歇性发热、一过性多形性皮疹、关节炎或关节痛、咽痛为主要临床表现,伴有周围血白细胞、粒细胞增高和肝功能受损等系统受累的临床综合征[1]。西医治疗采用糖皮质激素[2],而中医治疗本病则处于配合激素的从属地位[3],几乎未见有单纯用中药治疗本病且有长期随访的临床报道。笔者单纯以中药治愈本病1例,随访1年多无复发。现报道如下。
        患者,男,42岁。2003-05出现间歇性发热,每1~2周发作1次,持续5~7 d,中低热(37.5~38.5℃)~高热(39.1~40℃)不等,而以高热为多见。发热前通常小腿酸软,继之热起,伴咽痛、头痛、恶风畏寒、腰膝酸软、肌肉疼痛,并易伴发口腔溃疡,但会阴部从无溃疡。发热期间白细胞轻度升高(最高为12.1×109/L)。抗生素治疗无效,服退热药则汗出热退。热退后与常人无异,唯面部及下肢皮肤出现红色丘疹,压之轻痛,4~6 d后自丘疹中心化脓而愈。两年多来,患者求治于多家沪上中、西医院,凡查胸片、B超、类风湿因子、C反应蛋白、抗柯萨奇病毒、艾滋病病毒、沙眼衣原体、人型支原体、抗核抗体、抗ENA抗体、免疫全套及骨髓检查均无异常,一直未有过明确诊断。
        第1阶段:确立卫气营血辨证论治的思路和方法
        2005-12-15日初诊。该日无发热,无其它特殊不适,舌质红,苔灰黄而腻,脉细弦。上次发热时间为2005-11-30~12-05(6 d)。根据定时发热的病情特点,推断当初风温之邪由表入内,伏于膜原半表半里,邪盛则肆虐侵略,正气奋而抗之,故发热恶风,咽痛头痛,肌肉酸痛;邪去则热退如常,匿藏于膜原之间蓄势待发,造成回合之争。舌质红、苔灰黄而腻乃湿热邪毒胶固内伏之外象。予处方1:以达原饮合仙方活命饮开达膜原,辟秽化浊,清热解毒,7剂;同时予处方2:小柴胡汤合白虎汤和解少阳并清阳明之热,3剂,嘱其发热时服之。
        二诊(20051222):体温38.5℃(本次20051219~24发热6 d,38.5~39.5℃),咽痛,头痛,关节肌肉疼痛,舌质红,苔灰黄腻,脉细弦偏数。19日服用处方2未有效遏制发热,因有诸般疼痛,予处方3:小柴胡汤加防风、羌活、川芎、射干、山豆根,7剂。发热依然持续到24日。
        三诊(20051229):无任何不适,舌边尖红,苔灰黄腻,寸脉大。上述二诊并未得手,因忖热发燔然,热退时皮肤出现红色丘疹,似为热伏气营,气分属阳,邪出故发热;营分属阴,邪入故现斑疹。遂改用温病卫气营血辨证论治方法,用犀角地黄汤合凉膈散,清气凉血,泄火解毒,兼化蕴湿。遂予处方4:水牛角30 g,生地黄60 g,赤芍15 g,丹皮12 g,生大黄6 g,生栀子15 g,黄芩15 g,薄荷9 g,淡竹叶9 g,甘草9 g,苍术12 g。7剂。
       
       四诊(2006-01-05):体温37.3℃,一般均于午后16时30分许体温开始升高(本次1月3日~6日发热4天,最高37.3℃),微恶风,咽痛,微咳,痰少而质稠色黑,略头晕,腰重痛,舌质红,但苔灰黄腻较前化薄,脉滑偏数。查血常规白细胞 11.1×109/L,中性粒细胞 71.7%。本次发热热度明显较低,发热仅持续4 d,为2003年发病以来未曾有之轻象。经过以上的探索性治疗,疗效初显端倪。据此可以确立用卫气营血辨证论治的原则,并对发热期、无发热期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予处方5:水牛角30 g,生地黄60 g,赤芍15 g,丹皮12 g,生栀子15 g,薄荷9 g,淡竹叶9 g,甘草9 g,苍术12 g,羌活、独活各12 g,射干6 g,山豆根6 g,玄参12 g,天麦冬各10 g,知母12 g,青蒿10 g,生大黄6 g,黄芩15 g,石膏45 g(即处方4加羌活、独活各12 g以疏风解表;加射干、山豆根各6 g以解毒利咽;加天麦冬各10 g,玄参12 g以养阴增液;加石膏45 g,知母12 g,青蒿10 g以清气分热盛),组成发热时服用方6剂;同时予处方6:即处方5去射干、山豆根、羌独活、石膏,组成无热时服用方。7剂。
        事实证明,自此以后发热再未超过38.3℃,为下阶段摸索治疗方药、进一步提高疗效奠定了重要基础。
        第2阶段:摸索药物的加减及剂量变化,确立治疗方药
        五诊(20060126):01-16~24日发热9 d(其间20060120~25因出差而停药),体温最高38℃,平均(37.60±0.34)℃。顷诊心悸,睡眠欠佳,舌淡红,苔黄腻,脉弦滑。本次发热时间较长,虽然可能与停药有关,也可能提示需要进一步加强清热解毒之力,予处方7:即处方5加白花蛇舌草30 g,黄芩增加至30 g。14剂,嘱其每日服用。
        六诊(20060216,20060209因故停诊停药):20060203~06发热4 d,仅1次达38.3℃,余均在37.6℃以下,仍伴咽痛,头痛,肌肉酸痛。目前无不适,舌红,苔老黄薄腻,脉软弦。考虑到近来热度似有所回升,予处方8:即处方7石膏增至60 g以图增加退热之力,7剂,发热时服;无热时继续服用处方6,6剂。
        七诊(20060302):20060222~25发热4 d,37.3~37.5℃,平均(37.28±0.22)℃。顷诊略觉燥热并有头脑不清爽感,小便黄,舌红,苔黄腻,脉弦。增加石膏用量后热度有所减轻,故同六诊予处方8,10剂;无热时继续服用处方6,7剂。
       
       八诊(20060309):体温37.8℃〔本次20060308~10发热3 d,37.3~38.3℃,平均(37.53±0.40)℃〕,咽痛,腰腿酸,头晕,舌质红,苔灰黄,脉滑数。因热度又超过38℃,有必要加大清热泄热之力,予处方9:即处方8中生大黄增至9 g,石膏增至90 g,7剂;无热时继续服用处方6(因七诊时处方6尚未服完,故本次未开)。
        九诊(20060316):20060309当日服处方9后,20060310体温降至37.3℃后发热周期即止。顷诊无甚不适,仍予处方9,10剂,嘱发热时服;无热期间停服处方6。
        十诊(20060323):20060317~20发热4 d,37.8~38.2℃,平均(37.73±0.45)℃。顷诊无特殊不适,舌红绛,苔中灰黑,脉弦缓。因热度又超过38℃,予处方10:即处方9石膏增至120 g,予7剂,发热时服;同时再予处方11,以蒿芩清胆汤和达原饮加减以驱除湿热伏邪:青蒿15 g,黄芩15 g,滑石24 g,甘草3 g,茯苓10 g,枳壳9 g,薏苡仁15 g,常山4.5 g,草果3 g,菖蒲9 g,秦艽9 g,豨莶草15 g,防己9 g,柴胡9 g,厚朴9 g,槟榔12 g,7剂,无热时服。
       
       十一诊(20060406):20060321以来已连续17 d无发热,顷诊头晕,小腿肌肉酸痛,此为发热之先兆,苔灰黑较前为薄,脉软弦偏数。予处方12:即处方10生大黄增至12 g,7剂,嘱发热时服;另予处方13:即处方12去射干、山豆根、石膏;将白花蛇舌草、黄芩均减至15 g,生大黄减至3 g;加柴胡12 g,厚朴9 g,菖蒲9 g,常山4.5 g,草果3 g,7剂,嘱无热时服。
        十二诊(20060420):20060321~0416连续27 d无发热。200604-17~20发热4日,37.2~37.8℃,平均(37.55±0.25)℃。舌灰黑退为老黄,脉弦滑数,乃胃膈间郁热顽固不散,故予处方14:即处方12加黄连9 g,升麻6 g,生大黄增至15 g,7剂,发热时服;处方13,14剂,无热时服。
        自从以上述二方治疗以后,患者20060501~04发热4 d,20060621~24发热4 d,体温37.3~37.5℃,平均(37.35±0.10)℃。20060629十六诊时停止服用中药(处方13和处方14),至20060720亦连续无发热。
       
       自从确立运用卫气营血辨证方法治疗以来,已经取得了以下成绩:①发热持续时间由5~9 d减少至4 d或以内;②体温由39℃以上降至不超过38.3℃,38℃以上出现频度仅占27%,尤其在4月20日十二诊以后体温再未超过37.5℃;③无发热期间明显延长。在此过程中,对治疗方药不断地进行了药味增减以及剂量变化调整,至此确立了治疗成人斯蒂尔病的两个处方。
       
       处方14(发热时服用方,确立于十二诊):水牛角30 g,生地黄60 g,赤芍15 g,丹皮12 g,生栀子15 g,薄荷9 g,淡竹叶9 g,甘草9 g ,苍术12 g,羌独活各12 g,玄参12 g,天麦冬各10 g,知母12 g,青蒿10 g,射干6 g,山豆根6 g,生大黄15 g,黄芩30 g,石膏120 g,白花蛇舌草30 g,黄连9 g,升麻6 g。全方由犀角地黄汤、增液汤、凉膈散、白虎汤、清胃散组成,清气凉营,发散胃膈间郁火,解毒燥湿,兼顾护阴液,用于发热时气营两燔。从方剂组成变化看,以处方5的组成为基础,在五诊处方7时加了白花蛇舌草,在十二诊处方14时加了黄连和升麻;从药物剂量变化看,生大黄从三诊处方4时6 g,在八诊处方9、十一诊处方12和十二诊处方14时分别增至9 g,12 g和15 g;黄芩从三诊处方4时的15 g,在五诊处方7增至30 g;石膏从四诊处方5的45 g,在五诊处方7、六诊处方8、十诊处方10分别增至60 g,90 g,120 g。
       
       处方13(无发热时服用方,确立于十一诊):水牛角30 g,生地黄60 g,赤芍15 g,丹皮12 g,生栀子15 g,薄荷9 g,淡竹叶9 g,甘草9 g,苍术12 g,羌独活各12 g,玄参12 g,天麦冬各10 g,知母12 g,青蒿10 g,生大黄3 g,黄芩15 g,白花蛇舌草15 g,柴胡12 g,厚朴9 g,菖蒲9 g,常山4.5 g,草果3 g。全方由犀角地黄汤、增液汤、凉膈散、达原饮组成,在清解气营余邪的同时,辟秽化浊,透热化湿,使湿与热分,防止发热的发生。从方剂组成变化看,即处方14去白虎汤和清胃散,加达原饮而成(去黄连、升麻、射干、石膏、山豆根,加柴胡、厚朴、菖蒲、常山、草果);从药物剂量变化看,生大黄、黄芩和白花蛇舌草的用量均低于处方14。
        本病虽属温病,但疾病变化并不循卫、气、营、血路径逐渐向里传变,热毒之邪往返于气营之间,肆虐气分则发热、咽痛、肌肉酸痛;潜伏营分则热退如常而皮疹显现,皮疹显现是邪热由气入营之痕迹。所以在发热期(处方14)和不发热期(处方13)的治疗上,应该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
        ①清气与凉营的关系。单纯清气或者单纯凉营犹恐力弱有所不逮,需要气营两清,里应外合加以围追堵截。当邪逞气热之时,用白虎汤、凉膈散、清胃散清气分之热;但是毕竟营分伏热出没,故以犀角地黄汤清热凉血,并引领诸药深入,伏于气营之门户:热欲起则从内逼邪外出,热欲退则断其折返潜伏之路。
        ②清经热与清腑热的关系。在此谨借用《伤寒论》阳明经证与腑证的概念试论之,以原治阳明经证以石膏为主的白虎汤退热,犹恐其独立难挡,借助凉膈散清上泄下,泻火通便,使邪热从大便而出,是釜底抽薪之举;清胃散再助凉膈散散中焦胃膈间郁热,且其中大黄与黄连构成大黄黄连泻心汤,清心胃之火,亦颇针对口疮之症。如此既可泄腑热以退经热,又增强了解毒的力量。
        ③扶正与祛邪的关系。患者反复发热,病程较长,热必伤阴,需养护阴津、顾及正气,增液汤即为此设。一方面可以增强犀角地黄汤凉营护阴的作用,另一方面其与大黄有增液承气汤意,使祛邪而不伤正。
        ④清热与化湿的关系。患者常舌苔黄腻或灰黑而腻,为湿之外象;也因为热与湿蕴蒸胶着,故病情缠绵。清热不忘化湿,使热与湿分,以图分化瓦解,故用达原饮燥湿化浊。
        ⑤关于膜原病位。虽然早期用达原饮、小柴胡汤开达膜原、和解表里治疗未见明显效果,但由于本病概属热病,发热出没有时,舌苔垢腻,邪内不在脏腑,外不在经络,无影无踪,确亦几分颇似邪毒伏于膜原半表半里之间。尤其当其热退之后,湿甚于热,故仍用达原饮,配蒿芩清胆汤主药之青蒿、黄芩,意欲将药引向半表半里;加柴胡亦俞根初《通俗伤寒论》柴胡达原饮意,总之欲化膜原半表半里之湿浊,使湿与热分。
        ⑥关于药物剂量及加减。生地重用至60g,突破常规用量,乃清热凉营又固护阴津之需。现代药理研究提示生地大剂量应用可能具有类激素作用,能抑制免疫功能亢进,对变态反应或免疫性疾病有一定的疗效[4]。白花蛇舌草也有类似作用[5]。以大剂量石膏退热古已有之,逐渐加大石膏用量是从疗效变化中摸索而来的。体会一是大剂量退热效果更好,二是初用剂量有效,隔一些时日需进一步加大剂量才会更有效。无热期间,湿重于热,故去白虎汤和清胃散外,大黄、黄芩和白花蛇舌草可以减量。
        第3阶段:逐渐减药巩固疗效并长期随访
        十七诊(20060720):26 d无发热。顷诊略感腿酸,乏力不适,苔灰黄薄腻,脉细弦偏数。从以往经验可知,只有在发热期间才会出现乏力、头晕、腿酸或咽痛等症状;今虽无发热,但为了防止病情复发,予处方13,嘱患者在感到有上述症状时,每日服用1剂;而在没有症状的日子里,暂停服药。
        十八诊(20060921):86 d未发热。但期间大约每隔2周左右仍会出现乏力、头晕、腿酸等不适症状,通常仅持续2 d。考虑到周期性不适依然未除,处方13也许力所不逮,故嘱患者在有上述症状期间,服用处方14,1剂/d;而在没有症状期间,服用处方13,惟3 d服药2剂,即1剂药煎2次,共取汁450 ml,每日服用2次,每次服用150 ml。
       
       十九诊(20061026):119 d无发热,虽每隔2周左右仍然会出现腰酸、乏力、头晕,但患者诉这些不适症状已有逐渐减轻的倾向。仅予处方13,每3 d服药1剂,即1剂煎2次,共取汁900 ml左右,每日服用2次,每次服用150 ml。
       
       采用以上逐步减量的服药方法,有利于巩固疗效,进一步扫清余邪以免病情复发。2006-12-07以后,患者才最终彻底停药。截止本文完成时的2008-10,2009-05-05随访亦同样正常,经电话随访得知,至今未再有过发热,周期性不适症状也基本未再出现过。2003年以来的3年之疾,在未用任何西药、纯粹用中药治疗的情况下,3周初见成效,3个月大见成效,终愈如失。
        致谢:患者本人及硕士研究生朱蕾蕾均详细记录了临床诊疗过程,为本文提供了完整的资料!
       【参考文献】
           [1]陈灏珠.实用内科学,第1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2:2559.
       
       [2]杨令国.成人still病研究进展[J].实用医药杂志,2005,22(6):560.
       
       [3]盖慧荣,胡顺鹏,李志军,等.中西医结合治疗成人Still病23例[J].辽宁中医药杂志,2006,33(11):1471.
       
       [4]周丽娟,许利平.中药抗炎免疫药理免疫调节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4,10(7):79.
       
       [5]刘付华,谭常兰.抗变态反应药物[J].中国药物与临床,2004,5(5):399.

经典中医古籍

中药学教材(附图片)

穴位数据库(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