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脂蛋白(a)和纤维蛋白原与脑梗塞相关性的研究
作者:李保国,任琳,朱晓临    
作者单位:河南科技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洛阳东方医院,河南 洛阳 471003

《时珍国医国药》 2009年 第12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关键词】  脑梗塞; 脂蛋白(a); 纤维蛋白原
       近年研究表明,脂蛋白(a)[Lp(a)]和纤维蛋白原(FIB)分别是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我们选取36例急性脑梗塞患者,观察其脂蛋白(a)和纤维蛋白原的变化。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脑梗塞组36例,男17例,女19例,年龄47~72岁,平均(58.6±6.3)岁,均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并经头颅CT或MRI证实,入选病例为发病后1周内的急性期患者,均为首次发病,伴高血压病者12例,糖尿病6例。根据头颅CT或MRI分为大面积脑梗塞11例(梗塞灶直径大于5cm或梗塞面积占同侧半球2/3以上),小面积脑梗塞16例,腔隙性脑梗塞9例(梗塞灶直径小于1.5 cm);正常对照组30例,均为同期本院健康体检者,男16例,女14例,年龄45~70岁,平均(54.3±7.8)岁。
       1.2  检测方法采用上海荣盛生物试剂厂的试剂盒,Lp(a)测定方法为ELISA双抗体夹心法,严格按说明书进行操作,FIB采用凝固法在自动血凝分析仪上进行测定。
       1.3  统计学处理各组数据以±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F检验,两两比较采用q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脑梗塞组与对照组Lp(a)和FIB的水平比较脑梗塞组血清Lp(a)和FIB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表1  脑梗塞组与对照组Lp(a)和FIB水平的比较(略)
       2.2  不同梗塞面积急性期患者Lp(a)和FIB的水平比较大面积脑梗塞组血清Lp(a)和FIB显著高于小面积脑梗塞组和腔隙性脑梗塞组(P﹤0.05),见表2。表2  不同梗塞面积急性期脑梗塞患者Lp(a)和FIB水平的比较(略)
       3  讨论
       
   
       Lp(a)是一种特殊的脂蛋白,由脂质和蛋白质两部分组成,中性脂质部分具有疏水性,位于核心;外周包绕由一分子载脂蛋白B100(apoB100)和一或两分子apo(a)组成的蛋白质复合物[1,2]。Lp(a)与纤溶酶原竞争纤维蛋白纤维蛋白原的结合部位,促进纤维蛋白沉积于动脉壁,参与血栓的形成,继而启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与发展。Lp(a)在体内易于动脉壁内的氨基葡聚多糖(GAG)结合为Lp(a)-GAG,促进巨噬细胞堆积胆固醇,造成动脉粥样硬化。动脉壁存在氧化修饰的Lp(a)能促使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生[3]。体外实验表明,有纤维蛋白存在时,Lp(a)与t-PA、尿激酶竞争纤维蛋白结合位点,降低t-PA、尿激酶的纤维蛋白依赖性纤维蛋白激活的能力,使纤维蛋白溶解酶原不能被激活,故Lp(a)具有抑制纤维蛋白的溶解作用,从而阻止血栓溶解,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本组资料表明脑梗塞急性期血清Lp(a)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显著增高,且大面积脑梗塞比小面积脑梗塞、腔隙性脑梗塞明显增高。张颖东等[4]报道血清Lp(a)水平高于所谓正常高界时,脑梗塞发病危险性增加4.47倍,进一步从临床证实高水平血Lp(a)是脑梗塞的重要危险因素。
       
       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发现FIB升高是导致心脑血管血栓性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它能改变内皮通透性,增加LDL的细胞外聚集,刺激平滑肌细胞增殖和向内膜迁移,因此FIB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中有不可忽视的地位。FIB已被公认为是心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高水平的FIB可严重影响血液凝固和血液流变学,FIB的降解产物可直接损害血管壁。FIB升高存在于脑梗塞发生之前,有资料表明,FIB大于5g/L时,血栓形成的危险性增加4倍。血浆FIB水平升高血栓形成的机制可能有:①通过高凝状态促进血栓形成;②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③通过与血小板膜上受体的结合导致血小板聚集。FIB是在肝脏中合成的,在机体受伤或发病时其浓度成倍提高。本组资料表明急性脑梗塞患者FIB明显升高,随梗塞面积的增大,FIB水平亦增大,故FIB的高低可作为评价病情及估计预后的指标之一。腔隙性脑梗塞患者FIB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说明FIB能反映发生脑梗塞的潜在可能性,可作为血栓前状态的一个良好的指标。
       
       大量研究表明Lp(a)和FIB在脑梗塞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血液Lp(a)、FIB的异常,可作为预防性治疗的一项重要的客观指标,对这类患者及时地采取降纤、抗凝、降脂治疗,可以有效的预防脑梗塞的发病,这对预防和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有重要的临床实用价值。
       【参考文献】
           [1]赵水平,王钟林,陆宗良.临床血脂学[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59.
       
       [2]王贞.脂蛋白(a)与动脉粥样硬化[J].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2002,23(6):331.
       
       [3]王素红.脂蛋白(a)的分子生物学及其与脑梗塞相关性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03,9(4):202.
       
       [4]张颖东,梁秀玲.载脂蛋白(a)蛋白多态性与皮质性脑梗塞相关性研究[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1999,15(2):70.

经典中医古籍

中药学教材(附图片)

穴位数据库(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