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彝药喙尾琵琶甲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兰胜,夏从龙,杨永寿,刘光明    
作者单位:大理学院·药学院,云南 大理 671000

《时珍国医国药》 2009年 第12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摘要】 
       喙尾琵琶甲是云南彝族地区长期使用的一种药用昆虫,药材资源丰富,民间应用广泛,对一些疑难杂症有显著的疗效。文章对喙尾琵琶甲的药材性状、自然分布、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民间应用进行综述,指出有必要对喙尾琵琶甲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开发利用,使这一民族药物中的瑰宝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关键词】  喙尾琵琶甲;化学成分;药理作用;民间应用
       Progress on Studies of Blaps rynchopetera Fairmaire of the Yi Nationality
       ZHANG Lansheng, XIA Conglong, YANG Yongshou, LIU Guangming
       School of Pharmacology, Dali University, Dali 671000, 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reviews the studies concerning the characteristics, natural distribution, chemical constituents, pharmacological action and civil application of Yi Nationality medicine Blaps rynchopetera Fairmaire, which provides some document basis for its further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and indicates the chemical constituents, pharmacological action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need further study.  
       Key words:Blaps rynchopetera Fairmaire;  Chemical constituents;   Pharmacological action;   Civil application
       
       喙尾琵琶甲Blaps rynchopetera Fairmaire属鞘翅目(Coleoptera)拟步甲科(Tenebrionidae)琵琶甲属(Blaps),是云南民间长期使用的一种药用昆虫,具有抗菌、消炎、解毒、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提高抗病能力的作用,民间用于治疗发烧、咳嗽、胃炎、疔疮、肿瘤等疑难杂症。过去喙尾琵琶甲一直被称为“云南琵琶甲Blaps japanensis yunnanensis Marseul”[1], 在云南也有许多俗名,比如臭壳子、小黑虫、臭屁虫、高脚虫、高脚臭虫、打屁虫等。目前国内外对该虫的研究报道还很少。为了更好地开发利用这一动物资源,笔者通过查阅近几年国内外的相关资料,对喙尾琵琶甲的性状、自然分布、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民间应用情况进行综述,旨在更好地开发利用这一动物资源。
       1 药材性状
       
    
       本品呈长卵形,长18~27 mm,宽8~12 mm,黑色无光泽。上唇前喙较平直,有稠密棕色毛及刻点;颏椭圆形,粗糙,有刻点;唇基前喙直截,中部略隆起,额唇基缝凹陷,有分散刻点;头顶较平坦,有稠密刻点;后颊突出。触角长达前胸背板基部,前胸背板有浅凹的、汇合的大刻点;前喙凹入,饰边不完整;基部平直,饰边粗;前胸侧板外侧有细长皱纹,基节窝附近有明显短皱纹和稀疏小粒点;前胸腹突中沟不明显,其垂直下折部分的端部略扩展,不与中胸接触。小盾片三角形,密布棕色毛。雌雄形态相似,其中,雌虫形体较宽,翅尾钝圆;雄虫体型较雌虫细长,翅尾扁尖,腹部第一体节具有刚毛刷。体轻,质脆,气微腥,味咸。
       2 自然分布
        赵敏等[1]通过对云南省15个地区26个县(市、区)的调查表明,喙尾琵琶甲的自然分布与气候条件有关,同时其生存与人类的生活和居住状况密切相关。喙尾琵琶甲在云南省均有分布,其中滇中、滇东高原分布较为集中,适生区年均气温为13~19℃,年均降水量为750~1 100 mm。垂直分布的海拔范围在760~2 450 m之间。喙尾琵琶甲成虫生境多局限于居民房屋、牲畜圈舍,幼虫栖息于疏松土壤,以谷糠、玉米面、面粉等为食,未发现野外分布。课题组根据其适生的温度、降水量和食性推测其潜在分布区,表明西南的云南、四川、贵州三省为其分布的核心区域,而与此毗邻的重庆市、广西省的部分地区也可能有其分布。从气候条件来分析,该昆虫的生态适应范围较广,有可能在黄河以南地区也有分布。
       3  化学成分
        尽管喙尾琵琶甲的药用历史悠久、范围广泛,但有关化学成分的研究报道还很少。郭宝华等[2]将喙尾琵琶甲80℃下与7%NaOH反应5 h脱蛋白,再在常温下与0.2 mol/L HCl反应10 min,脱除无机盐,得到甲壳素,收率为22.56%;李维莉等从提取了抗炎活性成分的“云南琵琶甲”中分离出甲壳素,收率为16.8%;林南英等对“云南琵琶甲”脂溶性成分进行分离和鉴定,得到2个新化合物和4个已知化合物,分别是13-丙基-二十五烷、△6,7香树素、胆固醇、异丁烯酸、异丁酸和α-甲基丁酸;云南大学微生物发酵工程重点实验室从“云南琵琶甲”的石油醚和乙醚部位中分离得到2-甲基-1,4-苯二醇、2-乙基-1,4-苯二醇、13-丙基-二十五烷、三十二烷酸、棕榈酸、三十烷醇、对苯二酚、胆甾醇、油酸、亚油酸10个化合物。该实验室随后对“云南琵琶甲”的防御性分泌物采用GC-MS联用技术进行了成分分析,分离鉴定了10个化合物,分别为乙基苯、1,3-二甲基苯、1,4-苯醌、十烷、2-甲基-1,4-苯醌、十一烷、2-乙基-1,4-苯醌、十二烷、1-十三烯和(E)-5-十八烯;罗氚芸等对喙尾琵琶甲含有的无机元素及氨基酸进行了分析测定,研究表明喙尾琵琶甲含有9种人体必需微量元素、16种游离氨基酸和16种蛋白氨基酸。
       4 药理作用
        对喙尾琵琶甲的药理作用研究主要集中在抗菌方面,其它方面很少有人涉及。李蕾等采用平板稀释法测定了从“云南琵琶甲”中分离得到的10种化学成分的抑菌作用,结果表明化合物2-甲基-1,4-苯二醇、2-乙基-1,4-苯二醇和对苯二酚对大肠杆菌、巨大芽孢杆菌、白色葡萄球菌、滕黄八叠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有很强的抑菌活性,并用碟片法测定了这3个化学成分对以上5种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发现2-甲基-1,4-苯二醇和2-乙基-1,4-苯二醇的抑菌活性比对苯二酚强得多;刘勇等对“云南琵琶甲”的防御性分泌物做了研究,发现防御液的上层油状物对革兰氏阳性及阴性细菌,酵母状真菌具有极强的抗菌活性;罗氚芸等的研究表明,琵琶甲含有9种人体必需微量元素、16种游离氨基酸和16种蛋白氨基酸对其药用效果可能起辅助作用;同时报道了从“云南琵琶甲”的脂溶性提取物中分离得到的4-乙基-1,3-苯二醇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段云庆等[3]用琵琶甲导入治疗乳腺增生症有较好的疗效。
       5  民间应用
        喙尾琵琶甲是云南民间长期使用的一种药用昆虫,具有抗菌、消炎、解毒、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提高抗病能力的作用,民间用于治疗发烧、咳嗽、胃炎、疔疮、肿瘤等疑难杂症。但其临床应用的研究及报道并不多见,作者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实地考察、走访民间医生搜集了一些有关喙尾琵琶甲的民间药用验方,现举数则疗效确切的验方,希望能为该药材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帮助。
       5.1  肿瘤 验方一:喙尾琵琶甲30个,土鳖虫15 g,九香虫15 g,将药放入瓶中,用50%白酒浸泡7 d即可服用,2次/d,每次口服10~20 ml,治疗子宫癌疗效最佳,对肝癌、胃癌、直肠癌、膀胱癌等也有一定疗效。验方二:将鸡蛋一端钻孔,放入成虫1只,蒸熟后,把成虫和鸡蛋一起食用,可治乳腺癌。验方三:喙尾琵琶甲10 g,金果榄20 g,壁虎10只,将3味药研为细末,每天服3次,每次5 g,兑温开水送服,本方对食道癌疗效确切。验方四:蟑螂30 g,喙尾琵琶甲30 g,鲜嫩木贼20 g,共焙干研末,鲜鸡脯100 g细切,再加入花椒粉、胡椒粉、盐、姜,在香油中爆炒,每日服3次,每次10g与稀饭同服,此方治疗原发性晚期肝癌效果显著。
       5.2  生疮(水泡)、皮肤痒痛 
       活抓的喙尾琵琶甲成虫制成药酒,涂于疮(水泡)周围,可驱除疮中毒素,或驱除水泡引起的灼痒;也可作为强身健体的药酒服用。
       5.3  牙痛、龋齿痛 
       取喙尾琵琶甲1~2只,研碎冲开水片刻去渣饮清液;或研碎,取少许塞入蛀洞,上面再垫药棉少许。
       5.4 小儿麻痹 
       喙尾琵琶甲2只,黑骨头3 g,大发汗2 g,石岩菜2 g,飞龙掌血7 g,重楼3 g,用水煎服。
       5.5 附睾结核  
       喙尾琵琶甲3只,白花矮陀10 g,黑骨头10 g,金丝矮陀7 g,川归10 g,大发汗3 g,重楼10 g,甘草7 g,共研为细末,服2次/d,3 g/d,酒送服;或泡酒1斤,服2次/d,10~15ml/次。
       5.6 发烧 
       将喙尾琵琶甲成虫或幼虫放于瓦片上,幼虫焙干,成虫焙黄并揭去外壳,研成细末服用。 
       6  讨论
       
       
       喙尾琵琶甲是云南彝族地区长期使用的一种药用昆虫,药材资源丰富,民间应用广泛,对一些疑难杂症有显著的疗效,但对其化学成分和临床应用的研究甚少,且从现有的研究来看两者结合不甚密切,这些还有待进一步深入。因此,有必要对喙尾琵琶甲的化学、药理及临床应用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开发利用,使这一民族药物中的瑰宝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参考文献】
           [1]赵敏,陈晓鸣,孙 龙,等.云南省喙尾琵琶甲分布及生态环境调查[J].林业科学研究,2007,20(3):356.
       
       [2]郭宝华,何 钊,冯 颖,等.三种昆虫甲壳素提取与分析[J].林业科学研究, 2008,21(4):561.
       
       [3]段云庆,张 波,马云华,等.中药琵琶甲导入治疗乳腺增生症100例疗效观察[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6,27(3):7.

经典中医古籍

中药学教材(附图片)

穴位数据库(附图片)